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探贾平凹秦腔中的语言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探贾平凹秦腔中的语言艺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大师,他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魅力,作者用通俗、幽默且富含哲理性的语言将自己所见所想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表达。长篇小说《秦腔》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作者主要以秦腔戏曲为线索,结合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创造出富有古典韵味和地方特色的语言艺术,提高了其著作的独特性。

[关键词]秦腔;贾平凹;语言艺术

《秦腔》是一部描写故乡的长篇小说,融入了作者对关中地区农村生活的深切体验,既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精华,又融入了现代化关中地区的方言土语和其他创新型语言及句式。关中方言历史悠久,在该著作中,贾平凹采用了现代语言与乡土化语言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将地方方言、现代汉语、日常口语以及对全国有影响力的秦地戏曲———秦腔文言文结合起来。在小说中,他不但以“秦腔”为题,还大量引入秦腔戏曲的各种元素,将秦腔戏曲的音乐元素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直接反映人物的情绪波动和内心变化,同时他还将这些不同形式的语言巧妙地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化、个性化的语言特色。作者用他独具特色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农村生活画面。

一、《秦腔》的语言特征

(一)通俗性

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秦腔》就是贾平凹根据地方风土人情等生活场景进行创作的。作者长期生活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之中,他的语言显示出浓烈的关中色彩,所以他创作的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土语运用,方言土语不仅使那些散落在民间生动、鲜活的词语得到保留并发扬光大,而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小说通俗易懂。在《秦腔》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和日常口语,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面貌。大量的口语方言,也使得文章更加通俗易懂,更贴近读者的生活。方言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助于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能将作者所描写的关中地区的地域化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秦腔》中正是运用了方言、口语等通俗性的语言,使小说的语言别具一格,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契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地方语言的魅力,同时还能对作者所描述的真实生活场景产生共鸣。

(二)幽默性

一篇文章如果死气沉沉,则会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充满无味和艰涩,也必然不会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语言的幽默感在无形中为作品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并且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快感。贾平凹追求作品的喜剧色彩,其创作的作品语言中带有一定幽默感,并将深刻的哲理蕴含于幽默的语言之中,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激发起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在《秦腔》中,贾平凹的幽默是一种淡然的幽默,并且幽默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中感知到快乐,同时能理解快乐背后揭示的生活道理或表现了某种人物或事物的特性。有一句话人们经常听到,“最大幽默其实就是讽刺”,贾平凹的幽默不是辛辣的讽刺,而是略带幽默且平稳的表现,旨在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他用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自己故乡生活的图景,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平和快乐的乡村世界。

(三)哲理性

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朴素的话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对生活真切的感悟。在《秦腔》中他并没有运用太多艰深晦涩的词语,而是运用了日常最常见的事例或自身感悟,用朴素且幽默的方式映射出人生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体味到智慧的火花。例如,他的作品中这样写到:“这尘世上啥最沉么,是腿沉,你拉不动步的时候咋都拉不动”。这句话看起来很朴素,但是我们细细体会,就会发现作者是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成功,自己先得有动力去做事,如果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都失去了动力与能力,那肯定是不会成功了。

(四)句式多样性

贾平凹善用名词作动词、量词作动词等。另外,对于语言句式他还喜欢颠倒语序、重叠使用,语言形式的多样性不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也使得语言显得丰富多彩。语言的重叠也使得作品弥漫着自然古朴的气息。贾平凹利用自己独有的叙述风格,为读者展现了乡村的真实生活图景。

二、《秦腔》的语言艺术

(一)方言与新奇语言相结合

贾平凹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向当地的村民学习俗语、土语,还不断收集、整理散落到民间的古词语,并且将这些语言运用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在《秦腔》这部作品中,作者除了运用人们惯用的方言和口语,同时也有意识地使人们常见的语词以陌生新奇的方式表现出来,将人们熟悉的语言陌生化。常规的方言口语虽然通俗易懂,但全篇下来难免会给读者造成视觉疲劳,陌生化语言打破了常规语言的逻辑和习惯,利用新奇的形式描绘的熟悉的人和事,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刺激和新鲜,形成奇特而新颖的审美效应,并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语言也是一样,好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文明应被继承和运用,同时更要发掘和创新。《秦腔》的语言之所以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在继承陕南丰富多彩的民间方言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语言创新,采用方言与新奇语言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真实朴素并富有特色的乡村场景。

(二)善用带有乡土气息的修辞手法

在当代作家中,贾平凹对乡土情怀的关注与执着是格外突出的。《秦腔》一文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乡村的情感。贾平凹的小说运用了富有乡土气息的修辞手法,把枯燥的生活写得充满生机,将抽象的事物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他创造出的奇特的并具有生命力的修辞新方式,不仅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审美韵味。在文中,作者运用带有乡土气息的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使得乡土语言颇具艺术性。他的修辞手法的独特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喻体乡味十足,就地取材。比喻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够更形象地表现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贾平凹在作品中通常喜欢采用乡味十足且是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喻体,就地取材的喻体使得作者的比喻通俗而独特。例如,在《秦腔》中他描写眼泪的话语是:“眼泪就像羊屙粪蛋儿,一颗一颗掉下来。”这样的喻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喻不仅带有浓厚的幽默感,而且准确地描绘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词语,另外结合村民日常所接触到的事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的乡村生活面貌,可谓一举多得。正是由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熟悉程度,使得他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平实朴素的艺术美感,艺术美感结合地方色彩使得读者在阅读其作品过后对他所描绘的场景、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2.运用比拟,极具表现力。贾平凹在《秦腔》一文中,除了采用乡味十足的比喻句,对天气方面的描写还运用了较多的比拟句。比拟需要抓住事物特征,进而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力。例如,他在进行天气的描写时,写到:“三人抬头往天上看,一大片黑云把太阳埋了。”他将人类特有的动作巧妙地运用于黑云身上,赋予了自然界生物以人的灵性,使得黑云具有人的情态和动作,另外他还运用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埋”,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天气变化状况。极具表现力的比拟不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使小说语言充满了自然乐趣。3.巧用生活中地道淳朴的对偶句式。《秦腔》中的对偶句式不是作者生硬造作的,而是作者根据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语言进行收集整合的。在贾平凹创作的对偶句式,他把地道的方言材料通俗化地运用到句式中,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艺术美和感染力。例如,他文中用到的对偶句式:羊肉不膻,鱼肉不腥;小钱靠勤,大钱凭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他家乡人民口中的语言。这些对偶句式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睿智、朴实,同时通过作者的作品也能感受到平实、朴素的民俗文化。地道淳朴的对偶句式使得《秦腔》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哲理性。

(三)多样的语言形式

多样的语言形式不仅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秦腔》中语言形式多样,作者通过大量的秦腔唱词的穿插,对话式语言,长短句搭配和重叠反复的手法完美地展现出来。作者的语言艺术魅力在于语言具有历史性,凝聚着厚重的历史韵味;语言形式又具有地域性,散发着质朴的泥土气息;同时语言形式还具有音乐性,它使得《秦腔》散发出一种悲壮广阔的氛围,是读者一场由耳及心的听觉盛宴,同时也使得作品弥漫着一种古朴自然的气息。作者通过多样的语言形式,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自己浓厚的关中情怀。文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没有好的语言就没有好的文学,最优美的语言才能写成最好的文学作品,贾平凹的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他善用语言。通过对《秦腔》一文的赏析,我们会发现其实它就是一部作者与乡亲长谈的叙事小说。

三、结语

《秦腔》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它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并且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具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贾平凹的作品之所以具有着鲜明的特色,是因为他采用的语言通俗易懂,且富有幽默感和哲理性,另外他还采用了多样化的句式。进入到贾平凹的语言世界,读者会发现,贾平凹小说语言的特色正是方言、文言、现代汉语杂糅而成,这些都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语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全文赏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作品的来源还是生活,例如方言、口语的引用,以及一些比喻句的喻体,地道淳朴的对偶句式其实都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但是文学作品光有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创新,贾平凹结合生活实际,再加之自己的创新探索,运用娴熟的语言技巧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展现了陕南地区人民独特的艺术魅力。读者只有体会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语言艺术美感和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祖群.贾平凹的文化产出分期与地域文化原型[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9):101.

[2]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J].社科纵横,2013,18(5):50-51.

[3]付天舒,李兴华.层次舰的发展与动态的语言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87-189.

[4]孙才妹.贾平凹小说语言的艺术美[J].滁州学院学报,2015,30(9):88-93.

[5]尹付.语言动态性的哲学思想表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849.

作者:蔚琼 单位: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