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艺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艺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艺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运用

摘要:当前,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审美观念和设计手法上不断更新。如何将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将室内设计和古典园林有效融合,是目前许多探寻中式设计的室内设计师思考的问题。该文作者从分析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出发,提出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的策略,进而思考如何创新当代室内设计,探讨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古典园林;室内设计;中国传统

艺术手法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营造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在之后的几千年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园林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散发出独特的光彩。古典园林是对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艺术的侧面反映,基于这样的情境,园林其实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园林,而是一种被赋予了多种形象的文化载体。不论是其造园艺术,还是蕴含的文化底色,都可作为当代室内设计的养分,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1]。创新使用古典园林中的相关设计理念和手法,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室内设计作品,提出具有别样魅力的设计方案,是中国室内设计师应关注的方向,也是室内设计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与造园手法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园林能有效反映当时社会的基本状况。古典园林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种营造形式,这三种园林类型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气势恢弘的皇家园林展现了皇家风范,真实的山水占据皇家园林的较大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私家园林旨在展现园主的精神风貌、审美取向与文化修养,具有欣赏和居住两种不同的功能,苏州园林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寺庙园林具有清幽宁静的氛围,旨在让不同的受众感受到真实的自然。在设计古典园林时,造园者一直将自然观念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合理运用自然元素,这样既可以体现出园主的心境,又能让造园者更好地将山水缩移至园林,将园主的心境与造园理念合而为一。这种展现出自然之境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成为促进古典园林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当代室内设计而言,设计师应将自然之美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地展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设计出良好的现代中式居住环境。

1.大小格局,动静穿插

当前,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设计师设计出大小合适的格局,在适宜的位置排布相关内容,突出其中的特点和差异,合理展现自身想要表达和突出的结构。这样的情境可以给观者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如,苏州园林中屏风的应用,目的在于让观者进入另一处场地后,能看到别样的天地,从而自然地营造别有洞天的氛围。设计师运用以小见大的缩移手法,可以展现咫尺山林,体现诗情画意相融的意境。“动观静观,实造园产生效果之最关键处。明乎此,则景观之理得初解矣。”园林建筑中的廊道营造了可动观的空间,而亭台楼榭则作为静观的场所点缀于园林中。“动”形成韵律,观者在动态中赏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趣味和意境;“静”则汇聚山川之灵气,观者居于其中可以拥有宁静、清虚的心境。建筑在动静穿插之间联系园林的各个要素,使园林空间产生富有节奏的生动之气。

2.顺势而为,借势造园

不同的园林有着差异化的位置,许多园林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建,造园者充分秉持师法自然的理念,对园林加以设计。顺势而建的园林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将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设计思想有效结合。当前的园林多以城市园林为主,怡园(图1)处于繁华的都市之中,在平地中造势,观者置身其中可以获得如同在山野般的体验感。山石依水而造,形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意韵,山势忽上忽下、辗转曲折,观者既可居于小沧浪俯瞰全园,又可穿行于“初极狭,才通人”的幽邃小道。怡园中两座山体构筑出余意不尽的绵延感,假山游线呈现多层次的特征,生动展现出可行、可居、可游、可望的形态。

3.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通过参照自然修建的园林包含不同的真景,在造园者的细微改造中,给观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除了借助自然的力量改造,一些人为建造的假景同样可以给人巧夺天工之感,这些是园林中最为基础的表现方式。虚实相生是指一些想象与实景的结合,古代哲学中有关于虚与实的具体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虚实理论的影响。虚和不存在有根本上的区别,虚指向看不见的隔断或声、光、色,但是不等于没有。在园林设计中,搭配不同的景观抑或是运用一些留白或光影,可以给观者带来奇妙的感官体验。实则主要体现于园林中墙体立柱或建筑的围合部分,给人厚重、安全且被包裹的感觉。园林在虚实相生中呈现出层次感,在小尺度的场所范围中延伸出广阔的空间,软隔断的应用就是虚实相生较好的表现形式[3]。

4.喜好艺术,注重气韵

古人喜好吟诗作画,古代的文人墨客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将文学艺术与古典园林结合,可以让园林具有文学特征和艺术特征。在古典园林中,造园者多侧面表现出园主的理想和抱负,以相关物象表意抒情,继而考虑对应的园林居住功能和观赏功能的布局与搭配。花木植物常被文人赋予独特的内涵而植于园林,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人将自己的精神气节寄托于竹;“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则传达出松树孤傲正直的内涵;等等。在古典园林中,造园者多利用植物营造园林景致,展现园主的精神气节。

二、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造园者通过使用一定的设计手法,使园林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和变化,给游客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高墙大院往往作为中国私家园林的表现形式,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此,有限的空间就成了造园者创造无限可能的地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于自然的趣味表达有着较高的追求,对于天地万物有着天然的喜爱,多变的设计处理方式使游客感受到园林的精妙,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现代室内设计师可以将空间之美巧妙结合,以造园手法抒发情感、传达意境,达到设计与思想的融合统一,由此设计出理想的室内设计作品。

1.室内空间的排布

空间的功能排布和游览者的视线焦点对古典园林的布局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引性,造园者需要慎重考虑空间中的大小关系、对应比例以及在场位置,展现出园林空间各元素的联系性。室内设计的各空间是相互联系、不可独立存在的[4]。厅堂和房间不是独立的,功能和空间的分区可以使人来去自如,曲线的连接组织应具有合理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师可以使用移步换景的设计理念加以设计。如图2,倘若居住者对曲折空间有一定的要求,那么其行走路线往往是有动态变化的。设计师无论使用何种引导形式进行指向与表达,都要使居住者在不同空间获得不同的身居体验,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设计格局,增强设计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2.室内空间的隔断

多样且隐晦的布局构景是古典园林的显著特点,园林空间中的穿插关系、不间断的贯通与连接以及虚实相生的形式营造出独特的场所空间。园林的隔断作为常见的构筑物,从外观上讲,是一个大“无”,从功能导向上讲,又将空间分割成为很多个小“有”,大“无”和小“有”在不同的空间区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虚实相生的空间局面就此形成。隔断具有借景、丰富空间的功能,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而且具有浑然天成的美感。室内空间能被隔断很好地延伸或划分,呈现出自然的流动感,在实现虚实结合的同时呈现出美的意境。

3.室内空间的虚实

传统的古典园林(图3)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虚实结合的手法作为其中的关键值得深入分析。虚指向镂空或门窗,抑或是其他的一些造景设计,人的视线可以通过对应的镂空空间延伸到外面,实则主要体现在墙体立柱或建筑的围合部分。优秀的室内设计应该有效应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虚实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分隔,不仅可以使室内空间的流线更为流畅,而且可以让各个空间具有一定的贯通性。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的造景手法,将其运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可以体现出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灵活的虚实分割让当代室内设计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框架结构为更自由地分隔室内空间创造了条件,不论是传统的隔断还是博古架形式的分隔体,都让被分割的空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独立的意味。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图4)中,混凝土与玻璃的搭配使用让博物馆在传统园林形式中具有了当代技术革新的意味,顶面玻璃和木栅格相互结合的方式将日光自然地引入室内,使展厅空间拥有自然的采光,在建筑材料的“过滤”下,室内空间产生了多变的虚实光影效果。

4.室内空间的大小

大与小的对比是现代设计中惯用的空间营造手法,这一欲扬先抑的表达方式体现出室内空间布局的变化和联动,让人们在进入不同的环境和空间后由于空间体量变化而产生心理变化。以玄关的设计为例,玄关的吊顶常会较客厅的吊顶更为低矮,以使人感到玄关空间的紧凑,从而在进入下一空间后获得更为开阔的感觉,让空间在不经意之间得到转换。不论是性质还是体量,不同的空间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室内空间得以产生变化和具有层次感的根本[5]。

三、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思考

当今的室内设计(图5)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保与健康的主题是人们共同的追求,现代化和高欣赏性也逐渐成为更多人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美学思想的进步,人们对室内设计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室内空间中合理运用凸显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设计理念与手法,设计师应避免流于形式,深入探究古典园林的内涵与价值,不仅要在设计中融合运用多种营造手法,而且要重视提炼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1.注重室内设计的规模与形式

古典园林的空间较当代室内的空间更为广阔,而在当代室内空间大小不一的面积范围中,浓缩丰富的变化形式,则能彰显出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因为面积大小或其他方面产生的设计局限性都可通过定制化的设计避免,由此设计出不同的使用空间,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在设计需要满足个人居住使用的家庭室内空间或一些公共场合时,设计师需要在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与场所现状后,在通用性的框架设计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的定制化处理,以体现场所的独特性质。

2.注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表达

室内设计除了需要设计者师发挥创造性思维,还要求其遵循客户的审美倾向,其中也包括客户的设计构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设计师产出的方案可能与客户的设计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让客户满意。设计师在坚持自身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应努力找寻与客户之间的观念平衡,在基于预算的前提下,尽可能用优秀的设计理念打动客户,与客户达成一致。设计师每一次的沟通与坚持,都能为日后的自由发挥做好铺垫,从而能在设计路上坚持初心,踏实走好每一步。

四、结语

室内设计表达形式多元,同时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设计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在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和当代设计理念有效结合,同时注入自身对于传统文化内涵、设计、意境处理等的理解,进行对应的创新和应用,这不仅可以让室内设计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发展和弘扬中国特色的造园艺术。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对空间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当代室内设计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萌萌.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元素与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16-18.

[2]钟菲菲.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10):37-38.

[3]尹唐瑭.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大观,2020(4):23-26.

[4]佘金勇.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6(14):118-119.

[5]徐耀东.采撷对话融合——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室内设计[C]//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2中国室内设计论文集,2012:72-74.

作者:孙英浩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