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情境提升培智语文课堂的乐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情境提升培智语文课堂的乐趣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情境提升培智语文课堂的乐趣

摘要:借助形象、生动、趣味的情境创设,以语言的描绘、实物的展示、角色的表演、多媒体的辅助及活动的组织,以直观的方式和浓厚的趣味把语文课堂学习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让智力障碍学生在逼真、愉悦的情境中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

关键词:情境;提升;智力障碍;语文课堂;趣味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感情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愉快的情绪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动力,更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中。而智力障碍学生语言发展相对迟缓,语言表达与交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而且注意力极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课堂上甚至对教师提出的任务置之不理。如何才能使智力障碍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愉快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笔者想不妨借助情境的创设,创造学生感到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一、以语言描绘激发情感,引入情境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这种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心理学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若能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情境,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情境中,扣住学生的心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找到情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积极主动地融入语文课堂学习中,那么学生必然会在浓厚的兴趣之中完成学习目标。笔者在《春天来了》一课课堂中导入通过视频播放美好的春天———小河冰雪融化了,河水轻轻地流淌着;河边小草绿了,小花开放,桃树也露出了红红的笑脸;柳树发芽了,鸟儿在空中飞翔;地里的庄稼一片绿油油。同时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笔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姑娘穿着绿色的外衣,拿着彩色的笔,来到我们的身边了。春天在哪儿呢?瞧,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春光明媚,春景如画。让我们一起到学校去,睁大明亮的眼睛去看一看,伸出灵巧的小手去摸一摸,翘起灵敏的小鼻子去闻一闻,用心去感受它的美丽吧!走,跟老师找春天去!这样的导语,先通过音乐、视频让学生体验到春天的美,再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喜爱。

二、以实物(图片)展示吸引注意力,创设情境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的。相对而言,智力障碍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智能发展迟缓,理解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知更需要借助直观、具体的事物来帮助。直观、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实物或图片能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他们认识、观察。笔者在《水果》一课,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创设一个“水果乐园”的情境,在这个“水果乐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当这些水果出现在孩子面前,那鲜艳的色彩,令人垂涎的清香,让学生个个都兴致勃勃,纷纷叫着这些水果的名称,气氛十分热烈。课中,创设“魔法水果袋”的情境,让学生在“魔法袋”里摸一摸,说说摸到的水果的形状,其他同学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再通过闻一闻、尝一尝,说说水果的味道。在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说一说”,在教师的相机点拨下,智力障碍学生也能兴趣盎然地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对实物的观察、抚摸、品尝,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直观的凭借,学生可以快乐地陶醉其中,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课堂上学生便能积极发言,敢于说话。

三、以角色表演引起兴趣,走进情境

爱表现自己、喜欢表演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智力障碍孩子也不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欢模仿、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通过情境的创设,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去读、去说、去演,把那些枯燥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内容,把静态的文本内容变为生活交际的动态表演,把课堂情境和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欲望,使其十分乐意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表演情境中理解内容。笔者在《到阿姨家做客》一课中,指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做客”模拟情景:请一个学生扮演文中的小男孩,而笔者(或另一个学生)扮演“阿姨”。通过师生表演“到阿姨家做客”的场景,学生在笔者的引导、点拨中学习正确、自然地运用人际交往中常用的礼貌语言,学习“为客之道”和“待客之道”。然后请学生进行评议,使他们明白到别人家做客要注意礼貌,懂得“您”、“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的使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通过角色的表演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情境,在真实的表演中,学生的情感便能自然地流露。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对话,更能唤起学生的说话热情,从而学习语言交流方法,掌握理解交际用语,提高人际交流的能力。

四、以多媒体辅助调动情绪,营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感官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鲜明、越确切。多媒体融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态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积极参与,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笔者在《它们怎样叫》一课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创设一场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动物演唱会”。在“演唱会”上,小猫、小狗、青蛙等可爱的小动物一上场,学生眼睛一亮,个个情绪高涨。随着音乐声起,小动物用自己独特的叫声一展自己“歌喉”。此时,学生在“演唱会”的欣赏中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小动物的动作、叫声,手舞足蹈、兴趣盎然。接着以有声的媒体课件,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认真听动物的叫声,进而学动物叫。然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朗诵儿歌。最后在《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曲中,边唱边配上动作演示,在歌声中拓展各种动物的叫声,课堂在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歌表演中结束。如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资源,创设形式新颖、学生喜欢、有效的教学情境,把课本上静态的知识、画面动态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动眼、动口、动手,看、说、唱、演,体验着小动物的动作、叫声,学习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了。

五、以组织活动给予体验,活化情境

培智语文课堂上,常常会遇到学生“无话可说”的“冷场”现象。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有信心想说、敢说、会说,并且说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课前组织相应的活动。有趣的活动使学习内容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生活,让语文课堂学习的情境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扳手劲》、《添嘴巴》、《丢手帕》、《乒乓球又圆了》等都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笔者在《扳手劲》一课课前组织学生在班上举行“扳手劲”的活动,决出两名最佳选手进行决赛。赛前准备两块奖牌,说明比赛规则,提出观察要求。当比赛结束,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中余兴未尽时,指导学生把比赛过程和场面说清楚———先说说比赛前选手是怎样上场的,比赛时选手是怎样使劲的,双方的动作、神情如何,周围观战的同学有什么表现;再说说比赛的结果;最后说说老师是怎样给两位选手颁奖的。经过切身体验后,学生“一吐为快”,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了。通过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体验,在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放松心情,学习的欲望自然增强。同时情境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让语文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消除学生“怕说”的心理障碍,语文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江冬花.浅谈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现代特殊教,2013,(12):37-38.

[2]蒋爱芳.挖掘生活资源———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2):45-46.

[3]丹尼尔.P.哈拉汉,詹姆士.M.考夫曼,佩吉.C.普伦.特殊教育导论[M].第11版.肖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8-50.

作者:柯顺利 何英捷 单位:长乐区特殊教育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