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

园林艺术是人类发展到具有足够自觉的自我意识之后才出现的并日益完善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是一种旨在揭示人对自然既要征服又必须保持和谐一致的辩证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形象性、审美性和情感性都围绕这一主旨显现出来[1]。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物化的结果便是园林艺术作品,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园林艺术就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加自然、更加美丽、更加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实用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2]。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林院校的学生由于家庭和专业的双重特点,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明显弱于综合类院校,而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因此,《园林艺术》在农林类院校的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灿烂的古代文化衍生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而园林艺术就是这众多艺术形式宝库中一个璀璨的明珠。

它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其类型之丰富、内容之广泛、规模之宏大、数量之众多涉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园林艺术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通过对我国园林艺术特别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学习,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与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艺术关系密切。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造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诸如殿的庄重、堂的豁达、亭的闲逸、榭的风雅、窗的憧憬、舫的从容、阁的潇洒,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宛如天开”,但它不仅是自然的镜子,也是心灵的镜子,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饱含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发现了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掌握了构成山水美的组合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他们把这种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带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之中,把对自然山水及其美的感受予以外化[2]。正因为如此,《园林艺术》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解读对构建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

市面上出版的介绍园林艺术的各类书籍虽然不少,但多是面对普通民众的科普教育型书籍,适合用作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材很少。近几年,各农林本科院校最常采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教材便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园林艺术》(过元烱编著)一书。但该书从1996年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而这20年来,世界园林和我国园林发展迅速,涌现了各种新的园林设计思潮和理念,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现代园林作品。虽然该书的作者在园林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但该书编著的年代过于久远,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过于陈旧,且该书主要偏重于古典园林历史、造园手法的介绍,对于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现代园林的类型、现代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手法等介绍很少。而且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的观点不太一致,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该书出版时间距今过久的客观原因,现代园林行业的许多热点问题也未能涉及[3]。

2.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重复。

由于《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和园林专业的其他多门课程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话,极有可能出现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复讲授,比如《园林艺术》课上会对园林基本造园进行讲解和介绍,后续的《园林规划设计》课上也会对园林基本要素进行讲授;《色彩》、《设计初步》这两门课上会进行点、线、面、形、色彩、质感等园林造型要素的介绍,而《园林艺术》课上往往也会对其进行讲授;在《中外园林史》这门课上会对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详细介绍,在《园林艺术》课上也常常会有1~2个学时对中外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讲授;在对道路、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等内容的讲授上常常和《园林建筑》课的相关内容重复。类似的情况在《园林艺术》课的其他章节还会出现。不同课程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叠占用了有限的专业课课时,使其他教学内容被压缩,造成有些内容学生已经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听过,有些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却没有课程提及,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同时也容易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3.教学的侧重点与农林类院校特色结合不足。

地形、建筑、植物、水体作为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在以往《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介绍完园林基本理论后,便会对这四个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章节讲授,而这时很多农林类院校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多是均匀分配,地形、建筑、植物、水体艺术各按1章内容讲授。而作为农林类院校的学生,他们不仅要了解园林艺术共性的内容,同时也应在植物这一现代园林最重要、最丰富多彩,同时也是唯一具有生命力和诸多生态功能的构成要素的配植上了解更多知识,掌握更扎实的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强化和突出他们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4.评价方法单一。

课程考评是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掌握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所以评价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全面。以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园林艺术》课程考评时,要么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对这门课称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标准,要么以快题设计作为评价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好坏的主要标准,这两种考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末考试可以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对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但不能评判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而快题设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但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对整个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

三、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及时更新授课内容。

鉴于目前适合《园林艺术》课程本科教学的教材匮乏的现状,我们建议以屈永健主编的《园林艺术》(第4版)为参考教材。但授课内容又不要仅仅局限于该教材,可以在基于该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简化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或相似的内容,增加该教材中涉及较少的现代园林案例。

2.协调相关课程间的授课内容。

《园林艺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没有过于高深的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与本学院或教研室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适当调整园林艺术课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按照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必要时也可修改教学大纲),区分不同课程中这些内容的侧重点,做好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尽量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或遗漏。通过与《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任课教师的交流探讨,《园林艺术》课程上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侧重于植物配植中艺术原理的应用,而《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上侧重于植物配置方法的介绍。

3.优化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园林艺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教学工具和软件带给我们的便利,以图片和视频展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为辅,同时建立课程网站,相关授课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共享于课程网站、师生交流群或教师个人网站等。图片讲解、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园林艺术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园林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例如在讲解园林造景手法时,如果教师空洞地讲解对景、障景、借景、框景、透景等造景手法概念和特点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必然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通过具体图片展示造景手法的话,学生将非常容易理解园林造景手法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课程网站的在线交流栏目可非常方便的布置学生作业,进行疑难问题答疑和相关知识点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重点章节挑选1~2个专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分组讨论,其他的专题则以课前布置,课后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专题讲授和讨论的授课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园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法优化。

针对《园林艺术》课程的特点和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改革考评方法,采取期末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设计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相结合、室内作业与室外作业(校园植物景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全方位评价和促进学生对于园林艺术核心理论的了解和园林艺术鉴赏力的提高。

作者:罗建让 张媛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