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语言高效课堂的提问艺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提问的课堂不叫课堂,特别是幼儿园,如果让一个幼儿在几十分钟内不说一句话,真不敢想象那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所以,一节课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课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预设的问题和根据课堂进展需要灵活产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散其思维,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教育目标。
一名幼儿语言教师,能否上好每一节课,提问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语言课的提问,更彰显着组织者的教学水平,也是衡量一位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标准。在幼儿的语言组织活动中,每位教师必须审时度势,恰当使用一些较新颖的提问方法,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提问要量力而行,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总处于一种愉快、兴奋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更为快捷。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提问更是一门艺术,因为3-6岁幼儿的主观思维都处于直观性、趣味性阶段,教师对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师抛出去的问题一定要让幼儿在第一时间有所反应,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在幼儿的心中激起共鸣,才能及时得到幼儿的回应。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超过了幼儿的认知范畴,幼儿就会无所适从,无从答起,只能无动于衷地待在那里,教师越急幼儿就会越木讷。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就会难以实现,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不到相应的激发,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压抑,幼儿就会对这个教师组织的活动失去兴趣。
二、提问避免直来直去和一问一答式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兴趣”是每一节课的灵魂,特别是语言活动。如果一个教师在设计语言课的时候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设计出有趣的问题让幼儿参与,有可能语言课就成了教师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幼儿昏昏欲睡了。所以,语言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所提的问题要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对3-6岁的幼儿最忌小学化的一问一答式,这样的提问方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对活动目标的完成大打折扣。但如果采取“趣问”“活问”的形式,就会发散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积极动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提问要童趣化,评价要有效化
要上好一节语言课,教师必须提前熟悉教材、内化活动内容,并要预设几个稍难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幼儿感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也要设计几个大家都能回答上的问题,让大部分幼儿也感到自己是很能干的,这样就会活跃课堂的气氛。所以,在预设问题时必须“审时度势”,做到不但心中有课,心中更要有幼儿。例如:小班绘本《从窗外送来的礼物》,讲的是平安夜到了,圣诞老人准备了一大堆礼物准备送给可爱的小动物,可是圣诞老人有些粗心,不等看清楚房子里住的到底是谁,就随意把礼物塞进了窗子。这时候,教师的提问就非常重要,例如圣诞老人当看到房子里一排白森森的“鳄鱼牙齿”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来这个屋子里到底住的是谁吗?圣诞老爷爷给它送的礼物会有用吗?这样的提问既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让幼儿对房子里到底住的是谁产生极大的兴趣。此时,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像栅栏、有的说像蘑菇、有的也说像鳄鱼的牙齿……教师微笑着听幼儿们说的一大堆答案,最后神秘地揭晓答案:原来是一群小兔子在排排睡大觉。
四、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
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活动和幼儿说话时要尽可能坐在离幼儿很近的地方,更多时候还要蹲下来和幼儿说话,而不是高高在上,让幼儿扬起脖颈看教师,要让幼儿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在和3-6岁幼儿交流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更要学会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由于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一句话总是喜欢掐头去尾地叙述,这就形成了语言的不连贯性。这时教师就要纠正补充,不但要让幼儿把问题回答正确,还要让幼儿把话说完整。例如:小班幼儿在点数5个苹果的过程中,教师问:你数了几个?
幼儿总是会很简洁地回答:5个。这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让幼儿把话说完整,5个苹果、6只兔子、7颗水果糖,等等。当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教师在活动中要顾全大局,多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幼儿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情说。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十大关系[J].语文建设,2004(9).
[2]狄永兴.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四点涵泳[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2).
作者:李翠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友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