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景观设计特色塑造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景观设计特色塑造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景观设计特色塑造浅议

[摘要]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时期就开始萌芽,被赋予“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称号。江南现代园林景观如何继续保持传统并体现其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法,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了江南和长三角地区园林的发展历史,明确了“新时代江南地区”的范围,系统总结了江南地区三省一市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底色,提出了红、黄、蓝、绿“四色江南”理念,并将其首次应用于世界园艺盛会——2021年扬州世园会核心展区的公共景观优化设计之中。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造园意匠;长三角地区;江南特色;扬州世园会

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系统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江南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为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江南特色及“三省一市”地方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

1新时代江南地区与江南园林的界定

“江南”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泛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区域,包括太湖和钱塘江流域、鄱阳湖、洞庭湖周围等区域。魏晋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北方与中原的人口、文化等大量南移,使得江南地区在经济与文化上逐步发展,一直到明清两代,江南地区才真正具有成熟形态,主要范围是“八府一州”[1]。而在江南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当代形态构建的意义上,人们熟知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传统江南文化的主要载体与最新形态[2]。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当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总体纲领,同时也为经济和政策意义上的“长三角”概念做了最权威的确认,即“三省一市”全域的41座城市。因此,本文提出的“新时代江南地区”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7个城市为核心区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41个城市。这片区域自古以来受吴越文化影响,历史脉络清晰,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在经济、文化尤其是园林景观上具有相似性。相应地,“新时代江南园林”可以定义为: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传承江南古典园林地域特色与风格的园林的统称。在当今生态文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自信”“三生融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的提出,预示着新时代江南园林必将传承与发展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继续引领中国园林未来的发展。

2新时代江南特色地域文化分析

2.1上海特色园林景观地域文化

上海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体现在以黄浦江为代表的海派建筑文化。上海有“十里洋场”之说,所谓“洋场”,首先指的就是建筑格调。无论是民居,还是各式公共建筑,上海更多地体现了欧美文化的浸润,形成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同的风貌,使上海赢得“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上海自从开埠以后,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各式各样或高大壮观、或小巧玲珑的西式建筑散布在租界各处,外滩一带更是连成一片的西式公共建筑。遍布市区的,则是中西结合的石库门建筑。在上海众多石库门建筑中,有一座“红色”建筑,它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它建于1920年,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

2.2江苏特色园林景观地域文化

江苏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体现在以太湖为代表的苏派水乡文化。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域面积占16.9%,具有十分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构成人们对江南城镇景观的基本意象。这里的建筑风格、城市布局、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与水乡的自然生态和谐统一,娱乐与休闲活动也都将水乡情趣发挥到极致。江苏境内有春秋王都、六朝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古园林、苏派建筑流派享誉海内外。苏派是江苏建筑的主要流派,源自苏州香山地区,俗称“苏州香山帮”。历史上江苏名园迭出,以苏州河扬州私家园林为代表,元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

2.3浙江特色园林景观地域文化

浙江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体现在以西湖为代表的浙派山水文化。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孕育了璀璨的山水文化,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浙江卓越的山水文化资源演绎出重要的执政理念。浙江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理念)的重要科学论断。当前,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浙江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绿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4安徽特色园林景观地域文化

安徽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体现在以黄山为代表的徽派生态文化。安徽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传说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曾在山上采药炼丹,得道成仙,黄山上的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点的名称都与黄帝有关。其实,整个徽州地区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正因为生态环境良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宜居之地,其和谐的生态文化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徽州在万山丛中,溪流众多,散布在徽州山水之间,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其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空间完美结合,胜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完全体现了徽州先人“天人合一”的安居理念。

2.5新时代的“四色”江南园林景观

通过对江南园林代表性自然与文化景观要素的属性进一步归纳与分类,我们可以得出江南地区具有的“红、黄、蓝、绿”四大景观底色(表1),它们共同组成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四色江南”。

3扬州世园会核心展区公共景观优化设计

2021年扬州世园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并由国际展览局认可,扬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A2+B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21年4月8日开幕,至10月8日闭幕。扬州世园会项目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其中西区为原省园会改造提升区域,面积120hm2;东区为新建区域,面积100hm2。本文研究对象为新建核心展区(世园会东区)。

3.1主题演绎

新建核心展区公共景观优化设计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凸显了“四色江南风情”,并对其中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要素进行细化延展,在山水景观设计、植物专类园设计、公共花园设计等方面进行体现(见表2)。

3.2优化设计

3.2.1“红色”江南——旗园优化设计。设计主题: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程——红色足迹。设计理念:充分挖掘、体现红色文化,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为代表的红色足迹景观再现,打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主题园。设计分区与具体内容(见表3)。3.2.2“黄色”江南——梦幻叠瀑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以安徽黄山为意象,在世园会中轴线上设计布置了“梦幻叠瀑”主题塑石假山,成为扬州世园会的制高点和标志性景观。“梦幻叠瀑”景观位于扬州世园会东园南入口,呈东西向延伸,气势宏伟,高低错落,大型瀑布悬挂在山的南侧,令人震撼。为了保证梦幻叠瀑的气势效果,结合传统造园理念,设置了多处空间转换,形成优美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了徽州自然山水的风貌。“梦幻叠瀑”景观的核心在于“型、纹、色”的生动体现。“型”是指假山的山形,“纹”是指表面的纹理,“色”是指面层的石色和植物色彩,呈现出如同真山一样的逼真效果。3.2.3“蓝色”江南——中心湖西区优化设计设计主题:以江苏太湖为蓝本,打造兼具活力趣味性和宜人观赏性的互动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水行物语,从景观与文化切入,通过主体行进中的观、游、感,使得人、水二者得到充分地互动,具体从两条线出发:①空间方面,在行进途中,人与水以植物、小品为媒介产生的一系列碰撞互动;②时间方面,不同滨水节点诉说着随时间流逝,由往昔砥砺前行到如今一片和平繁荣的故事。设计分区与具体内容(见表4)。3.2.4“绿色”江南——百草园优化设计。扬州世园会核心展区公共景观西南片区的百草园,以浙江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山水文化滋养下提出的五行保健思想为理念设计的药用植物园[3],在园林景观配置中注入了五行学说和中医调和之精要。百草园利用药用植物的药学特性,根据我国传统的五行原理,对应传统中医理论进行配置。针对养肾、健脾、保肝、强心、清肺的不同疗效形成有针对性的养生康复方法,使中医传统医药文化能在此发扬光大,对目前抗击新冠疫情也具有一定的功能价值。百草园将五行中的水、土、木、火、金根据对应的五脏分别设计成五个园子(见表5):固肾园、健脾园、舒肝园、强心园和清肺园,并通过乔灌木和地被等植物搭配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4]。

4结语

本研究仅仅是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江南地域特色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江南园林发展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对同类的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有所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100-107.

[2]刘士林.江南文化资源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

[3]薛松.张景岳医易五行思想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

[4]王月瑶,陈波.后疫情时代扬州世园会主题构思与体现[J].浙江农业科学,2021.

作者:王月瑶 陈波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