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的魅力再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与综合能力,同时,大学语文也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基于此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魅力再现的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有很多诗词歌赋,均需要诵读者携带丰富的情感,才能使文章更具备色彩与魅力,为此可在经典诵读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同时,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关键,博大精深且蕴含丰富历史文明的文化能保留至今,均依靠了语文中汉字的功劳,因此大学语文中,让学生通过写作与实践的方法,学习汉字中的文化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推进中,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经验为大学语文学习创造了数不清的作品,因此,教师要把编入大学语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结合情景在课堂再现,并且赋予具有新时代意义内涵,呈现给学生,以此达到不但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表达方式是大学语文中文化类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携带者。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魅力;再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的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不同时展中不但继承了本身的内涵,而且又赋予了新的意义。语文课程作为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正确认知的载体,无论是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被列为学生的必修学习课程之一,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为了顺应社会的文化变革趋势,各大高校均增加了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力度,希望可通过语文学习课堂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国家发展历史,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大潮发展中长期屹立不倒的原因[1]。为此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拥有的历史是十分丰富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金融和经济迅速在全球内崛起,语言类学科研究在时代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在不断地繁衍中成为了推进市场进步、打开社会发展道路的关键,因此“汉语热”在全球市场内不断升温,并成为了市场内一种较强势的语言科目。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大学以语文教学科目为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工作。首先应让学生掌握,在语文学习中大学生应担负起的中华文化传播任务。其次,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本质,在学习文章辨识的同时,让其掌握文字中传递的精神。最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义务,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社会中得以传播。为此,本文将以大学语文为例,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的研究,掌握文字中潜藏的文化精神,实现中华文化在新生代学生中的传播。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的措施
1.在诵读中体现母语的魅力语文既是汉语,也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截止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的标准化发音具有优美的旋律,在大学语文中,倘若教师想在课堂中传递感情,便可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语文文章进行[2]。并且在大学语文中,有很多的诗词歌赋,均需要诵读者携带丰富的情感,才能使文章更具备色彩与魅力。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往往会要求学生在学习或感知中,大声地将内容诵读出来。这样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更加深层次地感知母语传播的文化精神,也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对民族文化、对中华悠远历史的自信心,这种通过诵读表达出的魅力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同时,大学已经将语文等级考试列入了学生期末测试与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截至目前无论是学习汉语或练习普通话的人均越来越多,表明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认识到了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3]。为此,大学语文课程中提出了HSK汉语表达测试,并在不断的鉴定与实践中此项测试已被称为“汉语托福”。至今此项测试已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海外大学已设立95个考点,国内大学同样设立了考点66个。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母语诵读所展示的魅力是无尽的,也是当下汉语面临突破的一个转折点。
2.在写作中展现文字的儒雅在截止至今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博大精深且蕴含丰富历史文明的文化能保留至今,均依靠了语文中汉字的功劳。汉字与汉语一样,可同样作为中华文化表达中具有传承性的载体,也是承载着至今历史的重要基石。从早期的“图形图画”到后来衍生出的“象形文字”,再到“简化形汉字”,最后在如今的“汉字”,无论是其演变过程或演变的历史,无一不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底蕴[4]。因此,在大学语文中,学生通过写作与实践掌握以此掌握汉字中的文化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大学语文中,相关专业教师曾表示“一个有追求的大学生首先应熟练地掌握本土的文化历史发源及本土文字的发展。”为此对于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说,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选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汉字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且无论是从事金融类或工商类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发展中均需要文字为其作为支撑[5]。这时,具有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学生便展示出了其自身的优势,再进一步向就业单位展示自身实践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向面试官传递了文字中表达的文化精神,能更好地打动对方,以此获得更好地学习机遇。
3.在经典作品中诠释汉字的人文素养在大学语文中,经典作品与著名典籍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推进中,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经验为大学语文学习创造了数不清的作品。其中《论文》《史记》《道德经》《三国演义》等著作均是十分经典的,这些创作作品不仅仅涵盖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同时也对外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历史文学性涵养。当下大学生通常使用运用互联网来感知文化,通过互联网接触世界,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为此高校选择将经典文化作品引入到大学语文课堂,通过在课堂上传播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繁衍的概况[6]。同时,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经常根据当堂课的教学重点,选择著名的古典作品作为此堂课的教学案例。此种教学方法不但可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树立学生对人文知识、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总之,在大学生语文中由教师对外展示的一些文学、文化、文字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精髓、历史底蕴都是值得后人去反复揣摩、不断深入思考的。
4.在文学活动中传递民族文化引导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关注文学类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再现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中国许多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大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更加时有发生。为此教育部门开展了深入的调查与调研,并发现有超过65%的学生认为圣诞节是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要的节日,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可以替代的[7]。但大学语文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可通过开展线下语文活动的方式,呼吁早一辈文化的持续传承。并且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夕阳群体,凝聚着民族与文化的高尚群体。为此在大学语文中,教师可通过联合社团与协会,组织学生按照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活动前,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书写活动策划案或口号标语。总之,大学生是当下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但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也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大学语文便是这样一个平台及载体。
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的方向
1.选择合理的教材、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为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研究,不断在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文在学生中开展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的了解,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对经典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情况的数据。为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特别是提升大学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应有的意义。在大学教育中,要在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选择合理具有新时代意义的教材,不断拓展大学语文课堂的宽度和深度,不断创新语文课堂,让更多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2.提升教师队伍,加强学科融合为更好地通过语文课堂宣扬传统文化,要以提升语文教学队伍专业综合能力为主,适当引入博大语文教学体系。此外,适当在大学语文中融入一些其他学科,使文字展示的精神贯穿于各个学科,以传播语文正能量为主,再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总体来说,本文研究的范围相对较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承,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历史性问题有待解决,为此在后期的发展中,将持续在其他科目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姬会然,李茹.新时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逻辑、挑战与路径——文献梳理及反思[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06):083-089.
[2]王欣,王勇森.让最美的传统文化永续流传——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影视嘉年华永久落户青岛市崂山区[J].走向世界,2018(45):076-080.
[3]张晓丹,薄长东,殷红玲等.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J].市场论坛,2018(12):009-010+022.
[4]林忠东,吴思富.传统与当代限制与创造——“2018海峡乐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述评[J].福建艺术,2018(07):021-026.
[5]孔繁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为例[J].理论学刊,2018(06):018-024.
[6]阳雯月,王磊.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学思想的启示研究——以《菜根谭》修身处世思想为视角[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2(04):067-071.
[7]崔潇.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内容创新的四个“度”——以第一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对外传播,2018(12):036-038.
作者:潘华 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