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惩戒的语言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惩戒的语言艺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育惩戒的语言艺术

[摘要]教育惩戒是门艺术,也是把双刃剑。运用好了,能对学生知错就改养成好的品质提供巨大的帮助。惩戒伴之说服教育、启发开导、先扬后抑等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惩戒,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惩戒说服教育语言艺术发展

今天,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等正面教育一直得到重用,而惩戒教育作为反面教育则受到冷落。事实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二者是教育的对立统一体,只强调一种教育方式,而忽略另一种教育方式,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反面教育是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惩戒教育更是反面教育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防重蹈覆辙的警醒教育。

1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提到教育惩戒的艺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1]: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我们可以想象,这名接受了批评的学生,一定会痛改前非,不会用暴力解决纷争了,而他身上原来就有的正义感必将得到发扬光大!惩戒是一种教育途径,解决惩戒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助学生纠错、形成良好品质提供巨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活学活用陶行知以“奖”代“惩”的策略,魏书生的让犯错误学生写“错误剖析说明文”、做一件好事来“赎错”等方法[2]。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多重视孩子赏识教育,重视智力开发,崇尚自家孩子“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从温室效应到丛林法则,我们的孩子如何适应社会,如何适应未来。培养孩子按规律办事,勇于担当,适度的惩戒,能够让人警醒,发人深思,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犯错误学生写“说明书”“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措施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内心反省。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直接“体罚”“变相体罚”。因为他的惩戒教育不是发端于一时情绪的粗暴宣泻,而是以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师德和高超智慧,把育人目的写进了学生们的心灵深处[3]。

2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惩戒人也是一种艺术。惩戒人不只是让当事人认罪伏法口服心服,还应该让惩戒的意义升华,让惩戒能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诸葛亮能严肃法纪,把为什么进行惩戒的道理讲得淋漓尽致,让马谡和众官兵心服,同时在惩戒别人时也能深刻剖析自己的错误。最后的挥泪,诸葛亮不仅是为马谡,为自己,更是在为先帝大业忧心忡忡而挥泪如雨。这样没有私心杂念的惩戒,马谡纵死也毫无怨言,诸葛亮的人格魅力顿时光鲜,所以他能从一而终地赢得蜀国上下的心理支持和尊重就自在情理之中了。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律意识比较淡漠,必须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学校中的成功教育到班级中的常规意识也离不开“惩戒”。用爱的语言方式在“惩”,目的为“戒”。一个孩子在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于是他愤恨得写了“老师出门被车zhuang死”满满的一张纸。老师扫了一眼后,平静地在他写拼音的地方写上了汉字,并让他把所有写拼音的地方都写上汉字。孩子写完后,他轻轻地给孩子说:“死很容易,难的是好好地活着,要想好好的活着,上课玩手机是不行的,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没有好好地学习,好好地活着。”孩子听后,愤恨的表情不见了,满脸涨得通红,眼里含着泪花。他悔恨自己的行为,也感受到了老师崇高善良的心。这位老师没有愤怒地批评指责学生,更没有出气性的施暴,而是经过冷处理地采取了恰如其分的教育措施———“把不会写的字写会”,告诫学生“难的是好好地学习,好好地活着”。整个事件的处理,显示了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平易近人的态度,所以既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尊重了学生的人格。

3先扬后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在批评过程中,应正确运用先扬后抑的语言。先扬后抑能促使犯错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乐于接受我们的批评和惩戒[3]。初二(1)班班主任用“难看的眼神”,一直盯着一位“旁观”的学生,这位学生会意出班主任“眼神”的意义,立即投入到班级劳动活动中。“逆耳的忠言”让人心服口服,五体投地。有一位资深美女班主任老师,发现班里的一名女生偷了别人的一支发卡,感到很痛心,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悄悄地告诉她:“放学后到我的办公室一下哈”,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实施了“放学留下来”的惩戒。这位女班主任并没有直接点破这位女生的偷盗行为,而是将自己爱人刚送给自己的卡在自己秀发上的漂亮发卡摘下来,并给她卡在头发上说:“我知道你的秀发卡上这支发卡很漂亮,卡着它,我希望你的人生的每一步都要漂亮地走好。”许多年后,已成为某部门经理的女生每每想起自己的美女班主任,都会感动得眼含泪花。一针见血的批评,鞭策学生进步,学生自我觉悟提升;冷言冷语相对只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对教师采取抵触情绪。即便是激将法,教师的语言和语气也要适度,避免用一锤定音的专断式,多用合作式的辩论是非,哪怕是争论得面红耳赤,说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伤心话,使学生警惕“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教训。历览前贤那些教育成功人士,捧来一颗红心,不带走半根稻草,千教万教,千学万学,都是让学生追求真理,学做真人,即便学生身心受到刺痛,也因师爱至诚、至深而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在惩戒的鞭策下不断进步。爱是师魂,惩戒要适度,切记简单粗暴的伤害教育,应成为一种教育艺术,蕴含着爱的惩戒[4],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老师蔡芸芝“教鞭要落下来”,却“轻轻地敲”,“没有存心要打”“我”的“吓唬人”的爱的教育,这样反而催促学生在惩戒中受教育,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06.

[2]张祚百.陶行知的“四块糖果”[J].教师博览,2001,03.

[3]胡旭峰.德育教学案例:有一种批评是甜的[J].大众科学(教育科学),2010,04.

[4]郑文.应让惩戒教育走出“荒漠”[J].教育,2009,01.

作者:王成花 王成霞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工业学校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