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语言艺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语言艺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语言艺术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呈现多元化与自主性,注重个性彰显和独立意识,偏好丰富多元的教育形态和教育过程。基于此,思政教育必须深入推进教育体制变革,既要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又要强调语言艺术应用,创新语言表达范式,积累语言素材资源,在说理教育的同时,感染学生情感、心理,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由陈娟、林颖、陈应娣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海洋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一书,立足思政教育现代化转型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从理想信念、生命观、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为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语言艺术提供了参考。全书共九章。第一章面向教育现代化转型趋势,深入分析了其发展机遇和潜在挑战,为思政教育变革提供了方向指引。第二章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多元文化背景,深入探讨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全新方式,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启发。第三章从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出发,全面分析了两者的本质特征与思想内容,并提出了有效的教育措施。第四章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其价值意蕴和思政教育路径。第五章聚焦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分析了目前的教育困境,并探讨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有效路径。第六章重点阐述了思政教学队伍的优化方式。第七章至第九章论述了思政教育与党团工作、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技能,思政教育语言艺术主要指通过灵活运用语言素材、语言表达技巧阐明某种深刻的教育道理,激发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强化思政教育成效。将语言艺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可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强化其知识认知深度和思想情感协调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知识素养,推动现代师生关系的构建。研读该书,从实践层面看,思政教育语言艺术有效应用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挖掘语言艺术资源,创新运用语言素材

优美的语言艺术离不开语言素材的充足储备和丰厚积累。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深入挖掘现代化语言资源,加强语言素材积累,保证语言艺术应用的先进性与时代性。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系统搜集正面积极的新型网络用语、表情符号等,并按照不同类别、用途、语境等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完善的语言素材资源库,加强思政教育语言艺术的生活气息和新颖性,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通过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语言习惯,挖掘有效的语言艺术表达范式,将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情包”“颜文字”等表达方式应用于思政教育,提升交流顺畅度,营造和谐融洽的语言教育环境。

第二,因材施教,采取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思政教育是双向沟通互动的过程,需借助良好的语言艺术搭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切实提升教育实效。因此,思政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灵活选择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提高沟通效率,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比如,借鉴官方主流语言艺术表达方式,将理性分析和情感吸引相结合,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表述和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强化思政教育语言厚度和文化底蕴,并注重生活化语言的应用,使理论内容真正渗入学生内心深处。还可参考主流媒体的语言艺术应用方式,结合音频、图文等多元素传递正能量教育内容,打造独特的思政语言表达特色,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将网络流行用语应用其中,如“这个国庆,秀出你的爱国Style”,提升思政教育语言创新性。

第三,注意分寸,把握语言艺术表达关键

思政教育语言艺术不仅要注重形式创新,还要结合特定语境和教育对象特点,准确把握语言应用分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结合具体教育问题,深入剖析学生的思想难点和认知困境,通过理性分析和情感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客观认识,并通过案例引用、事例对比等阐明道理,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真正为他们答疑解惑;还应合理把握语言分寸,不要一次性讲授太多的知识内容或者思想理论,而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进行渗透,层层递进地建立知识体系。另外,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能过于冷淡,也不能过于热情,更不能过于苛刻,使学生不敢表达、害怕表达真实感受,而是要努力寻求适中的语言沟通方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语言艺术应用效果。

作者:刘媛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