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途径浅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途径浅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途径浅探

【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素养不够突出。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要回归人文教育,逐步培育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语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一线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育途径

初中语文学科承担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使命,语文课堂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拓展视野,增强人文底蕴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重视教参,教学内容多为知识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成为常态,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教师没有养成文化拓展意识,忽视了对教材内容中人文思想的发掘,缺少对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这些问题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工作者,教师“必须站在课改的最前沿,学习先进的人文教育理论,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1]。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通过情感体悟,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而完善人格。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篇章,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语文教学与时代发展的目标相脱离”[2]。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新课标理念,强化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发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涵,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前,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许多经典名作,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这些文本的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改背景,转变教学观念,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陪伴者和引领者。语文学科本身是一门富有情感特色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培育氛围,在教学中“借助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沉浸在文本的人文内涵中,感受文字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3],进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最后,教师还要做好榜样示范引领。初中生年龄较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出表率,通过自己的高尚品质去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同时,初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意识逐渐增强,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教育的效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发掘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想象与发散思维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阅读“可以获取有效的信息,提升阅读素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4]。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借助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思考、探究与反思,开展创新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对作品的多角度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延伸引导,让学生从教材知识走向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并提高人文意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非常紧密,“阅读是从外部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素养的输入性学习活动,而写作是借助语言材料表达自己思想认识的输出性学习活动”[5]。这两种学习活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角度着眼,引导学生开展思辨性写作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完成信息表达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认知,实现思想的交流,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另外,在写作训练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准确表达自我。

(四)通过个性化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一是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精心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运用“引导、讨论、启发、讲读”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进而落实人文素养教育任务。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品格,从而实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二是指导学生开展好个性化学习。这一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做好自主化解读,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认知能力和个体特征,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设定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案和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好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持续思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引导学生做好个性解读。在具体的学习进程中,教师要依托文本,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分析、思考、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见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完成深度学习。四是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个性化课堂教学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有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氛围还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促使其树立学习自信,不断取得进步,进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是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是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学习新的语文教学理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内涵,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围绕人文素养这个主题组织开展好语文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依托文本开展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获取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体悟;通过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其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实现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面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柳耀敏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柳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