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语境在各个领域渗透,而主持人是现代文化语境下最具代表的职业,在当今摄像统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图像包围,视觉受到图像引导。电视作为一种典型的视听结合产物,其对人们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图像符号魅力上,更体现在声音符号感染力上。新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风格也在变化,本文基于当今语境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今语境;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在各种大众传播环境下与人际传播中的口语传播体现着主持人的职业素养与人格修养,也是艺术真正走进生活的一种表现与特征。艺术之所以能够从一种高高在上的形态走进人们生活,并不单指大众传播完全听从人际传播,而是对人际传播贴近化特点进行吸取,进而对人际传播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使艺术语言变得口语化与常态化,体现出艺术与生活的交融。本文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进行对照,以发掘其中的规律与特征。

1播音语言口语化

播音语言是一种常见的媒介语言,不仅直接面向大众,更多的是要具备审美属性。在当今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人需要将播音创作的地位提高,真正将“受众心理”的作用体现出来,在播音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受众间的交流,以使受众主动接受,不仅需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同时需要注重场合,不同场合说话的语气、语态均是不同的,这正是体现出语言魅力的时候。播音员在播音过程中越多地采用生动化、口语化的语言,越能够使大众接受及认可[1]。播音语言的口语化并非是指一字不差或者流利地将一段话用平时交流的语态与语速表达出来,并非将字正腔圆全盘否决。口语化也应该注重发音与吐字,精准的表达每一个字是非常重要的,更是不可抛弃的基本功。口语化的重点在于如何对语态特征进行掌握与调整,呆板、空洞地照着稿子播报一段新闻与运用表情、适当的手势,抑扬顿挫、富有情感地播报一段新闻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后者更加迎合观众的内心情感,与观众的生活更加贴近。播音员与主持人虽然都是学习播音知识,但是两者依然存在区别,播音员对文本有着较大依赖性,注重高质量、高效率、无误地完成播音工作;主持人则体现一种对节目的掌控性与参与性,真正将自己融入到节目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媒介,但是播音员则显得更加专业化,是其他职业人员不可代替的[2]。播音语言的口语化将当今文化语境对“美”的解读充分诠释出来,美逐渐成为了一种泛化内容,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播音语言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且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将当代美学世俗化属性作为参照。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依然是播音语言口语化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主持人的口腔状态、气息运动还是播音员的口腔状态、气息运动均需要他们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需要掌握内部与外部的发音技巧,包括重复、语气、节奏与停顿这些内部技巧,同时还包括对象情感、情景再现等外部技巧。播音语言总是带着一些创作成分,注重对语言情感节奏的掌握,同时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与准确度、感染力等,这些均需要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训练实现。比如:《朝闻天下》的主持人,开头的自述有自我创作的成分,同时融合了情感表达与各种语言表达技巧,观众可以体会到播音主持口语化的新高度[3]。

2主持语言的时尚化

近年来,主持语言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趋势,不仅有字正腔圆的官方腔,还出现了港台腔、欧美腔等[4]。很多主持人将这些腔调作为一种时尚,但是很多专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主持人不专业。主持人的语言能够被大众接受,是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化语言,具有兼容性与交流性,但是其发展却受到很多限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种外来语流入,地方语、汉语、港澳台语、网络语等相互交织。即使很多主持人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规范,但是依然可以从中听到这些语言,比如:著名主持人李咏在主持春晚时,语言内容以朗诵方式呈现,采用口语化方式表达,里面融入了一些国际化语言成分,显示个性化表达风格。大众表示这种方式减少了传统报幕的呆板、刻意、约束,集中体现出一种人际日常交流的语言风格,增加了感染力,同时又有流行要素,让人耳目一新。再比如:2008年的抗震救灾晚会,湖南卫视何炅的语言表达让人赞许,虽然也是一段朗诵式的语言,但是完全有自己的风格,语言中融入了让人感动的元素,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主持整场晚会,使语言更加契合晚会的基调,带给观众的是平民化与人性化,正是如此,很多主持人受到启发,普遍应用这种方式主持,获得了大众认可。

3配音语言的多元化

如今,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很多影视剧需要配音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视听效果。因此,在各种电视节目中,配音逐渐凸显出一种艺术魅力与语言的可塑性。比如:20世纪90年代由陈译、虹云创造的《话说长江》,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至今依然受到喜爱,这些声音似乎成为了节目的标志,让人印象深刻。但是随着时展,配音语言开始朝多元化趋势发展,分工变得细化,很多有独特音质的播音员转为幕后,成为一名配音员.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大众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的审美不再停留在过去,而是随着时展有了新的标准。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初期以记者配音的方式播出,后来播音员取代了记者配音,很多人对这种转变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替换表示电视审美开始倒退,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节目发展与创新的表现,是一种美学风格,也是语言本体回归的过程。本文认为,作为一档以新闻为切入点的专题节目,引入记者配音可以使事实还原更加透彻、真实,显示出电视纪实化的审美动向,可以增强节目的真实感。透过《焦点访谈》节目可以将新闻真相发掘出来,对社会中不好的现象深度披露,强调真实还原,记者配音虽然没有播音员标准,但是却是最真实的、是任何人无法模仿的。很多节目不主张模仿与套用,当下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电视台开始争相模仿,很多消息类新闻节目悄悄开始采用记者配音。记录节目中也体现出配音语言的多元化,比如:《话说长江》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真正与大众心理契合,因为节目产生于改革开放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节目配音者的语言气势也与时代契合。比如:《再说长江》的配音者李易一改过去配音者的波澜壮阔之势,显得深沉内敛与虚怀若谷,增加了生活中的气息[4-5]。此外,广告配音也体现出一种多元化倾向,鉴于广告的特殊属性,即宣传性、诱导性,在配音上有着不同的处理重点。但是总体上,广告的配音总体给人一种感染力强、形象生动的感受。但是观众对广告配音的喜好也并非一成不变,很多观众喜欢活泼、清秀的语态,还有年轻人喜欢动画语态。这些均是当今语境下审美指向。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与表现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集中体现在播音语言口语化、主持语言的时尚化、配音语言的多元化几个方面。播音主持一方面需要注重基本的语言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环境下善于灵活变换语言表达方式,弥补过去播音语言的不足,体现出当今语境下播音语言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战迪.试析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J].中国电视,2011(11):40-43.

[2]关秀玥.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6(23):177.

[3]张洋.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6):151-152,162.

[4]翟丽丽.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分析与阐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153.

[5]丁嵩山.试析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J].北极光,2016(8):57.

作者:刘莉 单位:三门峡广播电视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