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

摘要: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的途径,也是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渠道。文章就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的策略予以探讨,提出读出古诗词节奏和韵律、意境与情感,从而做到正确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语言;通过对古诗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解读来实现对古诗词个性而独到的解读;通过对古诗词的改写、扩写以及迁移运用来灵活而巧妙地应用古诗词素材,最终让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语言表达;语言建构

古诗词与一般的现代白话文在文体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其语言学习与运用的目标、方法与策略也很不一样,二者最大的共性在于都侧重于语言表达和应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训练,在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框架下进行,强调根据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艺术手法、表达方式等要素来读好古诗词、赏析好古诗词、理解好古诗词、应用好古诗词。下文探索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的策略。

一、正确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语言

古诗词语言具有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在古诗词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并融入主观情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做到正确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

(一)读出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古诗词讲究语言的工整和对仗,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不少学生在古诗词朗读过程中习惯于唱读和快速读,没有感受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和结构的美感。在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感受律诗与绝句在平仄、对仗和押韵上的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注意两点:一是找到古诗词所压之韵以及整首诗词的韵脚。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出“高”“绦”“刀”三个韵脚,知道全诗押“ao”韵,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七言绝句的音韵特征。二是用分隔符来划分停顿的位置,并有意识地在读古诗词时进行停顿。如《咏柳》一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斜线来做停顿符号,学生阅读时就知道在哪里停顿,在反复的阅读中形成古诗词语感,不管是读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古诗词,都能读准其节奏。

(二)读出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诗言志。”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都蕴藏在古诗词语言中,诵读古诗词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读准确、读流利,更重要的是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古诗词的语言产生代入感、体验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作品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通过语气、语调、情绪的准确运用来表达古诗词的情感。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怀古诗的阅读教学,以掌握古诗词中情感的表达为教学重点,教师借助课文注释以及相关史料的补充,让学生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何为“人杰”,何为“鬼雄”;再结合李清照所处的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理解作者借助项羽的典故抒发悲愤情感,讽刺当朝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行径。因而在读这首诗时,一定要融入慷慨激昂的情感,借助重音、语气、语调、情绪等来抒发借古讽今的主题情感。

二、对古诗词技巧进行个性而独到的解析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难在解析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立足阅读鉴赏,赏析古诗词语言表达上的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一)对古诗词表达方式的解读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抒情与描写是解读古诗词表达方式的两个核心要素。“情动而辞发”,诗人借古诗词以不同的方式来抒发内心情感,这需要学生仔细品读古诗词语言来对其表达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描写为例,古诗词的景与情通常是密切相关的,可通过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意象,达到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的目标。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意象组合构建了一幅清新美丽的画卷,如空山、新雨、明月、古松、清泉、翠竹、莲花、渔舟。教师让学生体会:“这些意象构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山是空灵的山,雨是新鲜的雨,一个‘空’、一个‘新’,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第二句最有意境,皎洁的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美得像一幅画卷,语言中寄托着诗人对闲适的山居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品读,体会诗歌如何将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不着痕迹地巧妙融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学习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二)对古诗词表现手法的解读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古诗词的语言艺术特点,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化体现。教师可让学生赏析古诗词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石灰吟》和《竹石》两首咏物诗,诗人表面上歌咏赞美石灰和竹石,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这两个事物来表达自身的理想、抱负、节操和信念。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才能走进古诗的内核。“《石灰吟》和《竹石》通过对石灰和竹石的歌咏,最终要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进行思考探究。“诗人将自己和石灰、竹石作比,石灰和竹石就暗指诗人自己,石灰和竹石的精神品质就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诗人歌咏石灰和竹石,目的是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信念,通过托物言志委婉地表达个人思想品格。”……从古诗词寓情于景、卒章显志、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中,学生可感受和学习古诗词语言表达的技巧手法。

(三)对古诗词修辞手法的解读

古诗词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一个重要的语言知识要素,其在阅读与习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可通过品读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首词中,“上阕‘山一程,水一程’与下阕的‘风一更,雪一更’运用了反复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和细细品味。有学生指出:“‘山一程,水一程’,这个‘一’,让人觉得山水十分漫长;‘风一更,雪一更’,这个‘一’也让人觉得风雪无休无止。”“两处前后相互呼应,听起来很整齐,有音乐的美感;同时回环起伏的反复咏叹又使得这首词的情感深沉绵长,自然真挚,反复的修辞更好地突出了戍守关外的将士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古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品读,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会,学习古诗词如何使用比喻、夸张、借代、反问、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让语言充满艺术性,加深对不同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三、灵活而巧妙地应用古诗词素材

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古诗词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文本,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通过对古诗词素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使之成为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好素材。如将古诗词阅读与书面表达相结合,通过随堂练笔、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以所学古诗词为素材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一)对古诗词进行改写和扩写

用白话扩写古诗词,通过记叙、描写等将凝练的古诗词扩写为具体生动的小文,这对学生正确理解与感受古诗词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如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将这首词用白话来改写或扩写。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学生通过日记体、记叙文等不同的文体来“演绎”这首词。如学生作业《自在村居》中写道:“摘下乌纱帽,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一身自在。阳春四月,江西带湖好友邀请我到他家小住半月,无比惬意!低低的茅屋,袅袅的炊烟,屋前是小溪,屋后是深山,美景如画。清早,我被屋外操着吴音的闲聊声吵醒了,原来是两位神采奕奕的白发老人话家常呢!太阳在薄雾中升起,村子里渐渐热闹了起来。王伯一早给儿子们分配一天的活儿:大儿子去溪头东边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去后山砍竹子来织鸡笼,小儿子最受宠爱,没有被分配活儿,于是欢快地跑到溪头,躺在草地里吃着甜美的莲蓬……好一幅悠然自在的乡村画卷呀!”学生以《清平乐·村居》为原型,融入了大量的想象,将三言两语高度概括的古诗词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了趣味。

(二)对古诗词进行迁移运用

优美的古诗词或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或如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字字珠玑,美不胜收。将古诗词中的名句迁移运用到习作表达中,能让习作锦上添花、文采飞扬。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古诗词美句摘抄下来,按照意象、主题、情感等进行分类,经常品读回味,灵活迁移运用,旁征博引,提升习作的文采。如学生在红色革命题材的习作中,写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浩然正气时用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写珍惜时间和青春的习作中,在抒发个人情感时用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写同学好友分离道别的习作中,在表达惜别情感时用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将自己积累的优美诗词恰到好处地迁移应用到习作中,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语言表达效果。综上所述,古诗词是语言表达练习的宝贵素材,它为小学语言表达训练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在古诗词阅读中了解古诗词语言特征与诵读方法,学习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获得丰富实用的语言表达素材,这都是学生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鲁燕,刘红霞.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表达训练[J].考试周刊,2011(74):59-60.

[2]张雪英.吟诵经典尚美启智——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25):15-16.

作者:林秀晖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第三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