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景观设计盆栽食用菌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景观设计盆栽食用菌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景观设计盆栽食用菌应用研究

摘要:基于盆栽食用菌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食用菌盆栽促进空间协调,营造出整体典雅的格调。通过分析盆栽食用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增加园区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在景观元素的组成上,不仅包括视觉效果,还包括不同感官的体验,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新追求。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盆栽;食用菌

盆栽食用菌是近年来产业发展带动的新型园林景观类型,并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简单的盆栽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需求,因此相关设计者也在创新设计盆栽食用菌等新型景观,一方面获得较好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也将全新的装饰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开创新时期的设计模式。

1盆栽食用菌的类型与选择

1.1食用菌类型

当前食用菌的类型繁多,不同食用菌对生长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对应的栽培品种也会有所区别。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来说,需要综合考虑到食用菌品种栽培的时间段以及不同人群对颜色的喜好需求,选择最适宜的盆栽食用菌类型,与其它景观设计进行合理搭配。当前同时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食用菌类型包括平菇(Pleurotus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等。此类食用菌的栽培通常在工厂内部进行,并为食用菌模拟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气候条件,根据季节变化的模拟来选择与园林景观相适应的食用菌类型,实现景观的协调化设计。

1.2食用菌盆栽用具类型

食用菌盆栽选择的花盆类型较多,如木质花盆、塑料花盆、水泥花盆、紫砂花盆等。但需要注意食用菌的生长管理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直接将能够出菇的菌棒放入容器内进行培养。也有通过食用菌容器栽培的方式,栽培时先铺设花盆内部基料后,再将菌种放入并压平。

1.3生长环境分析

一般情况下,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温度为20℃~25℃时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1]。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阶段并不需要光照,只需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提供一定的散射光。食用菌属于好气型真菌,需要有新鲜空气的栽培环境,因此可将食用菌置于盆栽中,放置于园林景观的通风场所,也可以直接将其放于立体栽培的下部,一方面提升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造型。如园林树荫之下采用食用菌作为点缀。在食用菌发菌阶段,最好在表面铺一层报纸进行保湿,菌蕾开始萌发后将报纸全部去除再进行定期喷水。园林盆栽食用菌的生长速度较快,每日喷水2次~3次。按照通常情况,从菌蕾开始出现直到最终成熟,整个时间段约为7d。

2食用菌盆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食用菌可以通过盆栽开展人工栽培,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不仅将其作为工艺品,甚至将其作为艺术品在园区中进行展览。与常见的多肉植物相比,盆栽食用菌的特色性更加突出,其比较特点见表1。由表1所示,盆栽食用菌相比于多肉植物,不仅在美观装饰效果上不相上下,而且也在成本控制和应用范围上凸显优势。盆栽食用菌可作为自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的部分园林景区中,将不同类型的食用菌结合其他装饰物进行了栽植搭配。基于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将食用菌作为独特的景色特色,实现在空间艺术和造型搭配上的创新发展。人们一方面能了解食用菌生产过程,改善对食用菌的传统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充分感受园林盆栽中的食用菌文化特色。

2.1生态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提升经济收益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园林景区在进行自然景观设计时,要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盆栽食用菌充分展示了园林艺术设计的优点,将生态性和经济性进行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园林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为园林景观带来较大程度的创收。人们对于这种新型盆栽非常感兴趣,且盆栽食用菌还能充分考虑当地特色农业景观的要求,成为园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形象,创建新型的主题模式。

2.2文化内涵应用

盆栽食用菌的景观设计会围绕园区主题展开装饰布置,充分体现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园林中的盆栽食用菌作为观赏性景观,具有独特艺术性的结构布局。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和文化思想后,可以获取最美观且具艺术性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实现食用菌盆栽和传统园林景观相融合的布局模式。实际在景观设计中,当地区域的文化氛围也会影响景观的设计定位和设计思想,不同的盆栽类型所营造出的景观要和当地文化之间相互包容,营造出宁静祥和的视觉氛围[2]。

3盆栽食用菌景观设计模式

3.1孤植视觉营造

盆栽食用菌的景观设计中,除了对结构做出要求外,还需要借助艺术性表达呈现出完美的景观效果。植物的搭配方式可以多元化,按照不同地区的文化要求,产生生态效益且具有自然美感。在孤植栽培食用菌时,要在盆中塑造出精致的景观,既具备优雅的姿态,也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变化特征,充分体现食用菌形态之美。特别是孤植的视觉营造中,可以将其放置在园林中的醒目位置,给人们带来视觉性的冲击[3]。例如,可将园林中的草地或道路作为一个平面,在周围放置盆栽食用菌,以不同形状和不同色彩的搭配进行主题景观构建。不同的盆栽类型在视觉上可以形成空间内的线条模块,再经过灯光的辅助有效得到视觉补充,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食用菌的排列组合,更加具有美感和活力。

3.2盆栽迷你花园模式

盆栽迷你花园是按照园区主题要求选择多种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盆栽食用菌,利用艺术设计法则,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布局形态,将所要表达的景观浓缩在整体环境意境中。盆栽食用菌不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得到充分应用,在家庭或其他场所的景色布置中同样可以发挥效果,如店铺、景点等。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和质感的食用菌类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如深色食用菌给人典雅端庄的印象,浅色食用菌给人的印象是华丽而温暖。盆栽迷你花园模式结合了不同元素呈现出的质感,并进行了有效利用,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借助空间视觉与艺术内涵相呼应。但需要注意的是迷你花园的食用菌景观的占地面积会较大,可以考虑在食用菌周围加入创意摆件,从近到远地形成错落的景观层次感。

3.3配植设计

食用菌主题的园林景观是由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的植物群落结合多种多样的食用菌组合而成,单纯使用某种类型的元素并不能给人带来长期的新鲜感。盆栽食用菌相对植物植株而言比较低矮,因此在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作为下层景观,与建筑、小品等进行搭配,但也需要考虑整个环境色彩和结构要求。色彩较深或暗色环境下,可以选择色彩较为鲜艳的食用菌类型,如榆黄蘑等;反之,当景观色彩比较鲜艳,则需要综合分析整体景观效果,避免杂乱设计,防止喧宾夺主,让食用菌和小品的色彩搭配相得益彰。总体来看,食用菌凭借形态精致和特点鲜明的优势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新宠”,且它对于环境要求并不严苛,可以成为软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4盆栽食用菌应用时注意要点

4.1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盆栽食用菌作为景观设计时虽然结构鲜明、特点显著,但本身比较脆弱,在被接触后容易腐烂甚至死亡[5]。因此,无论是食用菌本身的质量控制还是栽培设施都需要严格筛选,尤其是做好园林内部的人员防护管理,避免直接接触菌体。另外,如果从外地引进食用菌品种时,需综合考虑栽培过程中的环境要求。虽然食用菌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也应合理限制其繁育规模,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4.2注重功能性的发挥

景观设计具有的功能包括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园区美观。食用菌本身具有食用价值,并不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园林是让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通过视觉美来消除疲惫感。因此,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内涵背景下的美观功能,创造多层次的景观,让植物的合理配置与菌类的形态色彩相融合,打造新时期的“菌类花园”[6]。

5结语

食用菌凭借其科普性和观赏性的优势,在未来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仅给景观设计提供了创新方向,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效果。整体来讲,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食用菌盆栽能使园林景观空间得以协调,高与低、优雅与宁静得以均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提供关键支持。通过实际的设计实践,可让盆栽食用菌与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也可通过视觉景观的营造与菌类色彩结构的搭配,最大化发挥食用菌附加功能,成为现代景观中的点缀元素。

参考文献:

[1]刘艳.浅析盆栽食用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2019,38(4):83-86.

[2]王佳慧.基于微传播的李白文化可视化设计研究[J].山西档案,2019(2):165-167.

[3]樊建霞.重庆市万州区组合盆栽应用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64.

[4]潘建义,范飞军,张君媚,等.基于农旅融合的浙南丽水景观农作物利用路径研究[J].农学学报,2016(8):81-86.

[5]张晓光.景点布置中盆栽花卉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9,9(1):311-312.

[6]方启元.古代美术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影响[J].山西档案,2019(1):179-180.

作者:赵晓曦 单位:郑州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