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炼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凭借.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语言尤其要精炼.所以教师要认真推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概念性错误.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尽量以最少的话准确地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当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教师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一个好教师应该是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例如,在讲“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服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应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语言要生动通俗
为了把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语言的表达技能、技巧.这种把深奥变通俗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能.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内容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给予表达.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充满了活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也能促使其对知识点进行理解.
三、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
1.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运用比喻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难点.
2.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生动、活跃,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和记忆.
3.幽默.幽默是语言的调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幽默一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语言修辞技巧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否则就有可能起反作用.如比喻和引用用得太多,不仅会给学生以卖弄的感觉,而且有可能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幽默用得太多,那么上课给人的感觉就会像演滑稽小品一样纯粹是在逗乐.
四、提高语言的情感性
富有情趣、亲切是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标志.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教学语言,教师语言不亲切,感情太冰冷的话,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见,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智力源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又能支配学生的智力.对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来说,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语言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应同等对待学生,用情感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既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不能损伤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对学生时时进行鼓励和激励,让他们对事物有正确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如果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给予肯定,让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善于运用无声的语言
无声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使用时要恰到好处.教师要时刻给学生温和的眼光,要调控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蔼可亲的目光要给每一个学生,让优等生感觉到,也要让后进生感觉到,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用严厉的目光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用大声批评,不影响其他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样无声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袁静霞 单位: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二)
一、符号语言
狭义地说,数学符号语言专指数学、字母及数学的专用符号;广义地说,还包括文字。由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奇特性,因此在运用数学符号时,要求叙述精当,使用精确,书写规范。但由于教师的失误,或学生的厌学,可能产生如下的现象:错误地认为数学符号枯燥无味,进而发展成心理障碍,以至于“谈数色变”。因此教师必须深刻揭示每个符号的准确内涵和整个解析式的含义,使符号能变活起来,其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能充分表现出它在数学结构中珍珠般的光彩。
二、方位语言
实指方位和方位的复合及方位的符号比例。
三、图像语言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表现了哲学的理性美和逻辑美,然其图像却表现了形象美、艺术美,教学中的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是相辅并存、相得益彰的。事实上,事物原来是数形结合的,所以适时运用图像展现函数性质,让图像聚集重要条件,就能充分发挥图像语言在教学中的功能———学生从形象美中直观地、愉悦地、顺利地体验数学的抽象美,从而掌握其数学内容。
四、图形语言
图形包括平面几何和空间立体图,也包括上述的图像及分析示意图。作图应准确———符合数学原理,作图应美观———符合透视原理,色彩原理。注意表现图形的对称美,黄金分割和谐美,空间结构美和曲线平滑美。数学作图以忠实规范呈现数理,绝不同于美术徒手画图以灵巧表达心神。但数学作图也要讲究美感。故数学教师作图示范使用圆规、直尺,一定要规范化。一般图形,长与宽、底与高、长轴与短轴、对称轴矩与开口矩均以黄金比为佳,而曲线除圆外都是徒手作图,特别注意三角函数图像与二次曲线拐点处的吻接,各处变化着的斜率、离心率,渐进线趋态等的表现,这要求教师应练就一套熟练的作图功夫。
五、板书语言
板书贯穿整堂课,是真正的图文并茂。板书布局设计要合理,不仅旨在节约时空,更立意发挥布局比例的和谐美,以突出重点。行文精练美。数学行文要求锤炼精确,规范科学,书写要求工整,标点要求准确。字体流畅美。数学老师应练就一手好字,最好能再练左手以备应急。
六、叙述语言
科学连续性。教师作为教学的化身,他的叙述语言就如教学内容自身发展的自白一样,科学地有节奏地连续地填补这跳跃的间断。启迪性。启发性语言,丝丝入扣,娓娓动听,以激发学生思维。纯洁性。讲究语言卫生,不讲废话,充分展现数学的精、严、美。音乐性。讲演语调抑扬顿挫、节奏感、音乐性促人愉悦,入静善思。
作者:陈小龙 单位:江西省樟树市蛟湖初中
(三)
一、态度亲切和善,感情丰富真挚
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亲切和善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情,从而产生正能量,唤起求知的欲望。对待学困生,更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斗志。如果对学生的错误一味地批评、责罚,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由讨厌数学教师到讨厌数学学科。
二、教学语言要活泼生动、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不能一味地用书面用语,又不能都是口头用语,要通俗明了,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教学素养给学生学习数学点起前行的灯,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数学浩瀚的海洋里翱翔。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生活化
幽默不是恶搞,不是哗众取宠,它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它引人思索,加深记忆,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是多方面的。
1.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和机械的“填鸭式”学习,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2.能调和师生间的关系
在我上课时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教师冷若冰霜,学生就呆若木鸡。如果教师面带笑容,学生就思绪敏捷。
3.能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疲惫、溜号。如果教师能在数学课堂中适时来点幽默,就犹如给学生一剂“兴奋剂”。
四、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出现歧义。如,讲述等差数列的概念时,必须强调“从第二项起”“同一个常数”等,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白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五、无声语言———手势和表情我们可以用眼睛表达高兴、气愤、赞许、反对,用严肃的目光去审视不注意听课的学生,比大声训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吸引学生的眼光,增添色彩和活力。
作者:胡卉雯 单位: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