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数学语言艺术的探索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以生为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巧妙应用,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应该着重关注的.高中数学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感情的交流.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引导语要充满启发性、趣味性
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样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接触数学新知识.此时,教师开课的引导语就具有重要意义.充满启发性与趣味性的话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充满兴趣是深入走进知识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学生才有可能去接触新知识,去学习、体会新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新课.一方面,小故事比较符合学生对事物好奇心重的心理;另一方面,能生动形象地将新的知识点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讲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高斯7岁时被送进小学,不久就在数学上显露出极高的天赋:10岁那年,老师布置了一道复杂的数学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此进行计算,调动学生与数学家的竞争心.在学生计算后,教师接着讲解高斯的算法: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的和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050.接着告诉学生,这种算法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
二、讲授语要充满逻辑性、具象性
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应该注意将教学语言化作具象性的表述,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具体化的讲解中学习知识.数学的逻辑性相当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具有逻辑性,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带着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讲解,以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需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给出这样一道题: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5)和B(-4,-9)两点,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师对于该题的分析如下:我们首先应该定位的是考查什么问题.题干是一次函数,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呢?———一条直线,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解析式为y=kx+b(k≠0).又因为其图象过A,B两点,所以A,B两点的坐标适合方程,由此解出k和b.具体解题过程: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当x=3时,y=5;当x=-4时,y=-9.可得3k+b=5;-4k+b=-9.联立以上两个等式可求得k=2.把k=2代入上式,得b=-1.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三、提问语要把握适时性、技巧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能作为教师与学生感情沟通的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环节,把握问题的适时性,并注意提问的技巧性.提问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的提问,会给学生上课带来巨大的负担,时刻紧张着是否会被提问.当然,提问也不能太少.因为没有提问的环节,会使学生的上课状态过于松弛,很难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提问.比如,在导入过程中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密度应该是怎样的都提前预设好,并适当依据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讲“圆柱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导学生解剖圆柱,清晰看到圆柱由两个圆形以及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构成.继续提出问题:谁能帮我求一下圆柱的表面积?学生积极回答这一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将教学语言的应用发挥到最大程度,运用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丁志海 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