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中式园林对地区园林设计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中式园林对地区园林设计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中式园林对地区园林设计启示

摘要:雄安新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指导思想,其园林设计也应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以此为基础融合现代造园理念,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底蕴的中国现代园林。新中式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新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分析,从意境营造、空间布局、材质选择、符号提取、色彩应用、植物配置六个方面,探寻其中对于雄安新区园林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雄安新区;园林设计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指导思想,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应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以此为基础融合现代造园理念,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底蕴的中国现代园林。而新中式园林是当代中国人在经历过过度引入西方文化后,对于传统文化需求所诞生的中国本土现代园林风格,既符合现代园林中的简约大方,又可以满足人们对中式风格的追求。通过对新中式园林的解析,可以从中总结雄安新区园林设计可借鉴之处。

1新中式园林———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中式园林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与技法,它运用传统的图案、符号、色彩和材质,并将传统园林中的山水格局、园林建筑、景观小品、植物等要素以现代处理手法,应用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既保留传统园林的精华,又体现了时代特色。这对于传统园林的传承是有重要意义的。《园冶》中提到:“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即如何裁取传统以兴造现代园林,要适应时展的需要[1]。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传统园林服务人群有限,通常为园主人及其亲友,而现代园林是公共的、开放的,服务对象更广泛,且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审美观念也与古人不同,单纯地模仿传统园林不足以满足现代人对于园林的需求。新中式园林保留了传统园林的精髓,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推陈出新,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景观风格,满足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可以说,新中式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

2新中式园林对雄安新区景观设计的启示

新中式园林是中国本土地域化的园林景观,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方向。通过对新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分析,可以从意境营造、空间布局、材质选择、符号提取、色彩应用、植物配置六个方面,探寻其中对于雄安新区园林设计的启示。

2.1意境营造

意境是造园者内心情感、人生感悟的表达,是访园者身处园林中所感所想,这也是一种造园者和访园者之间的对话。园林艺术源于自然,是一种文化产物,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2]。任何脱离时代背景的设计都是失败的,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意境已然不同,“新中式”园林无法复制古典园林的意境,现代人也难以感知传统园林所营造的意境,但传统园林更想传达的是写意,新中式园林传承于古典园林,应该学习传统园林关于意境的表达手法[3]。新中式园林的意境营造可来源于文学意境、书画意境、音律意境、自然意境四个方面。文学意境。园林的文学意境指通过园景的构建来表达诗词、诗歌等文学作品体现的场景或思想。造园者通过对园林整体布局的塑造,使其如诗词般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以诗词的韵律感形成园林的节奏感。书画意境。园林的书画意境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对一些经典水墨意向的提取和运用,展现于园景之中。二是以山水画作的构图展现园林景观,也就是“框景”这一造园手法,以静态的画框,展现动态园林画卷。自然意境。园林的自然意境也可以成为“移天缩地”,通过抽象和再设计,使名山大川体现在有限的园址用地内,以此表现人们对自然的向往。音律意境。园林中的音律意境最容易体现在水景中,溪流、喷泉、瀑布、跌水、叠水等不同形式的水景有不同的音律,从而产生不同的意境。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是有逻辑性的,应是一幅完整的、连续的山水画卷,因而其设计中所体现的意境更为重要。在园林设计中,应以自然山水骨架为参考,构建雄安新区园林山水格局,以文学典籍、山水画为参考,结合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讲述属于雄安新区的园林故事。

2.2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上,新中式园林与传统园林相似,运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等设计手法,但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更多元化,创造空间的形式更灵活,空间的变化感强烈。营造空间的大小、高低、曲直、虚实变化,联络、渗透、扩散、延展相邻空间,打破空间局限,增加景观层次,使景观空间可以步移景异,处处为画[4]。在雄安新区园林设计中,可借鉴新中式园林在分割与连接方面的做法。在景观空间的分割上,不局限于用传统的围墙、景墙划分空间,充分利用植物、水体、地形等本身的特性,以铺装、颜色、宽度的变化或光线的变化来划分空间;在景观空间的连接上,景观空间“以线串点,以点成面”,将单一的景观节点通过景观轴线串联,并利用漏窗、门洞、廊架等连接并延伸空间,打造连续的景观空间,将有序的景观节点串联形成连续的游览路线。

2.3材质选择

新中式园林在材质的选择方面既注重新型材料的使用,也注重传统材料的传承。新型材料的优点包括易加工、耐磨损、生态环保。色彩丰富的新型材料与植物的搭配可以展现出更好的景观效果,对比效果更明显。而传统材料由于自身性能的限制,在目前的园林建设中很难发挥出优势。因此在新中式园林中,通过新材料与旧手法、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合理搭配,控制新旧材料使用面积,达到平衡且和谐的景观效果。在雄安新区园林设计中,材质选择可参考新中式园林新旧结合的理念。在铺装设计上,现代材料可选用弹格石、花岗岩、水洗石、塑木、混凝土等,传统材料可选用青砖、瓦片、自然石材、卵石等,其中塑木可以代替木材,既可减少生态资源浪费,也可延长使用寿命;瓦片和卵石可以用于拼合具有传统韵味的铺装样式;自然石材可以用作汀步。在景观小品设计上,可选用砖、自然石材、卵石、瓦片等,其中瓦片排列形成漏窗样式,可丰富景墙立面,形成明暗对比;自然石材可利用现代工艺切割加工,作为景墙装饰,叠砌成连绵的山脉,简洁且具有现代感[5]。

2.4符号提取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众多,包括辟邪祈福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神兽,有美好寓意的凤凰、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吉祥物,具有民族特色的祥云、生肖、太极等图腾,代表祥和安宁的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象征美好品格的荷花、松、竹、梅、兰、菊等植物,以及剪纸、京剧、中国结、窗花等传统艺术形式[6]。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传统符号通过分析解构、简化变形、提炼重塑,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体现于现代园林中,既有古时之韵味,又有现代之活力。在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中,可借鉴新中式园林对传统符号的提取方法,取其形,抒其意,对传统符号简化和重组,形成简洁大方具有传统图案底蕴的新图案,用现代设计手段展现于现代园林中。其应用方式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应用于园林整体的平面布局,作为园林设计的立意;二是应用于铺装样式,参照传统“地花”形式,用鹅卵石或陶瓷碎片拼合成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字或图案,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2.5色彩应用

新中式园林主要选用代表中国风的色彩,通过对传统园林中的色彩解构与重组,融入现代构图形式,结合合适材质与地域文化,使园林设计更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兼具传统和现代气息。新中式园林常用的颜色包括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等代表中国气息的“国色”以及木原色、黑色等[7]。中国红和琉璃黄多应用于亭、廊、舫、榭等传统建筑,继承北方传统园林特征,体现高大、尊贵、祥和之感;长城灰主要应用于石桌、石凳、景墙、花坛、铺装等,体现园林的宁静、含蓄与淡雅;玉脂白主要用于栏杆、雕塑、景桥、景墙、地面散石等,既可以营造干净、纯粹的感觉,也可以在构图上突出立体感;国槐绿是植物色彩的主基调,营造典雅、清新、安静的气氛;木原色是最自然的色彩,具有生态、朴实的感觉,属于“百搭色”,既可以用于雍容华丽,也可以用于清新淡雅的风格,常用于桥、栈道、亭廊、栏杆等;黑色常用于水池、铺装、景观灯等,营造宁静、稳重、高雅的景观空间,大多数用于点睛之处。在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中,在文化公园、遗址公园等突显传统文化的专类公园中,可选用“红—黄—灰—绿”的配色形式,色彩对比度稍强,传统气息浓厚;在大型综合公园、滨水公园、郊野公园等以生态环境为主的公园绿地中,可选用“灰—白—绿—木”的配色形式,以自然石材的灰、植物的绿、木材的木原色为基调,着重体现生态自然的感觉;在社区公园与小游园等尺度较小的公园绿地中,可选用“灰—白—黑—木—绿”的配色形式,整体突出典雅与祥和的感觉,新区建筑以浅暖色系为基础,冷暖相称,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

2.6植物配置

新中式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崇尚自然与巧法造化,将中国传统园林偏爱的植物自然形态与欧式园林中剪型植物充分结合,整合现代风情与古典意趣。在平面布局上更强调简洁明快、疏密有致。雄安新区在园林树种的选择可遵循新中式园林简洁开阔的原则,以特色乡土植物为主,多选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如柳、槐、榆、枫、桂、竹、兰、荷、梅等,这些植物枝型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色彩淡雅,可以展现简洁、低调且富有中华底蕴的环境氛围。在植物选择方面,在植物配置方面,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植物层次较少,品种选择较少[7]。整体以多层次的绿色为基础色调,局部点缀花卉或叶色鲜艳的植物。

3结语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注重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要反映出地域性、文化性,肩负着城市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新中式是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可以参考新中式园林的设计理念、风格及手法等,学习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式,使雄安新区的园林设计成为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典范,以中国风格的色彩、笔墨描绘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画卷。

参考文献:

[1]吴柳韵.融入“诗情画意”的“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16.

[2]廖汀沪,石小文.中国古典园林与诗的融合[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2):63-66.

[3]胡洋,刘红薇.生命与精神的设计———解读新中式景观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98-99.

[4]丁文.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西部皮革,2019

作者:李靖昳 单位: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