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价值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时,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认识的一点是,革命传统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教材的优秀革命传统作品,既是学生研习作品体式和写作技巧、风格,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审美鉴赏能力的典范文本,更是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同时,它还是学生系统形象认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继承与发扬红色经典文化,并结合具体场域实现革命精神当代价值的最佳媒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文本,实现革命传统作品的三大教学价值。
一是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价值。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革命传统作品研习,首先要落实的是作品的语文价值。教师要着眼于革命传统作品的具体文本,结合单元核心任务,从不同的篇章中挖掘出具体可感的典范性。入选必修、选择性必修教材的革命传统作品,作者或是革命斗争的亲历者、见证者,或是现当代文学的创造者、书写者。他们中既有毛泽东主席这样的伟人,也有鲁迅先生这样的大师,以及夏衍、赵树理、孙犁、茹志鹃等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开山级作家。他们的作品,既携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魅力,亦具备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学作品新鲜的典范意义。毛泽东诗词中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激情,鲁迅杂文的雄辩、犀利与幽默,赵树理语言中的泥土气息,孙犁笔下的荷花淀诗意,都对高中生的语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创造能力有重大借鉴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单篇教学还是任务群研习,都务必以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作品的文本性,把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从中获得真正的语文能力。
二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价值。革命传统作品进教材是国家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这类作品的教学中,革命传统精神的思政价值和文本的语文价值同等重要。为此,教师必须在深刻、系统地解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篇章的思想主旨、情感力量与精神内涵,并借助生动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和具体可感的历史情境,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影响学生,使革命精神薪火相传。需要强调的是,在落实革命传统作品的德育价值时,教师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即不照本宣科,不强行灌输,而重在发掘革命传统作品本身的精神感染力,大力渲染仁人志士与英雄人物身上的思想先进性与偶像意义,用人来吸引人,用情来感染人,用精神来塑造人。如此,方能春风化雨,使革命精神如盐分自然融入高中生的精神成长过程。
三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当代价值。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习革命传统作品的根本意义,是实现其当代价值,即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时代情境和生活场域中,情感精神世界能够自觉连通历史革命传统,从中汲取力量,自我塑造,自觉行动,做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厘清革命传统作品的具体时代特征与情感精神张力,并挖掘其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性与延展性,为学生建造由此及彼的精神桥梁。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革命传统作品,涵盖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革命精神,都包含丰富的时代意蕴,呈现出具体的典型。比如体现在教材中的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在当代生活的具体场域中都能催发出庄严的、神圣的、凝重的、深沉的新力量。教师应结合教材,营造情境,传播火种,促成革命精神当代价值的顺利实现。同时,还应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接续、融贯为一体,构建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长廊。总之,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个新课题。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它的外延是宽广的,它的价值厚重影响深远,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其中探索开掘,勇于开拓一条新路径,使学生在革命精神的召唤与鼓舞下,既可以上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可以充满自信地面对风起云涌的未来世界。
作者:李瑞玲 单位:海南省农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