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孕育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文化,而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就成为不同民族在当代社会中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代表各民族文化的民族元素,能够较为独特地反映在民族内部长期传承的内部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包含意识形态,同时也展现在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在其服饰、言语、建筑、饮食、工农业生产等方面不断发展。这其中民族文化元素在不同民族的园林设计风格中体现尤为明显,也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以其园林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动植物形象多样、几何图案精美等形成了较强的地方特色。在我国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探究壮族文化元素在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其民族文化孕育的民族风、历史感,对于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重要的美学、文学、史学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壮族元素与园林设计》一书(梁喜献著,ISBN:9787568035125,定价88.00元)从壮族及其元素的发展演进视角切入,结合壮族元素的构成,联系其民族元素特点与本土园林景观的设计,系统扼要地阐明了壮族元素与园林设计的融合思路。组成壮族人民生活的点滴都可以看作壮族文化元素,壮族文化元素源自其民族的发展,同时又是其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

壮族文化元素本身既包括物质形态内容(饮食、服饰、言语、建筑等),也包括意识形态内容(信仰、文学艺术、民风民俗、歌舞等)。该书在第1篇章着重就壮族的演进过程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精练的阐述,从政治制度层面将壮族的发展演进划分为5个阶段(土司制阶段、宗族阶段、保甲制阶段、乡村甲制阶段、民族自治阶段)。叙述了壮族元素的由来、表现形式与特点。将壮族文化划分为工艺、饮食、服饰、建筑、歌圩等不同的方面,这些既是壮族文化中延伸和分离出来的符号,也是壮族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由文化起源到文化发展,从粗犷的文化形式到细微的文化内涵与元素构成,壮族的文化元素不断发展,并趋于缤纷多彩。本书在第2章中图文并茂地就构成壮族特色文化的“那”文化、信仰、干栏式建筑、铜鼓、绣球、岩画等进行了细分,将抽象化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寓意具体化。介绍了“那文化”的由来及其影响下的壮族人民稻作生产的社会生活。运用符号化的图像、装饰等阐明了壮族的信仰状况。

归纳了干栏建筑(吊脚楼)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阐明了壮族的铜鼓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的过程。对壮族的绣球文化元素如何在当下语境中重塑进行了阐释。揭示了左江岩壁画的渊源及壁画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的生活场景。园林设计既要了解不同景观要素的特点,又要联系地方文化传统,再借助一定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局域地形、植被景观、建筑形态、道路铺陈等,实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元素符号的景观化,诸如图像、文字等在亭台、楼阁、道路、绿植等景观中,将符号化的内容通过景观要素的铺陈呈现出全新的表现方式。该书在第3章结合园林设计的概念与构成要素,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指出园林设计需要根据自然规律、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手段,考虑地形地貌、山水泉石、动植物、广场、园路及建筑小品等要素的组合。倡导园林设计的根本是反映民族文化的各异性、独特性,除了考虑自然要素的组合规则,更多的是思考文化内涵与景致的更好融合,实现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具体的内容新颖化,从而更好地将民族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壮族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营造方式包括城市雕塑、景观小品、节庆吉祥物、建筑设计和装饰、硬质铺装、植物造景。该书在最后的章节从园林景观小品表现形式的实际应用切入,联系壮族元素在广场平面、园林景观小品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作为园林中提供休息、观赏、服务、管理等方便游人使用和观赏的小型设施,景观小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着园林的风采和城市的形象,也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住环境的品味。

依据当前壮族元素在局域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文化弘扬与传承的理念,对壮族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诸如打造壮族服饰文化景观小品展示区、丰富服饰纹样的应用、用服饰纹样独立构图、注重创新发展、强调“新”的理念、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建议。壮族文化元素,作为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耐人寻味的“民族文化符号化”现象的一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该书结合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实例,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对壮族文化的典型元素进行分析、阐述与解读,建立了壮族元素与园林设计的相互关系,对两者的相互交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马佳博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