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景园林设计中认知心理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风景园林设计中认知心理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风景园林设计中认知心理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的心理需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针对园林植物配置中对于认知心理的应用加以研究,主要围绕路径、边界、区域、结点以及标志等要素展开阐述。认知心理学研究起源于西方,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一种心理学思潮。风景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宗旨是创造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出发点是为人服务,因此,对于人心理需要的研究成为众多风景园林师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认知心理学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方面。

一、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是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景观化后的法则,其认知对象主要是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人对于风景园林的使用和体验实质是对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对设计元素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的特征规律或规定,这些特征规律或规定共同构成了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一)注意

“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把握好能够引发并强化注意的客观条件是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重要法则。园林物质空间是一种视觉“注意”场,在这个场中有的元素属于无意注意类型,有的则属于有意注意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法则实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弄清在视觉“注意”场中哪些元素是属于无意注意,哪些是属于有意注意;

2、在无意注意的元素中选择需要强化的元素;

3、应用强化“注意”的刺激强度、新异性、活动和多变性法则来强化需要被强化的元素。

(二)知觉

认知心理中的知觉研究涉及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包括视觉模式、听觉模式、触觉模式、味觉模式和嗅觉模式。对一个场的设计而言,首先要设计或处理好场的整体关系。以园路为例,首先应该确定它的整体设计内容,包括广场组合关系、色彩基调、植物与构筑物的关系等内容,而不是忽视这些整体设计而只关注个体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把握好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设计是有关知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法则。

(三)表象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把表象也称意象,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表象主要是园林环境意象。不管是细部意象还是整体意象都是具有完形结构的心理形象。通常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园林环境意象就是关于园林空间的一种心理图画,它具有表象的有关规定性。表象特征在园林环境意象中表现为一种同质快感法则,这是设计那些需要快速被感知的对象所应用的心理法则。

二、认知心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作为园林环境中主要景素之一,在满足基本观赏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对区域的界定以及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的作用,通过植物的连续性以及差异性最终使人建立起对于特殊节点甚至整个环境的认知。

(一)路径

路径即通道,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等都是路径。在园林环境中,路径即园路,园路是整个园区的骨架,所以它应该具有强烈引导性和方向感。园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笔直的,一种是曲折迂回的,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路我们都可以利用植物区强化园路在人们心里的认知。比如在直路两侧列植行道树增强园路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在曲路两侧采用自燃式种植,在重点部位采用强调式种植,强化主景对人的冲击力。园林通过连接由植物所围和形成的一系列的不同的空间,形成一个空间序列,让人在园林中有步移景异之感。

(二)边界

边界即不同空间之间的界限。边界通常给人硬邦邦的感受,为了弱化边界给人的这种不亲近、不友好的感受,而又要具备边界的作用,园林中通常采用植物搭配和种植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整齐密排的绿篱给人无法跨越的边界之感,草坪、低矮的灌木给人开放、亲近之感等等。

(三)区域

区域即场所,在园林空间中,通常包括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草坪区、停车区等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中区域的设计应遵循统一而又和谐的原则。分析不同区域人的活动行为与心理需求,利用不同的人工素材、色彩、植物灯搭配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

(四)结点

节点即重要的景观点。园林中重要的节点一般包括广场、出入口、景观轴线交点等等。节点通常是集中点,因此要有景可观,并且要根据节点的功能,利用植物区营造和强化节点的功能。

(五)标志

标志是一种参照物,特征显著且易于发现。雕塑、小品、构筑物、大树等等都可以作为标志。空间中具有明确的提示性的标志物会是人心理上产生明确的空间归属意识。我们在园林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标志性景观,如草坪的孤植树、色叶树等等。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风景园林设计所营造的环境是为人而服务的,人类对于环境的认知往往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设计不应以园林本身的美观性、实用性,而应以使用者置身其中是否能感知到园林环境应有的作用、给人的感受为评判标准。

作者:贾建玲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