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导游讲解技巧及语言艺术的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导游讲解技巧及语言艺术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导游讲解技巧及语言艺术的探索

一、合理运用语言艺术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人们大都喜欢选择节假日外出旅行,主要是因为旅游不仅能使自己全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尤其是游览一些名胜古迹,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都会提前聘用一位导游。客观地讲解景观是每位导游的工作职责,而不同游客的受教程度、文化底蕴、宗教信仰、年龄层次及性别、职业、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如何使团内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就需要导游在工作实践中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此外,导游还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性,关注每位游客的不同特点,灵活多变地运用讲解技巧,让游客从参与游览活动之初,就明显带着浓厚的兴趣,打破默不作声、毫无沟通交流的尴尬氛围,不断地使游客的旅游兴趣得到激发,且在旅游活动时都能够全身心放松,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获得享受之美,达到审美的意境,激发观赏兴致。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也能让人跳。”说明语句的措辞及文字的组合都是非常重要的。导游语言堪称旅游的第二风景。游客通过精彩的导游语言,可以增强游览兴致;加深观光印象;减轻旅途的疲劳和寂寞;了解在风景名胜区看不到的许多人文知识,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浓郁人情味,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没有导游人员语言的艺术,游客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很多珍贵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重要价值,让游客甚至还会产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之感。

(二)进一步拉近主客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旅游活动在参与游览活动之初,往往会没有安全感,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游客都是初次接触导游,再加上网络对导游负面报道较多,游客也会担心自己被卷入强制消费漩涡,往往带有抵触情绪,与导游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更加缺乏维和感。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运用艺术语言,缩短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例如:一位泰国的同行在接团后,在向游客进行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姓马,认识他的朋友都喜欢称之为“马屁”,在泰语中,马屁的真实意义是小马,当他在听到游客向他介绍了中文含义后,就大声说:“在旅途中,我会尽量拍大家的马屁。”这种特征语言的应用,一下子让游客放下了戒备,增加了亲切感,一路上都能够轻轻松松地游山观景,真正地感受旅途之乐。仅短短几天时间的接触,离境时,所有游客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这主要是因为该导游人员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在掌握了游客心理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拉近了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二、导游讲解服务中语言技巧

(一)语言清晰、准确无误

在向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时,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同时,讲解语言必须正确、清楚,这是保障知识传播和信息完美的根本条件。导游在组织导游词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精确地向游客描绘景观的真实状况,且能够做到就实论虚,入情入理。在查阅往年某市导游员考试专题时,笔者发现一系列的问题,并整理如下:“①杭州市区现在人口为500多万人;②作为导游员的我,都愿望游客获得满意;③当有游客抱怨时,使我想起了老导游老黄,他招待游客时很热心;④杭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⑤雷峰塔曾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塔。”在第一位考生的导游词中,他将杭州市区人口387.01万人刻意夸大为500万人;第二句位考生则是错将名词动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作为导游员的我,希望游客都能获得满意”;第三位考生的导游词中,“热心”一词运用得极为不妥,应该订正为“热情”;第四、第五两句则是当前新任导游员常犯的错误,即用词非常不严谨,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运用“世界上”“全中国”“最高的”“最大的”等太过绝对的词语,这类毫无依据的言论最容易使游客产生反感。因此,导游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务必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尤其在组织讲解语言时,做到斟词酌句,注重语言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让没有知识储备的游客得到收获,让有知识储备的游客重温旧知,体现旅游活动的深层意义。

(二)语言生动活泼、鲜明贴切

在向游客进行景观讲解过程中,导游员除了做到讲解内容准确、讲解语言精练及情感表达健康之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讲解语言是鲜明生动的,切不可死板、老套。可在工作之余,加强知识储备,在工作实践中合理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讲解语言得以美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故事传说、名人轶事、自然风物等绘声绘色地讲解出来,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视觉美,还能感受到意境美。例如,在带游姑苏城外时,可这样向他们讲解如下。(1)“苏州城内到处都是美的,不仅园林美,城外青山更有趣。一座座山头活脱脱像一头猛兽,灵岩山像伏地的大象;太平山像金钱豹;金山像卧龙;虎丘山犹如蹲伏着的猛虎;狮子山的模样活似回头瞭望虎丘的雄狮”。(2)“那是灵岩山;那是天平山;那就是金山;那就是虎丘山;那就是狮子山”。上述两个范例中,例1做到了故弄玄虚,这种讲法能够极大地激发游客的兴趣。此类讲法的运用还可以以语言抑扬顿挫或“吊胃口”“卖关子”等形式来营造气氛,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游客听得入迷;而例2则是平白直叙,毫无言语之美,游客又怎能会产生美的体验呢。

(三)合理运用体态语言,传情达意

有声语言能显示主体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展示主体的个性魅力,但如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气质、风度,光靠从容、流利、幽默、机智的谈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无声语言的密切配合。体态语言,亦称“人体示意语言”“态势语”“身体言语表现”“动作语言”等,体态语言是人际交际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合理运用体态语言,能够取代有声语言,往往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导游讲解中有意识地停顿、沉默,用体态或表情传递信息,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如交谈时,为表达一种沉痛的心情而低着头,面带忧伤沉默无语;或在交谈过程中,神情专注,认真倾听,不发一言;面对无理取闹的旅客时,不与之争辩,始终面带微笑。

三、导游讲解服务中语言艺术

针对不同的景观,游客的感官体验是大不相同的,如在欣赏桂林山水时,通过视觉就能感受到惊、险、奇、静;而在欣赏钱塘大潮时,则需要通过视觉与听觉共同感受自然的壮丽。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李择厚先生曾在自己的研究中将人的美感体验划分为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悦耳悦目3个层次。其中,悦心悦意就是指人们仅凭眼睛或耳朵等感知器官,直观地感受到美的事物;悦志悦神则指在审美过程中,享受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美感体验,这一美感体验是悦心悦意的一种升华,在感受直观美的前提下,感受意境美。

(一)情感沟通

人们在忍受长期工作、学习压力下,都乐意外出旅行,以寻找大自然的感受,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面对此种局面,导游行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导游员便是旅游活动中连接景观与游客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导游员的讲解下,游客不仅能够真正体验到3层美感体验,景区也能够通过此种途径达到宣传的目的,以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景区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

(二)语言声调

导游在对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时,就如同一位教师在向同学传授知识,如果一味地运用一种语调,游客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导游在向游客讲解景观或在与游客对话时,应合理控制自己的声音强弱程度。如果说话声音太高,游客势必会感觉刺耳,但是,如果声音过低,又无法满足老年游客或有听力障碍的游客的一切需求,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听清导游在说些什么。同时还要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解,平淡的语言只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经验丰富的导游就会刻意注意这样的小问题,他们会根据游客的数量及观景周围的环境情况,合理调节自己的声音大小,使游客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例如,在带游客游览西安时,由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氛围浓厚,在讲解时,语言应稳重、表情需庄重。

(三)生动的修饰

在导游讲解需要运用中,一定要有生动的语言修饰,如果在带团观景过程中,一直运用一种语速语进行讲解,游客势必感到乏味无趣;反之,如果导游员能够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讲解语言,并巧用修饰词,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向游客讲解石公山仙境时,可以这样说:“请看,我们现在已身处仙山妙林之间,前方是一片烟波浩渺的太湖,身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湖水映照着青山,青山环绕着绿湖,真的是人在画中游。”运用此类情境交融的语言技巧,游客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心旷神怡、身临其境之感。

(四)姿态语言的展示

在向游客进行景观讲解时,导游的站姿一定要规范、得体,要做到从正面看,导游员的精神是饱满的、身体是笔直的、两眼能够始终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上肢始终挺拔如松,这样的站姿,导游不仅能在讲解过程中面向景观,也能面向全体游客,两方面都能照顾到。如果是佝偻着腰,有气无力地讲解,就会大煞风景。如果有游客提出问题时,导游一定要面向游客,耐心解释,使游客得到满意的答复。

四、结语

导游是因旅游行业崛起而逐渐走向公众视野的新兴职业,工作对象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的旅行目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审美情趣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情形下,导游员在向他们提供景观讲解服务时,一定要结合不同游客的真实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导游语言艺术技巧,让游客朋友真正体验到旅游之美、旅游之乐。

作者:史剑锋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