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草木染工艺语言与时尚契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草木染工艺语言与时尚契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草木染工艺语言与时尚契机

【摘要】分析草木染的工艺语言,对其柔性的色光、独特的肌理、工艺的印痕和织物的个性展开论述,并由此分析草木染的时尚品牌及其品牌个性,看到当下人们追求本真生活的诉求,为服装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关键词】草木染;工艺语言;时尚契机

传统手工的复兴代表着一种有态度的生活方式,更多满足着现代人的精神诉求,表达着人们渴望与自然融合的愿望,并期许着在历史的存续中重新发现生活的可能性。在时尚圈,草木染技艺重新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关注,很多工坊也重新用古法建缸,希望在四季的流转中,依靠时间的力量,发酵出无法复制的天然染料,染出有个性的面料,用天然的触感和柔和的色光,触动现代人的心灵。草木染重回时尚有着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消费时代中传统手工的复兴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回归:手工的品质、自然的温情、差异的审美才是人们重拾草木染的深层原因。

1草木染工艺重回时尚的契机

1.1手工品质的回归

手工艺品拥有着创作者连贯的精力投入和生命呈现,这种由人类主导的造物,带着强烈的生命痕迹,不管是朴素的民用器具还是巧夺天工的皇家御用之物,都带着工匠的生命气息,这是前工业时代造物的常态。那时的人类生活中饱含着自然的节律。然而,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消失。草木染的概念其实连接着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的根脉,和扎缬、蜡缬、夹缬、灰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技艺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受到当地的植物、面料、审美和习俗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染方法和技艺门类。面对一块纯白的面料,当人们希望在上面创造出纹样时,基本手段就是两大类:加法或者减法。画缋、刺绣、贴布等属于加法,是用其他材料为白布加上纹样;扎缬、蜡缬、夹缬、灰缬就属于减法,通过“防染”手段,遮挡住部分白底,使其在染色过程中不能上色,形成纹样。相对来说,扎染和蜡染的工具和方法是更加纯粹的手工思维,要依靠手工一个结扣一个结扣的捆扎,一根蜡线一根蜡线的绘制。每个工匠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完成一个动作,形成一个痕迹。而夹缬和灰缬的加工方式是手工的,但思维方式是批产的,通过印版来实现纹样的快速复制,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不同的工具和流程,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纹样风格和审美趣味。

1.2自然温情的回味

在很长的一个阶段,人们采用的面料和染料全部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从一只蚕茧、一簇苎麻、一朵棉花和一缕羊毛开始,人们缫丝、纺纱和织布,创造着遮体避寒的基本生存资料。进而,先民开始琢磨着在棉、麻、丝、毛上加入些颜色和花纹,让自己更加的美丽。于是,他们凭借着长期的生活经验,在大自然中寻找可用的植物和矿物作为染料,按照自然的审美法则染出柔和的色彩和生动的纹样。这种造物过程中,充满着人类对自然的发现和选择,蕴含着自然的温情。

1.3差异审美的体现

工匠之手加工出的草木染面料,每一块都是不同的,是有“温度”的产品。这种差异性的审美中弥漫着自然的气息,在过度工业化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满足了人性深层亲近自然的需求。差异的产生来自于3个方面。首先,是工匠之手。工匠在染布过程中,是带着个人经验介入的,个人气质和状态会参与其中,带来布料间风格的差异;其次,是工具技艺。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延长线,面对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加工思路会形成不同的工具,而不同工具的配合会形成不同的技艺种类,带来布料间形态的差异;再次,是自然之力。不同地域的染材,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中的发酵技术,会形成不同的工艺环境,带来布料中丰富的地域特征。这些无法复制的差异使草木染产品存在生命力。

2草木染工艺中蕴含的时尚语言

2.1发散着自然染材的柔性色光

草木染的染材取自天然的植物与矿物,这些染料的色光极其丰富,和工业染料的最大区别是纯度。从色彩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眼能够识别的可见光只是电磁波的一段波长范围,大约在380~780mum之间,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渐次分布。所谓纯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工业化染料的纯度高,波段窄;天然染料纯度低,波段宽。比如一块用石榴皮染出的黄色中,既有红色素,又有绿色素,丰富的色彩带来柔和的色光,使布料更加沉静和温润。

2.2源自于丝毛棉麻的独特肌理

丝毛棉麻织物是草木染布料常用的坯布,每一种材料都有独特的手感,这种触感肌理所带来的还有视觉的差异。丝绸面料的华丽柔软,毛织面料的蓬松温暖,棉织面料的质朴厚实,麻织面料的素净透气。这些面料对应着原产地的气候特征和原料属性,我国江南地区的缫丝植棉,西北地区的游牧养殖,形成了特有的加工技艺,赋予了地域面料更加丰富的肌理和独特性。

2.3充满着手工操作的工艺印痕

匠人在草木染的过程中更像一个组织者而非控制者,他们更多的是挑选材料、制作工具、设计流程、动手参与,一块白坯布从缝制、绑扎、染色、固色、漂洗、拆线、熨烫等几十道工序下来,其中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工匠依靠经验择时开工,顺应着自然的节奏采取相应的行动,留下充满生机的布料,从捆扎、缝纫、刻绘,漂洗,一道道工序,一遍遍上色,在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下发色和显花,最后布料上的色彩和纹样是各种工艺留下的手工印痕,有着丰富的情感注入所带来的视觉强度。

2.4具备对抗标准化的织物个性

在时尚品牌的竞争中,批量生产的加工方式成为基本面,即便如此,当其寻找品牌定位,确立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依然是面向文化中的稀缺资源去汲取灵感。因为人性对价值感的判断中,对于能够大量复制的东西是缺乏敬畏的,而物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品味和区隔性才是时尚圈渴求的身份标签。标准化的成衣市场仅仅能满足需求,如果是追求身份、期许独特、表达主张,就需要有传统的工艺和有个性的符号。草木染面料正好符合了上述需求,成为再次回到时尚圈的传统技艺。

3国内草木染工艺语言的时尚品牌解析

3.1北京———楚和听香

北京服装学院的楚艳教授创立的时装品牌“楚和听香”,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13年会主题———如蓝,秀场上流动着草木染工艺中靛蓝的色调,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模特们用缓慢的节奏,表达着东方的意境。设计师的3个系列:一是从中国传统生活中汲取灵感,元素质朴;二是灵感来自于欧洲20世纪初,当时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都受到东方的影响,设计师用服装廓形来表达欧洲当时对东方文化的演绎;三是采用传统织物“宋锦”,用解构的方法将缠枝莲花进行纹样转化,蓝染后,在服装上一枝独秀的呈现。整个会用草木染工艺为线索,诉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并通过时尚的话语,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对慢生活的关注,对自然审美的敬畏,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回眸。

3.2北京———姹寂之美

北京服装学院尤珈教授的设计师品牌“姹寂之美”是采用纯天然的植物染色的品牌,寄托着对繁花世界的深情,其中“姹”令人联想到姹紫嫣红的草木世界,饱含着美丽和绽放的生命意象,正如花木着色后的工艺神韵。“寂”却是姹的反面,是草木枯萎后的萧瑟景象,是繁华至极后的回归与平淡,也是自然世界真实存在的另一个面向。“寂”是万物休养生息的状态,如秋天落叶的凋零,如冬日雪夜的寂寥,残缺中让渡出空间,留出草木再次复苏的余地。允许生命在安宁中素朴,在寂寥处从容,按照四季的节律生活。因此“姹寂之美”的品牌理念凸显出一种对生活风格的追求。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18春夏系列北京服装学院教师作品会上,尤珈教授推出了纯天然植物染色时装系列的3个亮点:染色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工艺运用中国传统印染技艺———扎染,用手工技艺重构面料纹样,尝试用传统工艺创造现代审美;剪裁上对中式结构与意大利立体剪裁进行融合,优雅高贵,厚重华美。

3.3广州———生活在左

“生活在左”(ALifeOnTheLeft)是广州市汇美服装有限公司茵曼集团在2014年创立的高端品牌,其定位是个性设计师品牌,核心理念为“不可复制的手工”,推崇在万物本真的前提下,感受天然并具有生命力的舒适生活;“不可复制的手工”,强调感受手工与真实创造不可复制的真诚与喜悦。在中国国际时装周首发的2018春夏新品“艸染”系列举办在北京751D•PARK第一车间的厂房建筑内,蓝染时装诉说着传统的记忆,在古与今充满张力的冲突中,用柔美的蓝色表达对不可复制的传统生活之向往,设计初衷是希望寻找中国传统色彩中以蓝草为源头的青色系的原貌,通过设计色彩之美重新带入现代生活,让消费者在离心最近的地方再次遇见真实的生命。

3.4深圳———草木蓝兮

“草木蓝兮”是深圳大学罗莹教授带领研究生们主创的一个草木染品牌,其将草木染研究和服装设计相结合,依托于深圳成熟的服装产业链,用古法染色来探索现代时装面料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将这种探索成果进行产业转化。草木蓝兮品牌重点致力于草木染的艺术创作和策展交流,从2017年至今,依托于深圳文博会平台,草木蓝兮团队每年都要在深圳大学里进行展览、交流和经验分享,开辟出一条融合高校设计力量和社会匠人经验的平台,并整合国内外最优秀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分享作品和技艺,促进了国内外草木染技艺的交流,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4结语

从国内几家采用草木染工艺的时尚品牌来看,它们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共性: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和连接传统,时尚品牌迎合这种消费者需求,以草木染的自然染材、独特肌理、工艺印痕为诉求点,借助草木染工艺为品牌注入个性,传达出有态度的生活方式,以更加柔和的色彩和质朴的面料,为人们带来一种本真生活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周姝敏.传统草木印染系列研究———蓝染[J].轻工科技,2018(10):110-111.

[2]王越平.回归自然———植物染料染色设计与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3]曾启雄.绝色[M].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19.

作者:朱日能 单位:墨一品牌策划(广东)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