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召寺园林植物的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召寺园林植物的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召寺园林植物的应用研究

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内蒙古地区大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大召寺的园林植物群落以人工群落配置为主,人为干扰显著。

研究方法

2012年6~8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的植物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按照植物分布的位置将其划分为寺庙内部植物群落、寺庙门前植物群落、寺庙南侧植物群落、寺庙东侧植物群落、寺庙北侧植物群落五部分(分别编为1、2、3、4、5号),进行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结果与分析

1大召寺园林植物种类科属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共有园林植物2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0种,隶属于15科,20属。其中乔木类有10科,14属,17种,占乔灌总数的66%;灌木类有4科,5属,7种,占乔灌总数的34%;地被类有1科,1属,1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有松科、柏科、蔷薇科、木犀科,这4科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共占植物总数的80%,而其它的大都为单科单种(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召寺植物种类稀少,植物丰富度整体较低。寺院周围是以常绿松柏为主,其间搭配种植一些落叶乔木以及小灌木,栽植的植物多数是能够烘托寺庙空灵脱俗、高妙莫测的宗教氛围。另外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佛教教化的影响,庭院内的植物群落配置都比较简单,主要以乔木类树种为主,像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和大雄宝殿等各个院落内均以油松、樟子松、国槐、海棠树对植或者列植。

2植物群落结构配比分析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经过调查大召寺植物群落,在每块样地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大召园林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乔、灌、草3个基本层次为主,乔木层主要以常绿乔木为主,而且乔木种类较灌木层丰富,草本层植物较单一。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整体比较低,其中寺庙周围环境中园林植物群落为中度郁闭,寺庙内植物群落郁闭度最低,由此可见寺庙内部空间大多数为硬化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庙内主要是供信徒及游人烧香供佛,参观游览,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五湖四海的人流,所以栽植的植物比较少。但是古树名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强寺院佛教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更容易领略到一种庄严而神秘的佛国境界[4]。因此植物与寺庙之间既有美学关系又有宗教关系,大召寺庭院内应适当增加一些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使群落结构更加稳定。

乔灌种类及数量比分析。在调查的大召寺庙植物群落样地中,乔木17种,灌木7种,乔灌木树种平均比例约为1∶0.4,数量平均比例约为1∶0.5,均严重低于乔、灌木最佳效果的搭配比例为1∶3~5(种)[5]、1∶4~5(株)[6]。由此可知,大召寺园林植物中乔、灌比例不合理,整个群落中灌木数量远低于乔木,同时灌木层种类不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寺庙内植物群落生态多样性。五处调查样地中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平均值均未达到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最佳配比,因此需要增加灌木数量和种类以优化群落结构(见表3)。3.2.3常绿、落叶植物数量比分析经调查统计,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样地中,常绿乔木共5种,落叶乔木共12种;而整个大召寺都无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也仅为7种。对每块样地的乔木层及灌木层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进行的具体分析(见表4、表5)。由表4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乔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为1∶1.37,数量的平均比例为1∶0.74,与常绿落叶乔木数量适宜比例1∶1.50相差甚远[7]。尽管常绿植物能够烘托佛教气氛,但是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落叶乔木的数量,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才能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大召寺常绿乔木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种类较少,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物种单一性较突出,树种较单调,达不到较高的观赏效果,群落结构有待优化。由表5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灌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约为0∶5.6,数量的平均比例约为0∶36,由此可见大召寺没有种植常绿灌木,只有落叶灌木,造成冬季灌木层观赏性极差,季相景观不明显,从而降低其景观功能。

3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分析

孤植。就是单株或几株同一树种合并栽于同一处,主要是为了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一般作为庭院园林中的主景,形成一个景观焦点[8]。寺庙大多采用孤植树的配置方法为寺庙园林构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孤植树种一般要求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寿命长,虫害少等特点。大召寺主院大雄宝殿东侧就栽植了一棵银杏,它不仅树形优美、枝叶奇特,而且寿命极长,寓示着佛法无边。对植。就是将两株或者多株树沿一定的轴线对称种植在轴线的两侧,在园林造景中起到陪衬和烘托主景的作用[8]。对称的种植方式往往可以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大召寺庙的入口以及大殿前的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都采用对植的方式,这种规则式的种植方式看上去既整齐又不妨碍交通。列植。就是将乔木、灌木等距离地成行成排的栽植,可以单排或者多排种植。整齐划一,气势庞大[8]。这种种植形式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引导游人的作用。一般用于香道、寺前广场道路两侧。大召寺前广场四周植物的种植大都采用列植的方式,对空间流动起到一个控制作用。丛植。就是一株以上到十几株单一树种或是不同树种栽植在一起,它们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可以营造出壮观的景观效果。在栽植过程中要求遵守外在形式多样、内在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大召寺周围的园林空间多采用丛植配置方式,乔木与灌木合理搭配,既可以展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形成园林局部小空间内的主景,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幽雅环境,进一步坚定了信徒们追随佛教的决心。

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大召寺种植的植物大多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树种,它们多是常绿和寿命长的植物。宗教活动部分内栽植的植物多以对植和列植手法为主,生活供应部分则以灵活的、自然式的种植为主,多种植落叶小乔木、花灌木,营造清净幽雅的小庭院景观。但是它在植物配置、树种多样性、科学引种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园林工作者继续努力完善,打造出一个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园林。

1植物种类稀少,配置略显杂乱,季相不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大召寺植物种类共25种,植物种类稀少,容易造成生态群落结构脆弱,树木的病虫害概率增加;另外由于现有植物中常绿乔木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植物的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方面较随意,没有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和谐统一[9],给人感觉略显杂乱无章,没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2寺庙周围缺少景点,显得单调,没有特色

通过五处样地的调查分析发现,各处样地的植物种类大体相同,没有引进新的品种,缺少垂直绿化和地被植物,而且各处的植物造景也非常相似,缺乏佛教文化主题风格[10]。

3个别绿化树种种植位置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个别绿化树种在种植位置上存在问题。在大召寺东侧的广场中,在供游人休息的坐凳旁边对植了一些皂荚,而且对树干上的枝刺也未作适当处理,给游人及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在大召寺东广场与南广场之间的香道旁丛植了一些金银木,虽然金银木的花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是到了金秋时节,大量红色果实成熟以后落到广场地面,造成地面很不卫生,破坏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4部分植物生长状况不良

大召寺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较差,植物长势不良,枝叶稀疏,病虫害严重;由于养护管理不当,常年不修剪,群落较为凌乱,受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建议及对策

1调整植物群落结构比例,合理搭配树种

丰富绿化树种,挖掘当地的树种资源。根据当地土壤及环境条件多选择一些适合宗教场所种植的乡土树种,适当增加乔、灌、藤、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搭配乔、灌、草比例;还可以在寺庙的墙体上增加一些攀缘植物,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植物来衬托佛教建筑的庄严肃穆,而且还可以丰富垂直结构上绿化种类,增加绿化覆盖率。

2营造佛教主题专园,做到四季有景可观

在大召寺庙内及周围营造一些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类主题园,掌握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征,加以搭配组合,能创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打破北方地区千篇一律的植物造景方式,使人们行走在大召寺周围能够感受到不同季节的佛国景象。

3合理使用园林绿化植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选择种植园林绿化植物时,首先得考虑它的安全性,对人体不利的树种,例如有毒的、有刺的树种尽量少种,或者种植在游人及儿童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在栽植树种时要做到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严重的生物入侵,对乡土树种构成威胁。

4加强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重视对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强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使其发挥出最优的景观效果。俗话说的好,“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好的设计也得后期细致的养护管理配合,这样才能实现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总之,大召寺不仅是一座供信徒们烧香拜佛的圣地,它更多的是一个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地,大召寺作为中国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圣地,它的宗教园林也发展成了旅游文化资源,所以对大召寺的宗教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配置方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地域与宗教特色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才会成为吸引大众参拜、观光的旅游场所,更易引导参观者领略佛教高深的佛理和精妙的佛学魅力。(本文作者:李娜、闫晓云、王赵双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