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无机与分析化学》是化学及近化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如何尽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造“乐于学、学于乐”完美的课堂是授课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探讨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条理性、启发性、艺术性及包容性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并提出培养教学语言艺术的相关策略,为上好这门课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工、材料、环境、药学、生物、食品、农科等近化学或理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仍停留在高中的被动性学习模式状态中,对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除了陌生还有一点点无所适从。对于《无机与分析化学》授课教师,如何能上好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如何能给学生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让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如何能做到“寓美于教,寓乐于教”,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语言表达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素养的体现。它不仅标志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研究课堂领域的教师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1]。同时,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无论是传授学生知识还是解答学生疑问,都必须依赖语言来完成。“文采飞扬话天下,飒爽英姿上讲台”,作为一名肩负着培养卓越工程师重任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师必须用语言学家的精确用语、数学家的缜密逻辑、演说家的雄辩论证以及艺术家的丰富情感来演绎每一堂课的精彩,塑造独特的赋予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我们的忠实观众是我们的最终目标[2,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教学语言的严谨性

教学语言应该清晰、准确、科学、规范,这些无不需要教师平时的勤学苦练。夯实的理论基础、字斟句酌的课前准备、清晰有条理的课堂讲授是完美课堂的前提条件。比如,轨道杂化的定义为同一原子中类型不同、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组,如果陈述时没有强调“同一原子”那就有歧义了。教学语言应该精炼、果断、直入主题,教师应该用凝练的语言,紧扣主题,能一句话说清的绝不繁冗拖沓。例如,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化学平衡特征可以概括为“逆、等、动、定、变”五个字。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领会、融会贯通、豁然开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语言的以上规范对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敦促教师加强学习与积累,多听、多看、多学、多思考,提高教学素养,形成具有人格魅力课堂教学语言的教学风格,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4]。课堂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既活泼有趣、又丰富多彩,力求深入浅出、易于接受。例如,在描述化学键时,可以利用“友情是离子键,爱情是共价键,亲情最牢固,因为有了网”这样的比喻手法解释键的稳定性。在讲原电池时,把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是活泼金属,总结为负、氧、活,谐音“父养活”,学生就会记忆深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学于乐”。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激情,声调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应该通过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辅助以恰当的肢体语言,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根据授课进程,时而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时而铿锵有力、慷慨激昂,这样就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和谐统一,扣人心弦,与学生产生共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近原子轨道似能级图时,介绍著名的徐光宪规则(n+0.71规则),讲述我国在化学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反之,教师如果以独角戏的教学方式“一讲到底”会导致学生对原本就很枯燥的理论课内容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6]。

三、教学语言的包容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传授知识,把学生带入更高层次的知识境界;还能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恰当的融入到有关教学内容中。教学语言的理精词美对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5]。大一新生正处在心灵敏感阶段,教师不经意间的轻蔑性语言或者是较为偏激的语言都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反感,直接影响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在学生中的整体印象。同一内容,用不同方式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时,一首汉乐府《长歌行》很好的诠释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深意。再如,学生作业出现了雷同版本,教师发现后最好不要点名批评,可以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提醒:“作业完成的不错,我好像看到过类似版本,到底哪个才是正宗的?”这种善意的提醒,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可见,教师以包容的态度,间接的表达方式,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窘态,帮助他们跳出困境。

四、培养教学语言艺术的策略

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必须从提高人文素养开始,尤其是从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开始[7]。中青年教师是各高等院校的主体,他们的言谈举止和处世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感受,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因此,增强中青年教师人文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水平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开展职前培训

青年教师入职前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才能为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训工作主要包含:基本语言技能训练、教育理论培养、化学专业知识培养。基本语言技能培养以普通话训练为主要内容,普通话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语言工具,只有掌握好普通话,才能与学生进行流畅的沟通,才能开展课堂教学。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要先从“说话”抓起。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师道德修养等。青年教师只有以这些教育理论为依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不断提升。丰富的化学专业知识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技能的源泉。只有那些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才能“思如泉涌、言无不尽”,才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这与一些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的教师的力不从心、语尽词穷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开展职中培训

对于刚入职教师而言,尽快进入教师角色是首要问题。学校会组织一些新教师入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加快成长步伐。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修,梳理已有知识,学习全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拓宽视野,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教学质量得到高效快捷的发展。经常开展教学交流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谈谈心得体会;也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畅谈先进的教学思路。实行“一帮一带”策略,给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安排一位资深老教师作指导,老教师通过口授身传、新教师通过学习模仿,尽快形成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语言,独自掌控课堂。另外,安排新教师进入各系,系内定期一起备课、总结、交流。青年教师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有针对性的获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给青年教师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将前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问题,总结利弊,为提高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方法等综合素质提供帮助。

(三)开展职后培训

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课堂教学实践后,课堂教学语言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初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接下来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优化适合个人发展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完善自身的教学语言体系,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语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只有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提高了,才能让听课成为学生的一种艺术享受,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升。亲爱的教师朋友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我们必须勤学苦练、完善自我,努力营造具有人格魅力的完美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建峰.语言技能教学的十大要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5.

[2]潘高峰,戴传波,刘艳杰,等.工科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65-67.

[3]闫广平.对实施“卓越计划”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3):51-52.

[4]田继英.基于语言学的化学青年教师教学语言技能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5]王海彪.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的关系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12):82-84.

[6]李燕.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J].中国冶金教育,2014(3):1-2.

[7]夏英,王志超,赵建,等.“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作者:金华 于晓洋 曾晓丹 马明硕 任红 罗亚楠 杨艳艳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