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反思(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反思(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反思(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汉语文化的了解,对提升学生交际能力有着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找寻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爱上阅读,逐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本文就是对这一内容进行浅显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素质教育也提出了很多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限制,不能只是注重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而是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就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分析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激发存在的不良问题,应用有效策略进行改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想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文本的魅力全面、清晰的呈现给小学生,使得小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文本阅读活动中去。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也就是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文本阅读,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生哲学与道路,学生可以真正走入文本塑造的世界中,去感受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得学生逐渐爱上文本阅读,展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但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导致阅读教学成效并不理念。我国小学生文本阅读量不够丰富,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文本阅读量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小学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要多去阅读,但是能够坚持每天阅读的学生很少,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并不高。社会不断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文本阅读是学生对信息、知识进行获取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重要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文本阅读量较少这一现状,找寻有效策略进行改善,丰富小学生的文本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塑造良好品质,吸收丰富的知识与人生哲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导致目前小学生文本阅读不良现状的原因分析

致使小学生文本阅读量较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小学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即使小学生起初对文本阅读比较感兴趣,但是因为可以满足其自身阅读需求的文本较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逐渐减弱。一些小学虽然建设了图书馆,但是图书馆中书籍种类较为单一,图书总体数量较少,学生对图书馆管理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不能对学校图书馆馆藏进行更新,这也是导致学生图书文本阅读量较少的重要因素。第二,学校、学生家长对增加学生文本阅读量重视程度较差,不能充分利用现有丰富资源扩展学生的文本阅读量,学生没有花费较多时间投入到文本阅读活动中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具有的趣味性与新颖性对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小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总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总是“溜号”,眼睛看着书但是脑海中却想着其他事情,并没有真正的走入到文本塑造的世界中去。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更新,虽然对人们生活提供了较多便利,但是却较大程度降低了人们的文本阅读量,家长“低头”对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养成也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设立趣味教学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工具。想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仅仅依靠教学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更多的进行文本阅读,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去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可以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加强课堂教学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在对教学课文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段落进行讲述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情景,同时也要保证教学情境设置的趣味性,保证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融入到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去,同时现实生活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保证课堂文本教学取得良好成效,让学生感受到文本阅读的魅力。

(二)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经常可以在阅读中体现出来,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生活常识。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需要给予充分尊重,明确自己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小学生文本阅读之后总是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要耐心、细心解答,不能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学生课题提出疑问,就代表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思考。教师的严厉批评教育不仅会抑制学生想象力提升,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的进行范读,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中包括阅读坐姿等等,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文本阅读的良好习惯。结语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加倍注重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注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文本阅读量,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雅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4(03).

[2]邵宏.浅谈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教育革新,2013(04).

作者:林海娟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语文教学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作为指导方针,要求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实际的运用能力。需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发展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可以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表达感情,抒发情绪的道具,她是各种文字和语言与思想的结合。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就是学会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他人作交流。小学教师应该以此为教学目的,启发学生去学习运用,语文教学本应是作为我们民主文化传承的一个方式,而不单单是为了成绩去学习,很多教师忽略了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我们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古自今,每一个汉字都有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汉字无论如何变化都跟的上时代的潮流,都传达出不同时期的色彩。现今,在进行文字传承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要求我们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以求将我们的语文教学得到提升,让我们的文化不断的传承,让我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汉字文化。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学生无法及时捕获知识;一方面老师一般都是以讲代练,这就容易忽视我们学生语文能力这方面的培养;现在的老师讲课机械化,模式化,造成学生没有兴趣听讲;老师只注重成绩,学生只注重成绩,以成绩的好坏判断语文能力这是不可取的。学生应用能力差,不懂的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教师做的无效劳动多,学生不能及时跟上老师的教学步骤,不能有效的思考。小学语文老师无法有效的启发学生去思考,联系实际去运用学到的知识。学生学习呆滞,单一不懂得如何提问,不懂得如何思考,不懂得自主的学习。这就造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低,没有好的文化素养,没有好的基础,往往都只是为了成绩去学习枯燥的知识点,造成了兴趣缺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的小学教学老师去发现,去变革,去创新,去针对性的解决。

1.1语文课程中如何联系实际,提高语文能力现今我们小学生学生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很差,让老师带领着走,学生们跟不上,老师讲的也很累。每当老师试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创造课堂情境,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依旧没有开始那么强烈,有时仅仅局限于一个形式。如何使学生参与学习并且充满热情,还能提高学习效果,感受语文的魅力和美。如何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提高在生活中使用语文的能力。这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学习不仅仅为了分数,还应注意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语文的使用能力量首先,而不是把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不是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有所转变才可以。

1.2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优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兴趣为导向。小学生的能力训练应该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积累在于小学生大脑中的沉淀,以及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水平。当然不能否认,现在由于对老师的评价能力,学校主要看的是学生,所以绝大多数的中国老师教学的出发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不能因为这个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应该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去教育。据悉现在的一些老师,为了满足考试需求,对每个文本分解成许多知识要点,解释一个接一个,让学生逐字记录,这已成为学生的负担。长时间下去,不仅学生不喜欢,老师教的也越来越无聊,导致现在语文教学上的恶性循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采取对策

2.1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俗话说得好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是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的是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你想如果一个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语文。假如孩子对语文内容的学习表现的兴致勃勃,那么你根本不用督促,他自己就能全神贯注。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成功的非常必要的条件。激发小孩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维持孩子的好奇心,我们不能抑制这种探索的欲望,要知道往往我们在孩子求知探索过程中,用功利性的评价他们会让孩子遭受挫败或逃避挫败而导致的后果。我们需要相信孩子的潜能,耐心的等待要比急于求成的干预要好很多。所以要培养孩子善于提问,自主思考的能力。

2.2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都知道,小学的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来展开的。而我们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的,这需要运用大量视听信息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快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只有小学语文老师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优质教学。

2.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理解联系实际。我们通过一定的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比较高,比较明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比较大,这就说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有必要。小学的语文教师需要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多思考多问,成功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思考的好习惯。小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多多的启发学生,多多的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手非常懒,而且脑子也非常懒,有一点难题就想要问别人,脑子里想的就是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不仔细的琢磨直接就去问老师。这个时候如果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可能学生仔细的进行分析,就会想出来。如果还不行,老师这时候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我们只有让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足够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引发学生去主动参与的动机,我们需要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结论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都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而且他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特征。为此,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来作为指导,这样才能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去不断总结,去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如果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就能真正提高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改革的浪潮中,总结出自己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国的语文知识,并且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小娟.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不“改味”[J].新课程.2011.

[2]王娟.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

[3]严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5).

作者:林海娟 单位:新围小学

第三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微课是一种低成本、可多次重复的新型课堂,它不仅可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微课改变了小学语文课教学空洞、枯燥的现状,微课有利于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微课的兴起是互联网时代方便快捷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的具体内容之一。微课的出现使得移动学习更具有操作性,促进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本文将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在教学方面的特点主要有短、少、小、多。短,微课一般只有5~8分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即使小学生一时没理解,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掌握相关知识点。少,微课所教授的问题主题突出,聚焦性强,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相比,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小,微课资源课小,教师可以在线自由浏览,也可以随意下载,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使用相关设备播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便。多,微课的授课方式多样,有独白式、演示式、互动式等;微课教学资源多,有很多科目种类繁多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教、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改变了小学语文课教学空洞、枯燥的现状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按理来说,语文作为小学生的母语,小学生学习起来应该得心应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当代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因素,而微课恰恰能弥补其中的问题。1.微课可以有效凝聚小学生的注意力。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具有各别差异,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方式等身心发展水平也不是完全相同的。”[3]这种个体差异性,导致部分小学生无法很好地领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再加上课后缺乏相应的巩固与复习,致使部分小学生逐渐成为了学困生。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四年级以后的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则占优势。但是,不管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其普遍连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连续注意力大约为5~15分钟;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连续注意力大约为10~15分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连续注意力大约为20分钟以上。而且男生与女生之间又存在差异,男生的连续注意力普遍低于女生。试想一节课40分钟,小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有些小学生接受能力弱,日积月累,成绩自然就越来越差,甚至其中有些人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而精,在设计时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恰当设计,也更容易达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2.微课的视觉效果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微课可以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能满足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最佳的10分钟内。微课的这一特点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也让学习能力强的小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学习到了新的知识,甚至有其他时间用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微课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满足学生学习反复观看、学习、研究的需求。

(二)微课有利于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下学校教育的呼唤,终身学习是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逐渐开始认识到在线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督促小学生在课外以及寒暑假期间借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色,成为促进小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形成终身学习的极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如今,微课的迅猛发展,充分满足了人们自主学习的需求,其碎片化模式有效吸引了广大使用者的注意力。在互联网时代,微课将是小学生未来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阵地,也是促进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未来“翻转式”教育新模式的出口所在。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在微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充分利用微课,并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各类微课相关活动,积极为微课资源和微课课堂的实施做贡献,以期待未来小学生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有更加成熟和完整的微课资源,也有更加成熟的微课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丽华.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J].宁夏教育,2002(5):37-38.

[2]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春玲.插图对儿童的阅读理解和记忆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1):87-88.

作者:水清宏 单位:安定区大城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参与意识的探索

摘要:语文的教学,一直是教育部门极其关注的一门学科,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听、说、读、写,也是向学生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途径。在现代的教学中,因为面对这升学的压力,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只会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分数,每天上课就开始讲课本知识,回家之后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其实教师忽略的一点是他们面对的是小学生而不是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教师应该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通过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接受这门课程,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生活中的事情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之中,这样,才应该是现代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教育;兴趣爱好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所做的事就是应该在学习上多多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思考,成绩并不是关键,在这一阶段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遇到问题之后应该如何思考,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学会通过身边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都说理科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但是我想语文的学习也不亚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作文的写作,就需要一些生活中的实例,那些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就需要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来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所以,教师想要将语文这一学科教好,就需要做一些功课,学着如何将教学过程深入到实践之中。

1通过身边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管在任何时候,作文在整张试卷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优秀的作文可以为整张试卷增添很多的光彩,但是在小学的学生,他们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老师布置了作文,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提高,这样无疑的会在考试中吃亏。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学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那些优秀作文的讲解,向学生们讲作文,讲一讲这篇作文为什么是一篇好作文,哪一个点为这篇作文增添了色彩,在今后的写作中学生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作文应该怎么写,什么类型的作文可以大量的引用一些案例之类的小技巧,在之后可以让学生加以练习。在之后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作文加以点评,并且给学生一些奖励,让学生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作文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有待提高,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因为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他们在接下来学习中更具有动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现在的教师,一般都配备了多媒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技术,在备课的时候,多多插入一些教学视频,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情况。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PPT,将所讲的知识用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讲课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多参与到自己的讲课中,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将课文中的故事排练成一些情景剧之类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种死气沉沉,每天除了读读,就是写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也有自己的魅力之处。之前有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他会安排班上的同学上台讲五分钟的小故事,什么类型的都可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班级的每位同学的语文成绩都很高,他们学会如何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之中,使学生对语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3在课堂上多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都十分活跃,思维方式和我们的有点不同,他们喜欢稀奇古怪的事物,不喜欢中规中矩,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症下药。在讲课的时候,多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学习,这样,他们会记得很牢固。比如在学习近反义词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该通过一个语境,让学生自己说出那个词的近反义词。比如,在学习“喜欢”这个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的一些爱好,让老师知道学生所喜欢的和讨厌的东西,然后开始造句。“我喜欢看电视。”、“我讨厌看书。”教会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记忆词语的近反义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而且,运用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还可以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感受到学生们的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何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来解决学习上不懂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知识程度的深和浅,接受新鲜事物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一概而论,所制定的教学情况要适合班级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黄佐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5).

[2]林瑞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4):139-139.

作者:刘艳霞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教育行业培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语文知识,同时为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奠定基础,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忽略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这对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从小学开始抓起,通过对小学教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来实现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小学语文为例,对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存在问题;渗透措施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记忆,并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而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期间都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而实际上教育部门在制定相关教育目标时并不只是要求教师仅仅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爱国、团结、互助等意识,对其道德观进行培养,已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道德品质的目的。

1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1集体和爱国主义。在小学义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和爱国主义,能够使小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能力,集体主义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冲突时,学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和爱国主义。

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文化产物中包括成语、国学等内容,其中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其作用不言而喻。所谓“众人皆说,成之为语”,古代人民在对见到的、感受到的传统美德口口传说,并逐渐形成成语流传下来,例如:孔融让梨,拾金不昧,卧薪尝胆以及负荆请罪等,而语文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对成语的使用,因此教师能够在课程中对用到的有关传统美德的成语进行延伸与讲解,达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1.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习,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珍爱生活时,可以和日常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1.4保护环境的教育。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理念,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要保护环境,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做到环保节约,同时也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对其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及校园生活中采用课程或标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以及变废为宝等,从小学生开始抓起,达到全民环保的目的。

2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遇到的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2.1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活动时主要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与学生语文理解、写作等能力为主,却严重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室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以提升小学生学习成绩及为主,并未对其的德育教育目标加以重视。

2.2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增加了德育教育,但由于受到考试内容比重的影响,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加入的德育教育内容严重低于语文理论知识内容,导致小学生无法在语文课程中全面接受德育教育;而部分教师则为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并未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讲解,亦或在讲解过程中使该教育流于形式,让小学生采用背诵的形式对德育内容进行教育,严重违背其主要教育目的,使德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3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其实存在许多潜在的德育教育内容,而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才是应当进行德育教育的科目,而自己应当按照“各司其职”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从而忽略了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内容,采用一带而过的方式进行教育,不仅没有对语文课本进行充分理解,同时也使语文教材失去应当发挥德育教育作用的价值。

3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3.1在拼音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近来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单纯地培养学生的拼音发音、书写、听写能力,而彻底忽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沉闷、不活跃,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将拼音与日常实际联系在一起,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3.2在识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中,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耗时长。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堂氛围枯燥、毫无乐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降低。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并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还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3.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锻炼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使小学生在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的同时了解更多常识与生活内容。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后,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德育内容,并将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学习德育内容,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并通过讨论等形式将德育内容充分理解与吸收。

3.4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对作文的题目进行筛选时,要渗透德育教育,如“我的祖国”、“我最爱的人”、“我的第一次劳动”等题目。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渐学会关心爱护他人、爱护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如何做人及想做什么样的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作文或者日志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并且依据每个人的特征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育。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爱国思想和传统美德,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兰.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6(10).

[2]高克贵.试论微课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亚太教育,2016(33).

[3]薛会杰.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作者:韩立秋 单位: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校

第六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语感和丰富其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记忆更多语言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阅读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培养其正确的朗读方法,促使其掌握科学的朗读技巧,对于其识字学词、组句成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初高中大批量阅读奠定了基础性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尽量选用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短小精练且浅显优美的短文、儿歌、古诗词、寓言故事等,能够使学生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韵律美、语言美及不同语调和停顿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情感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上并积极主动学习。第二,朗读讲究的是字正腔圆,字音要准,声调要稳,节奏适中。以“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顿读、不唱读、不破句”这一标准来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地读。文章的情感总会起伏跌宕而富于变化,所以,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教师在范读前,给学生们分解并剖析所读文章的句式特点、音韵变化、情思趋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读,让学生慢慢体会、感悟朗读的方式和规律,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第三,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精彩的词汇和语段,不断丰富自身的词汇量,日积月累便会形成较好的语感。而且,学生掌握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也就能够运用恰当而准确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声。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语感,丰富其想象力

第一,朗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把静默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声音流利地表达出来,而是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情感和思维活动,通过理解文意,把握句式,整体感知,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提升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体味课文思想、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更是朗读教学的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朗读教学应有的效果。第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感性经验的积沉,是从长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因此,培养语感要持之以恒,而且,死记硬背精彩的语言片段和语文教师的课堂讲授都很难获得语感,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掌握。第三,朗读训练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用和谐的音节、饱满的声调读出其浑厚的意境,鲜活的画面,加上联想与创设,这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文字再生动传神,语境再优美感人,谋篇再合理巧妙,那都是静默不语的、冷冰冰的白纸黑字,而只有大声而流畅地读出其神韵,再配以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够身临其境。而且反复朗读,意境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想象力也会随之越丰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意味。

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记忆更多的语言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大声朗读能有效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考和识记。大声朗读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停顿、缓急、抑扬等赋予课文以生命,把作品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涵。第二,在朗读训练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中读出自己的真情感悟,读出文本语言背后的思想蕴含,从而使学生加深记忆课文重要章节、重点语句、精彩词语,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资料库,以备随时取用。第三,安徽合肥62中优秀老师薛瑞萍说:“书读到一定程度,什么思维呀,理解呀,写作呀,各种能力就会水到渠成──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小都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沉浸、享受朗读美段美句的时刻,在兴味正酣时让学生仿写或自由随写此时此刻的情之感,心之应。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接触、品味语言的“原汁原味”中,语言艺术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累积下来,不知不觉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还是一种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它只有在教师耐心教导与点拨、学生勤奋与努力下,才能发挥出它对教学的应有效用。

参考文献:

[1]黄莉.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J].读写算,2012,11(81):213.

[2]王天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学周刊,2013(23):150.

[3]唐晓萍.试论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法[J].学周刊,2013(14):44-45.

作者:顾晓文 单位:凉州区清水镇蚂蝗沟小学

第七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学校开始安装应用了多媒体软件,这就充分证明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国取得了普及。虽然其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但是在现实的使用和管理当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也制约了它的发展。接下来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做好此方面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教学改革;应用实践

多媒体教室为何在教学领域如此受欢迎?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而多媒体教室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感受,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1.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生来讲,枯燥无趣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只会大大降低其对学习的热情,最终会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而采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可以在某些方面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传统认识,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生们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时期,也是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最佳时期,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这一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来给学生们传授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1.2适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程多以课文的形式为主,一般情况下都是摘取名作中的节选部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文章来揣摩作者的用意,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对全文有一个通透的认识,所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如何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恰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可以运用这一项技术在课堂之上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有感情的诵读音频,亦或是给其提供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链接和视频,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表扬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这个过程当中,让其感同身受,深入掌握作者的用意。大量的事实证明才用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1.3内容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美感经过科学调查显示,单纯来考视觉记忆某项东西的掌握度为30%,通过听觉来记忆某项东西的掌握度为70%,如果我们能够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那我们便能进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举个例子来讲,当老师在讲到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先给大家展示一些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为之后的课堂教程做一个铺垫。紧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来朗读课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真正投入到课文内容当中,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虽然教学技术得到了提高,教学内容同样也要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就对老师们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就已现在应用最广的PPT来讲,如果只是在PPT上展现教学当中所需要的文字阐述,那便和传统的教学没有差别了。所以老师们要在制作PPT的过程当中同时考虑到文字、图片、声音甚至还有视频之间的关系,只有衡量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即便是这些简单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技巧,比如说不同格式之间的冲突等等,针对于此老师一定要多多学习和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要求老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使用课件,而这些课件的制作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想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运用不同的制作软件,要知道不同软件制作的课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当然制作的难易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使用最多的便是PPT和word文档,当然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的使用更为普遍,由于PPT的模式要比后者更加新颖,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对于老师来讲该课件的准备是比较方便简单的,不需要老师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便可以完成。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师想要进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也会接触一些制作程度较难的操作软件,给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课堂。

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相信大家对多媒体技术带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益处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老师该如何使用和管理多媒体教室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吃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当中,力求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模式,一切以学生为本,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让我国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延梅.让多媒体巧妙走进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4):48.

[2]郑成军.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6):103-104.

[3]董国刚.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66-68.

作者:曲明姝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整合

摘要: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这是语文学科的使命,同时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整合的重要性,探索在学生立智立德中,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智慧与品德,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智立德;德育教育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智慧,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做到立智立德,就需要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合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立智立德。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对于丰富语文教学必不可少

语文的人文性,可以帮助学生“立智”、“立德”,语文是一门比较丰富的学科,而小学语文的丰富程度更吸引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为语文教育的丰富性提供了素材。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先对课文进行分析,总结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和革命壮举,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讲给学生,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课外的“爱国主义”资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在课本上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而且在德育教育中还能掌握其他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充分将“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升华,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丰富,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更好的认知。所以德育教育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同时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大重要品质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具有良好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在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

(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生影响较大

小学生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特殊性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如果在小学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就能在小学生“白纸般”的思想上勾勒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对于学生整个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非常有帮助,让学生心灵得到成长,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比较好动,而且比较活泼,这对学生行为的约束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勤思考的习惯,但是学生会有所抵触。如果教师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一些“进教室、要安静;勤思考,专心听;答问题,先举手;坐端正,守规矩”的德育教育小口号,那么会让学生控制自己的小动作,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好习惯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立志立德,在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德育教育

(一)充分设置教学情境融入德育教育

情景教学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情境的再现让学生充当感受情境,并在相应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感受,并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与领悟,最终收获知识,启迪智慧。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非常适合运用“情境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对于语文中的一些内容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感受和领悟,但是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感同身受的能力是具备的,在情境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优秀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深刻,并且深受影响。例如笔者在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并未经历“朝鲜战争”,并且可能对于朝鲜战争也不熟悉。如果这篇课文只是简单对学生进行生词、句子以及段落的讲解,那么会失去课文的价值,让学生感受不到文章的浓浓情意,更无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所以笔者决定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情境再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最终整合德育教育。

(二)教师言传身教启迪德育教育

在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中,语文教师的“身教”与言传同样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以“最敬佩的人”为榜样,只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成功地树立起“榜样”,那么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也就顺理成章了。笔者经常在班级教学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然后透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言传”与“身教”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德育教育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实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立智立德。

(三)课外实践升华德育教育

实践是检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实践中还能考查学生的智慧和道德水平。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也能很好地整合德育教育。例如在小学语文举行“我的长征”演讲比赛,不仅考验学生在语言组织中的表现,同时还能考查学生公众讲话的能力。另外在这个主题演讲中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长征”的意义和情怀,不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突破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实践能够真正将学生的智慧和品德加以提升,真正实现“立智立德”。

三、结语

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论是对学生的智慧提升,还是品德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完美整合,帮助学生立智立德。

参考文献:

[1]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2]周艺柠.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2,03:205-206.

作者:万春莲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文章论述了翻转课堂的定义,以及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微视频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发展,许多学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也是一样,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翻转课堂模式。不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统计和了解学生不懂的问题,从而在上课时根据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反映出的情况,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增强课堂辅导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云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第一时间解答问题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晚于国外,但也吸收了很多国外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实践经验,避免了走弯路。尽管翻转课堂现阶段仍旧处于探索和实验的阶段,但是其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对于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普遍,在东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方,也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而且翻转课堂一开始是根据高中课程而提出的,因此,翻转课堂还仅适用于一部分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三、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分心,所以不能长久地专注于一件事情。而将翻转课堂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巧妙地与学生的年龄、认知规律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结合重点知识制作微视频

课前微视频的制作时长一般不超10分钟,更短的则为3~5分钟,主要抓住课堂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来制作。课前作为前置的学习时间,制作微视频符合“小学减负”的要求,简短的视频教学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方便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教师制作好微视频后,在语文课前,学生在家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能够在大致了解一堂课的知识点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将疑问上传到信息平台。在语文课上,教师只根据汇总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一一进行解答,以此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前“翻转”需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适宜小学生的学情,以此为基础制作视频,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例如,在教学“车的世界”一主题单元时,考虑到学生对各种车并不陌生,笔者在课前制作了有关各类车的微课,以图像、音乐、视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能在短短8分钟的微课视频中,认清车辆类型,图文对应,同时扫清较难生字的书写障碍,有趣的学习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畅谈未来的车世界,点燃智慧的火花,发挥奇思妙想。通过这一方式,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倾听,而是更有个性的互动过程。

(二)创设探究合作学习情境

翻转课堂不仅要翻转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翻转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探究合作学习情境,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例如,学生在学习查字典时,教师可以将查字典的方法纳入到微课中,以字为例逐一分析“数、查、记”三步骤。学生观看视频,同步学习。课堂上举行全班查字典PK赛、同桌擂台赛等多种查字典方式,以赛代练,以练代讲,在活动中由学生总结成败经验。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再举行同伴挑战赛、亲子交流赛等。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课前能够主动乐学,课上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四、结语“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任何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技术,都需要有一大批“敢吃螃蟹者”来参与,它翻转的不仅仅是课堂,还有教师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态度。笔者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一定会让翻转课堂走出不一样的教学精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祖庆.在语文课堂,要翻转的究竟是什么[J].福建教育杂志社,2015(1):15-18.

[2]薛强.玩转翻转课堂彰显数学本质[J].文理导航(下旬刊),2013(24):67.

作者:朱寅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五中小学

第十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知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建情境;创新模式;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正在成为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着特别突出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展语文拓展性探究学习,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活化他们的思维,一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建构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秋色》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感觉到教学单调、乏味、枯燥,而借助信息技术对文本的知识建构教学情境,以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关于秋天的景色,特别是为学生展示课文当中提及的柿树、红香蕉苹果、大金帅苹果、水晶葡萄,以及红玫瑰葡萄,以使学生不管在怎样的季节当中都可以更加逼真地体会到秋天的色彩和情境,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把握课文的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本、图像、音乐、视频等,不但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好情境的同时,更有兴趣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

二、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倡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从而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东北大森林》这一课时,借助学生对大自然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网络资源的优势布置本课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课文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借助网络不但了解了很多有关东北大森林的内容,而且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为课堂上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能够清楚这一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根据时间展开的,并且学生都会把利用家庭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摘录的描写各种季节的优美词句展示给同学们。教学中,教师借助视频展台跟学生一起互动交流,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非常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学生不但学习和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且拓展了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上视频展示,从中真切体会到了东北大森林在生态平衡与调节气候上的功能,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学习的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媒体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激起想象,丰富联想,激发思维,开阔视野。当然,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借助网络查询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辨别、筛选、吸收、继承和创新,融会贯通互联网的信息内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改所倡导的开放课堂与动态课堂的要求。例如,以《自然之道》为例,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几名同伴在观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出于善意,救下了龟群的“侦察兵”却最终导致龟群惨遭肉食鸟捕食的悲剧的一事,告诉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这就要求体现信息技术的功能,让学生查询有关尊重自然规律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以及取得的最终结果。有的学生总结了不保护树木草地而导致水土流失甚至水灾的例子;有的学生总结了在草原上禁止捕杀野生动物而保持生态平衡的例子等。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实现教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效地统一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最终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在应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想实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务必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化解烦琐的教学过程,使深奥的教学知识简单化的得以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例如,在教授《海市蜃楼》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因为这节课程具备非常强的科学性,学生不具备有关的实际生活阅历和感受,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复杂化,学生也常常感觉学起来比较费劲。鉴于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形成海市蜃楼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感知和把握海市蜃楼的形成过程以及成因(即光的折射现象形成了海市蜃楼),从而使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学生一看便豁然开朗,最终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事实证实,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的语文教学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远远不能实现的。

五、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这个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声情并茂、呈现方式多样的优势,发挥其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优势,拓展学习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优化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主动、愉快、高效,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立体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梦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200.

[2]刘建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4-55.

[3]陈霞.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69.

[4]王惠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97,306.

[5]王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99.

[6]胡春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76.

[7]马志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8.

[8]陈秀梅.激活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6(34):91-92.

[9]王兴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97.

作者:张书民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