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策略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策略探析

[摘要]中职教育既要注重技能提升,又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通过营造文化氛围、走进社会去体验生活、创办各种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文教育;策略

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应多维度进行,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重要方面,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中职教育过于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人文教育只是文件上的要求,使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修养不足的问题。目前很多职校的人文教育只是在语文、思政课上教授一些,而忽略了文化环境、人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文化氛围、人生体验等培养策略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认识生命的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如何在语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人文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认识现状,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活动

(一)只关心专业技术的提高,不关心人文素养的提升

根据本人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中职生只关心专业技术是否合格,根本不知道自身的人文素养对自己今后的职业、人生规划起到何等重要作用。但绝大多数中职生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行为习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很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很少规划未来,缺少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规划,中职生觉得那是以后的事情,有思想政治课老师说过,上职业规划、哲学与人生这些课程时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学生对人文课程大都抱着应付心理,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友爱互助,社会公德心淡漠。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缺乏学习动机,自律性不强

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初中生,甚至一些问题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等原因,往往被父母安排去中职学校就读。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表现出叛逆、冲动等个性,这些学生虽然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普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进入中职学校是其不得已的选择。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无法升上普通高中才来职校就读,因此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上的长远目标规划,缺乏学习明确的动机。大部分学生的观念里,他们只要学好专业技术,人文素质的学习可有可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面多各种问题、困难时,常常知难而退;纪律散漫、目的性不强,老师找其做思想工作时,有很多的借口。部分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想法,但不能持之以恒,自律性不强,最后好的想法也会半路夭折。对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到问题,除了课堂上注重培养人文素质外,也要加强开展一些针对性的人文素质培养活动。

二、精心打造校园人文教育环境

创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校园人文育人环境。学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富有生机的人文环境中学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法。浓重的学习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设立美化人文景观,邀请书法雕刻家雕刻历届毕业捐赠的石雕,让学生感知饮水思源的情怀;也可以做成语典故石雕、近代各行业的名匠雕像,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谦虚礼让,让工匠精神铭记于心。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一坚持全校师生一起升国旗、唱国歌,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爱国教育。开学时进行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常态。如在教师节这一天,组织学生做“9·10”心形图片,无形当中教育学生要尊师重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分时段播放《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放爱国、革命、励志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播放时政新闻、学生记者团撰稿的好人好事等。邀请感恩、励志教育宣讲团到校进行宣讲,让学生知道如何感恩、激励自己在困境中勇往前行。笔者的学生,在社会跟岗实践中,学生给父母、亲人写实践体会,知道父母的艰辛,让他们知道感恩父母,意识到父母赚钱供自己读书、生活的艰辛,知道如何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通过精心打造一系列的人文教育环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体验式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人文教育与生活零距离接触

体验生活、感知人间冷暖,让人文教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贴近学生成长的每一步。荀子说“学不可以已”,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需要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内在魅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把课本的人物搬到舞台上,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个学期组织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体会文天祥家国情怀的伟大抱负;在徐志摩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里感悟爱的洒脱。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的语言运用,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语文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与别的课程不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学习语文的场地,让语文学习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悟人间冷暖,必对其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体会到的拿来与人沟通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是活在空中楼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笔者曾经和学生去当地的社会福利院进行义务劳动、捐款,与福利院的老人交流,给孤残孩童辅导学习。回校后学生围绕“坚强与爱”进行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有的学生说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有的说自己的困难相比那些孤残儿童来说不值一提,有的说庆幸自己有个温暖的家,知道应该感恩父母等。这次活动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也洗涤了灵魂,让他们明白努力、坚强活着的意义。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生活。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悟出生活的真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四、创设图书角,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课堂内容非常有限,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课外读物的补充必不可少。在班级开设图书角,通过全班学生自愿的原则,分批把自己的课外书籍拿到教室图书角,供所有学生一起阅读。特别是一些注重人文教育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者》《意林》《思维与智慧》等优秀的书刊。这些书刊上刊登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对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青年文摘》有一篇文章《知识使我获得了尊严》,讲述身残志坚的魏宏远如何从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山村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成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生,甚至兰州大学邀请他毕业后回母校任教。他的经历启示学生,这段风雨打拼的日子,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教会了历练、奋斗、豁达和随和。优秀的书籍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如历届毕业生在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给老师发慰问信息,这些都是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的结果。在信息时代,手机是学生的通信工具,也让我们看到了,手机基本主导了学生的生活,手机对学生的吸引力给学校教育带来不少的影响。虽然各个学校对手机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也需要教师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阅读上,学校可以定时开放图书馆、班级设立图书角,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的身影成为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五、引入多媒体,利用星期三团活动,引导学生观看优秀影片

人文素质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要与时俱进,可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成长,都应成为人文素质培养的手段之一。中职生比普通高中学生更早步入社会,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具。多媒体视觉效果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共青团教育活动时间,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对自身成长有帮助的节目,如每年CCTV播放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开学第一课》《中华诗词大会》等优秀节目,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特殊时期的系列节目,给学生上了重要的一课,让学生知道团结、互助、伟大祖国的力量。通过观看,写观后感,学生明白了只有那些勤劳踏实、品德良好的人,才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六、创设文学社团,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文学活动

很多人认为,富有人文性的作文只是一种培训技能的工具。其实写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思想熏陶的过程。针对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我爱家乡”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注重弘扬优秀文化,重视人格的养成,这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人文素质养成的过程。

七、组建青年志愿者社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福利院、养老院等进行义务劳动,进行各种义卖、捐款活动,助老、助残,到偏远山区进行支教。培养学生爱的教育,真、善、美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职学生在各个行业就职。语文教育也必须担负起教育学生“做人”的重任,我们要让学生重技能提升、重人文培养,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担当,使中职学生成为“人”和“才”的完美统一,并担负起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

作者:卢连青 单位:广西梧州商贸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