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内容摘要: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旨在让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探索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将戏曲文化植根于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戏曲文学对语文诗词教学的影响、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方法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影响、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课外延伸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考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一.戏曲文学对语文诗词教学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不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从语文教学层面来说也是为了进行韵文训练,就像中国古代儿童诵读的一些启蒙读物《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一样。中国的戏曲是一种包含了音乐和舞蹈在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而从戏曲文学来讲又是诗与剧、曲与戏的结合,所以叫做戏曲。戏曲教育同时也是诗歌教育,更是韵文学习的有效方式。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语文教学中传承古典文化的载体。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2016年期间,将唐诗宋词中的名篇用黄梅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将经典诗词、黄梅戏、音乐、美术、舞蹈进行全新的综合,分为“思”、“别”、“赋”、“颂”四个篇章共计27首,如“思”中汇聚了《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竹枝词》、《离思•其四》、《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剪梅》等8首;“别”中汇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赠汪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离别怀念之曲的七首诗词;“赋”中汇聚了《静夜思》、《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幕遮•燎沉香》等七首;“颂”中汇聚了《满江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等6首具有深沉而真挚的家国情怀的诗词。其中每一首单曲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吟诵,不失为用黄梅戏来写中国的古诗词是很新颖很大胆的尝试。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引入语文教学中,即可作为学习古典诗词的有效途径,又能将平面的诗词教学立体化为综合的舞台艺术,何乐而不为,就如央视目前大型的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一样,与歌唱结合在一起,让经典传承下去。

二.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方法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影响

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都要从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情、语言、外貌等方面进行。对于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追求,黄克保说“形神兼备,是戏曲表演在舞台形象塑造上的美学追求”[1]。对小学生进行戏曲欣赏课程的教学,能把语文教学审美训练和戏曲之间贯通。如下,笔者谈谈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受戏曲塑造舞台形象方法的部分手段的影响。首先,戏曲表演中的人物造型,大致可以分为声音造型和动作造型。声音造型如京剧《二进宫》中的花脸徐延昭、老生杨波、青衣李艳妃,这是一出文臣武将、前朝后宫共保江山社稷的爱国戏。徐延昭是边关将帅,声音宽阔豪迈;杨波为朝廷文官领袖,声音则是清亮稳重;李艳妃是后宫妃子,声音娇婉动人。声音本身所蕴含的性格内容,使得这个戏的声音丰富而充实,从而强化了音乐戏剧性的手段,人物在声音的造型下更加性格化。还有就是动作造型,例如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有一场“痛说革命家史”,李奶奶豪情满怀地给铁梅讲述红灯的革命历史,铁梅听后激情彭拜高举红灯,预示着自己是革命接班人的形象。高举红灯的动作造型,传达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孩子们在感受戏曲人物语言、戏曲人物动作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阅读与学写作中去,这是一种迁移的作用。再说,戏曲内心情感的外化。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一般说来,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2]在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总会在外表上显现出来,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描述同样是对人的性格的塑造。但是,舞台和观众在剧场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无法近距离的观看演员的面部表情,戏曲就采用外化、物化、形象化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内心,比如蒲剧有名的“耍帽翅”,在《徐策跑城》中,为了表达徐策听到薛刚反朝的消息,欣喜若狂的激动情绪,乌纱帽上的左边帽翅向右边摆动,右边帽翅向左边摆动,两边帽翅盘旋摆动来显示徐策内心的欣喜激动。通过细致的观察,我想孩子们会从中有所发现戏曲是如何使人物情感表现在大众面前,同时又会思考自己的文学作品又如何体现人物的情感,怒发冲冠这一成语在这里看来也没有那么难理解了。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可以借鉴戏曲表演中人物的塑造,以此为例也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次全新尝试。可见戏曲舞台塑造人物的手段,也正是语文教学方式的立体呈现。无疑,欣赏戏曲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戏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成人伦,助教化,这一理念在戏曲形成之初就成为他的传统,在根本上和语文课所体现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南戏《琵琶记》被戏曲界称为“曲祖”,所谓“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仁、义、贞、烈、忠、孝俱全,作者高则诚在创作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朱元璋称赞高则诚的《琵琶记》是富贵家不可无的“山珍海错”。戏曲具有传播历史知识、进行伦理教化、实施人文启蒙的作用,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善恶美丑的价值观用戏曲这种独特的方式进行传承,感悟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将相和》,用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讲述了理解、尊重、宽容、团结的价值取向。把这个“小到邻里街坊,大到民族国家”的道理唱响了,说透了。京剧《锁麟囊》中薛湘灵见人急困,拿出自己装满珍宝的“锁链囊”去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唱道“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简洁有力的唱词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为善”的灵魂。中国传统戏曲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比如《寇准背靴》中的寇准,“为国操劳为民忧,只要能访出一个杨元帅,哪怕再挨两砖头”,其爱国主义深植人民,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欢迎。河北梆子、秦腔、豫剧等剧种的都有同类剧目。和谐、善良、精忠报国不正是真善美的教育吗?当然,也有反例。比如黄梅戏《陈州怨》中包勉贪赃枉法,在包公的铡刀下身首异处;《清风亭》中张继宝为了功名富贵逼死养父养母,遭到暴雷击死的天谴;则宣示了人间正义,昭彰了邪不压正的历史法则。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3],这与戏曲文化所倡导的不谋而合,可以作为其课外延伸进行巩固深化拓展。在戏曲进校园的实施中,通过戏剧(戏曲)中所包含的角色身份、时空观念、主题构设、情节因素、想象力的构设,运用戏曲训练技巧与相关的戏曲和舞台剧创作概念进行教学,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执行力、凝聚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这应该是“戏曲进校园”的最终目标。戏剧(戏曲)文学本身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将平面的戏剧文学阅读通过戏剧(戏曲)的方式转化为立体的体验感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辅助语文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326页。

[2]《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徐继曾、宋国枢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0页。

[3]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页。

作者:王智慧 单位:合肥市包河区西安路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