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

一、建筑

从总体上讲,五公祠的景观建筑在典型岭南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南洋建筑的部分特征以及海南独特的气候风貌,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建筑形态。下面就以五公祠中两栋最主要的祀祠建筑苏公祠和海南第一楼为例对其造园建筑要素进行分析。首先来看苏公祠。位于五公祠东侧的苏公祠是后世为祭祀苏轼及其子苏过而建的。祠堂入口处为六檐栿大门,门两侧为八字形朱红山墙,门前摆放两对貔貅石雕和一堆抱鼓石石雕。以上所有山门建筑制式均标志着祠堂规格之高。入门后能见门前有廊,廊墙两边各开一个六角形锦窗,锦窗为海南花窗的木条格样式,依此足见苏公祠建筑小品之精美。祠堂内,顶部为灰布色板瓦,横梁装饰滚龙琉璃瓦扣脊,正中四方撑起四根金色原木立柱。整个祠堂内空间明亮宽敞,风格大气恢弘,具有浓厚的中国官家建筑韵味。其次来看海南第一楼。海南第一楼是五公祠中最高的建筑,同时也是全园的核心建筑,其由朱红漆木料构建而成,楼高11.5米,进深12.3米,东、南、北三面各开三处窗扇和门,整体空间通透、敞亮。二楼正面,黑底金字的楷书额匾“海南第一楼”赫然醒目,搭配左右“唐嗟未造”和“只知有国”两幅凭吊先人楹联,很好地烘托了整栋楼的英烈之气。

二、山石雕塑

海南五公祠内的山石雕塑同中原大陆地区园林山石雕塑精雕细琢的风格不同,其大多造型古朴、工艺简单,崇尚稚拙、热情、原始的表达。我们可以从山石与雕塑两方面对这一造园要素进行分析。首先来看山石。五公祠内的山石景观主要指位于琼园西北隅的游仙洞。该洞整体上呈不规则椭圆形,由海南当地的火山岩堆砌而成,山体最高处有5.5米,占地160平方米。洞内为青石板铺路,南、北、西三个方向留有洞口,任游人迂回进出。其中,南洞口镶嵌石匾一块,其上阴刻楷书“游仙洞”三个大字。总的来看,游仙洞除开凿出口外,山石均未被雕琢、打磨,呈现出原始而自然的形态,搭配东北侧高大粗壮、遮天蔽日的榕树,整个山体更是呈现出和谐统一、宛自天开的意境美。其次来看雕塑。五公祠的雕塑主要分为人物雕像、建筑配套雕塑两种。其中,五公祠的核心雕塑是唐朝名相李德裕和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及名臣胡诠五位先公的石刻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造型和谐完整,形制严谨肃穆,或写形、或写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五位先公的浩然之气。五公祠内的建筑配套雕塑主要指貔貅、抱鼓石等大门两侧雕塑,其中抱鼓石又称“门当”,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等级标志,其上半部为石鼓,下半部为莲花,二者形成怀抱造型,故称抱鼓石。五公祠内的抱鼓石略显原始、粗糙,但却充满古朴之感;园内的石刻貔貅多放置于山门下,其造型狰狞、乖戾,刻工粗犷、豪放,不仅象征民间招财进宝之意,更增添了全园庄重、威严之气。

三、植物

海南气候条件温和、湿润,绝大多数植物四季常青、枝繁叶茂,这造就了海南地方园林植物多样而繁密的培植特征。在五公祠这样高规格的祀祠园林中,植物已经不仅作为景观美化元素而存在,更是成为了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寄寓了人们对先公的敬意,承担着思想、精神、品格、态度的传达作用。下面就从植物种类和植物功能两方面对五公祠植物造园要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来看植物种类。在五公祠中,游人既能看到传统寺庙园林常见的梅花、松柏、青竹、莲花等具有文化寓意、宗教寓意或品格象征意义的植物,还能够看到许多海南热带气候下特有的林木、花草,如蒲葵、南洋杉、爪哇木棉、朱蕉、凤凰木、可可、酒瓶椰子、石栗、旅人蕉、鸡蛋花、油棕榈、黄花夹竹桃等。这些植物高低各异,花型、花色、花期等各不相同,不仅满足了园林内部四季的装点需求,更增强了建筑、山石等景观的表现力,使园内风景更富意境。其次来看植物功能。总的来看,上述数十种植物的主要功能为装饰、点缀,细分之下,不同植物又可根据栽植方式不同具有不同的功用。在五公祠内,对植、丛植的植物可以起到划分空间范围、引导游人视线的作用。如东斋旁的竹丛、苏公祠的前厅对植榕树等;点植、林植的植物可以起到空间过渡或视觉调节作用,如五公祠老馆与新馆之间的风雨桥两侧的绿篱黄金榕、三角梅、五爪金龙等植物,它们修建整齐、排列规则,以虚隔的形式实现了两处景观之间的视觉过渡。

四、水体

海南省地质构造独特、气候条件湿热,这使得全岛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五公祠的水体设置充分借助了这一优势条件,其中既有穿园而过的美舍河,又有依河而开的莲池,还有清而不寒的济泉、浮粟泉,呈现出水系众多、层次丰富的特征。比如,美舍河是引自五公祠东边南渡江河口河的水体,它横穿整个五公祠景区,自然地将新旧两个建筑群分割开来。美舍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沿河有风雨桥、莲池等景观,游人既可沿河而行,又可泛舟河上,从而最大限度获得丰富的观园体验。再如,济泉位于琼台胜境牌坊前,因泉中水清而不寒,故名“济泉”。济泉泉井呈方形,泉口之上为玄武岩井台,泉井西坡石碑上阴刻草书“济泉”二字,东坡阴刻楷书对联“济美逢盛世,泉清缘佳境”。还有,位于琼园内的浮粟泉被誉为“海南第一泉”,相传为大文豪苏轼亲手开掘,清乾隆年间琼州太守提名“浮粟泉”,寓意五谷丰登、水源旺盛。浮粟泉泉口处以青石铺地,井台为玄武石砌成,旁边有一处蓄水池,它不仅可以为游人提供观水取饮之处,还可流入美舍河莲池,为其提供清澈的水源。总的来看,五公祠内的两处泉水以静态水体的形式丰富了全园的水景风格,同时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还提升了园林的意境。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海南五公祠的历代造园者创造性地将海南地区的海岛文化、贬谪文化以及特有气候等条件结合到一起,并以牌坊、建筑、山石、水系、植物等景观要素表现出来。这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造园思想不仅弘扬了以往寺庙园林的经典技艺,更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韵味,非常值得当代园林设计者学习与借鉴。

作者:王洋 单位: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