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画园林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以“文”生色
“文”在中国画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画面本身所体现的文意,这种形式的绘画也叫文人画;另一种是在画面上作诗题词。通常文人画家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营造。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强调画面表达诗意,以体现“郁郁乎文哉”。而南宋画院考试时更是以诗句为题令考生作画,如“满院落花帘不卷”,“深山藏古寺”等。着重于从书面诗词中寻求画意,以有限的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传达出非常浓厚的诗情画意来。元代由于政治原因,文人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画家在画面上作诗题跋,诗书画相互补充,互为融合,表意达志比以往更胜一筹。中国园林是立体绘画的表现,其“文”主要是以匾额或对联,使园林中体现着浓浓诗意与文学意境,而匾额和对联也使错落有致的几栋建筑、花草树木、禽鸟鱼虫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说园》曾指出“有时一景,想看好处无一言、必藉境之以题辞,辞出而景生”,所以说题词起到点“景”之笔。苏州拙政园里因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而命名的“与谁同坐轩”,就是“文”“景”结合的典范:在此小坐的游人,抬眼望,或牵动一缕诗意,勾起串串遐思。这一带有歇后语性质的题额,凭一个“谁”字,吸引着前来游人的思索,而词中自问自答的“我”,却把作为游人的“我”,不觉引入了诗的境界,即成了在此抒情的主人公,举杯邀明月清风,共赏天水一色。造园者凭着灵慧的诗心而思接千载,我们在赏游的同时,更能领略到诗人豪迈而清高的品格。
二、虚实相间,移步换景
园林设计和绘画常主张在“虚”和“实”的结合中营造一种高雅的艺术氛围,以及体现中国山水画的巨大魅力,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并在造园中借助建筑小品散发出许多细小的民族特征,让后人在游园中回味无穷。如园林里池塘的建造,在使用自然物体的同时,池里荷花和各种鱼类的加入,增添了园林的生气,动与静两景的组合,使园林中“虚”“实”意境达到一定境界。另外,为了达到移步换景,虚实相间,在园林设计中还经常运用“掩”和“隔”的手法。“掩”是用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比如临水而建的建筑,除厅堂前的平台,为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营造意境,不论廊、亭、榭、阁,其前部大都架空挑出水上,水似自其下流出一般,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载苇植树,造成池水错落无边的视觉印象。隔是指在水面筑堤作横断,或借廊通幽,或架曲折的石板、木质小桥,或涉水落以步石,恰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这样就可增加景深和景点中的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廊由于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除用来连结景区中的各个景点,更使观赏者在廊中行游时,达到移步换景的目的。中国山水画讲究“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的虚实结合的空灵之美,因而常利用留白来产生丰富的艺术形象,“空而有物”、“以空寓情”,给人以遐想。它可以表示山体周围的水面、天空、云雾,使画面产生空间联想和运动。正如汤贻汾在《画荃析览》中所说“人但只知画处画,不知两汉时期汉,画之空出全局所矣,即虚实相生法。”具体的手法主要表现为虚景、借景、框景等。
三、经营位置
中国绘画美学强调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作“置陈布势”,南朝谢赫在“六法论”中叫做“经营位置”。所谓“经营位置”,也即构图或者叫章法,它主要的要求是画家在作画之前,要对所画物象进行宏观的控制,用艺术的手法把握大局。《山水画论》中指出“山水布局,先从整体出发,大局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而如何才能做到这种审美的宏观控制呢?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有“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然后下笔,则疾而有势,增不得一笔,亦少不得一笔”,所以,中国历代画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出结论,认为在作画落笔之前,必须先有腹稿,即意在笔先,才能一气呵成,完整地把握画面大局。而园林意境的创造亦是如此,计成在《园冶•借景》中写道“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可见,园林在建构施工之前,也必须全局在胸,然后再将胸中丘壑化为园林。中国园林设计者既是画家又是哲学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中国园林在建造手法上汲取中国画的精髓——题材、文意、虚实、经营位置等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下,中国园林体现的是一种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无限的意境设计理念,呈现的是一幅“人在画中”的中国画,所以说,中国园林和中国画存在艺术上极强的共性,其意在赏心、理在作画。
作者: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