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音乐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必须营造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氛围。“音乐”恰恰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调节情绪、设置氛围。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诗歌《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精读散文《梅花魂》和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内容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在初学课文时,笔者播放了哀愁伤感的旋律《异乡寒夜曲》,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由此可见,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在语文教学中能烘托气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走进文学作品。
二、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看不见、摸不着,它以声音的运动作用于听觉。音乐是有规律的声音运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音阶、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节奏中感受到一个不同的“世界”。根据这个特点,笔者试将音乐运用于作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春之声》《森林狂想曲》,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想象并作文。一位学生写道:伴随着阵阵春雷,伴随着蒙蒙春雨,伴随着土地吐出的绿芽,伴随着农民伯伯脸上欣喜的笑容,春天,带着自己明亮的鲜绿色悄然来临。春之声,是柳树换上绿衣的声音,绿得鲜亮,绿得茂密。春之声还是雷雨交响曲,春雷隆隆响,唤醒沉睡的大地,春雨密密下,带来勃勃生机,给大地降下甘露,绿意遍地蔓延。草地是绿的,树木是绿的,仿佛一切都被那生命之绿所占领。蝴蝶飞舞,蜜蜂嗡嗡,小溪叮咚,人们欢笑,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风景画,纵使名师高手,画坛巨匠,也难以描绘。让我们在春天尽情播下希望的种子,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去灌溉,秋天来临时,一定会硕果累累!这位学生根据春天特有的声音描述出春天万物的勃勃生机,也体现出他对春的喜爱之情。也有很多学生用笔描绘了《森林狂想曲》的画面。如一位学生写道:清晨,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整个森林,天空投下了一团淡金色的霞光。整片森林迎着明媚的阳光,顿时变得生机勃勃。鸟儿披着灿烂的霞光在树枝上歌唱,小溪欢腾起来,晶莹的浪花一朵接一朵,卷起它独特的清凉气息。溅起的水花清澈透明,在阳光下闪耀,折射出奇异的自然之色。“扑通”———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时而落入水中。水珠压弯了草叶,好似碎银般耀眼。“滴答”一声,水珠落入水中,溅起一朵小小的涟漪。布谷鸟的歌声在林中格外响亮。小黄莺的叫声悦耳极了,赛过布谷鸟。小蟋蟀、小螳螂、小蛐蛐也唱响了自己心中的歌。河在一旁伴奏,时不时让小青蛙出来唱一唱。聆听自然乐曲,无论在任何时候,你都会深深地陶醉于其中。还有一位学生根据五种动物不同的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巧妙构思出角马迁徙曲、百鸟争鸣曲、百兽欢腾曲、孔雀争艳曲、鱼跃雀欢曲,写成一篇既可分段独立,又可合段成篇的想象作文,真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还有不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春之声》《森林狂想曲》写成幻想故事、童话寓言、森林音乐会等生动有趣的作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当然,不能说学生们的作文都很完善,但笔者认为用音乐的手段既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激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益处颇多。
三、音乐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古人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再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单纯的背课文是“单式记忆”,而借助音乐强化记忆则是“复式记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借助美妙的歌曲、立体的声音形象地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对大脑记忆区的刺激,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在教学的《七律•长征》时,笔者对(1)班与(2)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2)班用传统的方法,主要靠讲解和板书;而(1)班除去讲解分析外,还播放歌曲《长征》,让学生细细地聆听,尽情地遐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在这里,笔者用激昂的音乐渲染了情境,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大多数学生都很投入,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诵这首诗。两天后突击抽查书面默写(无准备情况下),结果表明,运用音乐配合教学比用传统方法教学的效果好,学生的记忆得到了强化。卢梭曾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音乐对语文教学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能把音乐巧妙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会收到语言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让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语)
作者:龚上上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