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言规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言规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言规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格局的一体化,加剧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若想要将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向国际,则离不开语言。所以,我国高校大学外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而做好语言规划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分析工作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该文首先介绍大学语言教育规划内容,其次阐述大学外语教学价值意义的重新定位,最后提出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规划思路,希望可以促使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进而推动高校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语言规划;大学外语;改革

1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趋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发展。而在语言规划背景下,大学外语改革脚步在不断加快,使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规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无疑对大学外语教学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为能够正确f衡量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成败,需要站在语言规划角度来看,进而可以为大学外语教学规划提出新思路,推动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

2大学语言教育规划内容

当前,随着人们对语言教育规划重视度的提升,促使语言教育规划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位一体的全面化规划格局。以高等教育语言规划为例,在传统高校语言规划中往往只是重点关注宏观层次的语言规划制定,并未对高校语言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使高校语言规划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高等教育语言教育流于表面。此外,也存在对于高校存在的语言教育问题置之不理的情况,进而使高校语言课程与教学缺少联系和规划,致使语言教育在高校中出现边缘化的局面[1]。根据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趋势来看,高校语言教育规划实际上就是创设和保护语言实践共同体的过程。因此,高校语言教育规划应要包含以下几部分:1)规范规划的性能,明确规划目标。2)建立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学习环境。3)重点培养学生的元语言能力、元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而满足多种语言翻译和对比语言学习要求。4)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5)在语言教育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大高校师生知识吸收和接纳能力,合理设置[2]。6)最大化发挥语言在高校内外载体上的知识共享和传递作用。上述语言教育规划内容最终的目的是,使各大高校能够更好地面对语言现实社会,为语言多元化和高校发展提供依据,进而保障语言教育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大学外语教学价值意义的重新定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外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语言教育规划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外语教育投资力度和受众人群大,享有“世界外语教育史之最”的称号。在新时展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使命,同时也是体现人力资源规划、发展中国家人才国际化素质提升的关键。所以,为满足新时展需要重新定位大学外语教育价值意义。

3.1实用工具价值意义

大学外语教育的实用工具价值是保障大学外语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实际上,大学外语教学价值意义的重新定位则是为更好顺应和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专业化的转变,从普通化向国际化的发展,进而促使大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所以,大学外语教学需要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提升大学生日常外语应用能力,而且也需要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升学需求等,规划和建立系统且科学的外语课程,促使大学生外语学习体验的提升[3]。此外,由于我国高校种类多,所以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校特色开展大学外语教学,避免单一重复的语言技能训练的出现。

3.2文化调适价值意义

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素养方面大学外语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大学外语的学习,是学生跨文化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在全球化语境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大学外语教学规划的文化调适性能。外语教学并不是单一的外国文化的传播,而是需要双向传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外语教学更加注重西方文化的传递和介绍,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等,进而使得中国本土文化严重失语[4]。因此,怎么通过外语教学传播和发扬中国文化,提高高校外语思政教育水平,是如今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外语教学的文化调适,也需要满足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进而促使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大学外语教学也需要关注语种和文化多样化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需要以英语教学为主,辅助开设小语种和文化课,渗透区域国别知识,进而使学生可以详细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促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国际素养。

4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规划思路

4.1大学外语教学规划的功能和目标

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外语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各大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研究科技、服务社会、传播文化和国际合作的重任,所以大学外语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专业建设满足实际需求,建设针对性、个性化的外语教学规划功能和目标。譬如,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大学外语教学的任务是推动一流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向着一流学科服务靠拢,提高学校外语能力整体水平,促使人才全球科技文化素养提升,为保障上述任务的有效落实,则需要对外语教学设置规划目标。再例如,对于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外语教学规划而言,应要满足对接行业发展和科技发展需求,重点培养人才科技外语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进而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5]。对于地方应用性高校而言,其目的是服务地方和社会的发展,所以这类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应该以提升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为规划目标。

4.2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也是最大化发挥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价值体现。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譬如,针对性的课程教材、完善的教学评价等。但受到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师资水平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外语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实际的外语教育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大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分析当前社会对高校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找出影响学生外语能力提升的原因[6]。除此之外,为保障“一带一路”的建设,大学外语教学需要开设更多的外语语种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第二或者第三外语课程,打破外语教学单一的僵局,促使高校语言多元化发展。

4.3提升国际文化素养

在高校文化传承中,国际文化素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高校教育肩负的文化责任与对外交流重任,逐渐使教育与文化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必备条件。在跨国交往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在原有注重欧美跨文化教学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区域国别研究力量,打造“超文化”教学方式,将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作为教学重点,与世界不同文化相结合,融入于外语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分析对比能力,为国际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夯实的基础[7]。

4.4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在不断地发展,而大学外语教学在改革过程中,也需要加大与技术的融合与创新,积极寻找科技与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虽然我国的AI技术仍旧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只能够对外语教学提供帮助,并不能够代替传统外语教学课堂。但从当前的语言技术发展势头来看,对填补传统外语教学不足的学习科学有着较大的作用,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学习科学是时展的必由之路,所以需要大学外语教学加大该领域研究力度。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教育的发展势必将会经历一场创新和改革,这也就意味着外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讲解,创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外语课堂需要进行一场变革,今后的外语课程将会是学生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积极指导,课堂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对话性,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对大学外语教学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8]。

4.5实现知识与科学的双向互动

科学与知识的双向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科学实验,都离不开知识和国际交流,同时高校承担着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重任,所以这些因素促使大学外语教学必须要与科学研究、国际交流需求相适应。高校双一流的建设和本土知识走向国际,均离不开外语科目,进而大学外语教学任务十分巨大。大学外语教学不仅需要与学校各专业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外语教学课程,进而使专业与外语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获得传播本土科技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而且大学外语教学还可以促使各专业建立完善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实践课程,为我国科技和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虽然我国高校正在积极开展上述两项工作,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归根到底为高校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同时高校也缺少这一类的教师,进而在实际的大学外语教学规划中要高度重视这两方面,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语言规划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日趋完善,已经逐渐成为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外语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良好国际素养、提高国际学术话语能力的重要保障。在现如今的国家和高校不断发展过程中,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和规划,不应只是站在单一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需要根据现时代要求重新定位规划,根据高校语言教育规划内容,完善创新课程制度,以语言文化、科学技术、语言规划等方面为切入口,对大学外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体现鲜明的新时代特色,进而为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高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前提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琛琛.“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20(1):111-112.

[2]沈骑.语言规划视域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2018,39(6):49-53.

[3]刘春艳.大学外语教学评估方法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55-157.

[4]王青华,娄彦春.外语教学改革中外语教学方法对外语磨蚀的影响[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4):91-92.

[5]张美,张晓薇.试析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学生自主性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8,5(7):226-227.

[6]姚剑鹏.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综述[C]//上海:第四届中国二语习得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2017:82-88.

[7]张志成.浅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6):154-155.

[8]李跃壁.基于国际化办学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32):105-106.

作者:古丽米拉·阿不来提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