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课堂小组互动式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实际上是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有合作性、对话性与反思性。文章从课堂环境的营造、活动设计、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小组互动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实施关键性环节的小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有效展开。大多的小组互动中,虽有小组的形式,但缺乏生生之间的有机合作,部分学生往往在交流中掌控着话语霸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成为了听众和陪衬。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缺乏思维碰撞的对话过程以及自我的反思过程,许多小组互动在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可一节课下来,却发现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谈个人认知的发展。基于此,探析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小组互动的内涵,进而提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互动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
维果斯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社会文化理论不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社会层面或文化层面的理论,而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把语言习得看做是将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1]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并通过该过程获得发展。可以说,发展即是“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维果斯基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维果斯基而言,认知的发展过程不是儿童独自完成的,而是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接触中完成的。从本质上讲,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透过经验分享和价值协商后达成的一种共识。同时,维果斯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主观知识不是传递和复制来的,而是个体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不管是个人本身拥有的主观知识还是在沟通、分享、并对他人的观点检验、评判后形成的新知识都是个人内化的表现,整个过程都要求个人主动发挥自己的建构能力。由此,维果斯基指出,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交互是认知发展的基础,称为“智力之间的活动”;儿童对双方之间的交互,协商,争论的过程进行内化,称为“智力之内的活动”,学习就是智力之间和智力之内的活动的结合。[2]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学习的内涵
(一)小组互动的目的在于促进认知发展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认知发展。即,小组成员的互动不是传递预设答案的过程,而是在相互沟通和理解中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促进未来发展。个人认知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个人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他人提供支架式帮助,个人通过有意记忆脱离帮助,内化为无意识的行为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无限递归循环的过程。在小组互动中,小组成员通过外化的同伴交往活动及个体内化的过程来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最终达到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的目的。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绝不是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滔滔不绝却一无所获,而是要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性
社会文化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最近发展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在作为成人的教师和一定的专家指导下,而且在有更高能力的伙伴存在的场合,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准。[3]维果斯基详细解释了“更高能力的同伴(morecapablepeers)”,他指出,不需要每位小组成员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到最好,因为大部分的活动都包括一系列的任务,某一成员在他擅长的部分可以给予他人帮助,同时在其他不擅长的部分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即使同伴之间的能力相当,但一个小组集合了所有成员的个人贡献要比独自一人更能建构一个解决方案。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也意味着每个成员集体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这里学习不是“个人自扫门前雪”的个人活动,学生不再是学习中的“单干户”,相反,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集体负责,达到利益相关、彼此共赢的格局。在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中,学生既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又能欣赏同伴,关心他人,彼此自尊自重,互信互爱,获得思想上的成长和精神上的满足。
(三)小组互动过程的对话性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对话为媒介的交互作用的文化实践活动”,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4]对话的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讨论行为,学生总是在分享和交流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总是在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帮助。在小组互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认知结构都不尽相同,在与同一信息相遇时,就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各有特点的反馈。通过小组交流,又唤起了他人不同的或相似的观点和见解,或是责问,或是补充,或是质疑,或是批判,从而对某一问题产生了更高质量的理解。当然,这一理解并不一定要最好、最正确,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小组成员通过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通衍生出大量的协商,以及为克服表达上或是内容理解上的障碍而做出的会话性调整。正是这种同伴之间的对话引导着互动过程不断深入,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和情感的共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摆脱原有认知的局限性,超越自我的能力水平,思维得到发展。
(四)小组互动的反思性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考虑社会活动与内化过程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不仅包括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包括学生观察、感受和倾听他人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并加以模仿、内化和应用的过程。将学生机械的分组,简单的组内交流不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也不一定会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让学生的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反思是指在小组互动中,生生之间不断的内化彼此的观点,吸取他人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再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发现认知冲突,扩展和修正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对事物更高层次的理解。小组互动中,生生进行反思的主要手段是对比。对比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教学阶段,它总是内隐于生生的对话、协商、感知和领悟之间,正是在不断讨论和探究中,实现着反思的过程。反思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生生在智慧的碰撞中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并改进的过程。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小组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一种促进平等、合作与探究的心理和空间环境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教学就是要创建一个致力于关心、合作、对话、意义生成的课堂学习共同体。[5]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合作的心理环境。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任何一方的观点都不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并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声音时,不能以自己预设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而要抱有一种尊重、民主的心态,认真倾听和反思,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此外,语文课堂应该充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各种真实的探究机会。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节奏,结合自己的经历,自我调控地去发展。只有当学生们真正享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时,小组互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小组互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的,教学场景的布置应体现合作与创新。在分组方面,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互补性的小组,每组4-5人。教师可对小组内成员分配角色,如,汇报员、记录员、监督员、检查员、组织员等。在座位设计上,尽量为“田字格”形结构,这样有利于生生、师生之间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来进行互动。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开展任务型学习
任务最主要的是关注意义,关注学生如何表达想法,传递想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并围绕这一话题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任务之间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如教师在教授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你心中的李白”。这个任务学生主要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二:“走进李白”。读文是为了阅人,那么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可以从文章的主旨以及字词句理解的角度来谈,如“冰塞川”象征着作者面对的艰难险阻,“拔剑四顾”暗示了作者不甘消沉,奋勇直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唱出了作者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第三:“李白与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我要从诗人身上汲取怎样的品质?摆脱了传统的诗歌教学仅停留在背诵,字词翻译等知识层面上,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人人都置身并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兴趣浓厚,情感充沛,你来我往,讨论热烈。此外,在任务的完成中,教师也要多提富有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和李白经历相似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这类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观点并最终达成共识。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了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多提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引发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在教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时,教师可以提问“老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进而思考:“老北京与其他文化名城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需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文化名城,进行比较,进而深入讨论。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小说中的阿Q以丑为荣,盲目自大,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胜利法造就了人们积极宽容的处世心态,面对困境时要多考虑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一面,请同学们就精神胜利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像这种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四)采取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在语文课堂中,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可以量化的知识,还应把态度、情感,合作意识,反思能力等作为评价的内容。课堂测试是一种最普遍的评价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堂测试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提高分以及个人在小组中的得分。以提高分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改变了以往那种为了个人名次而争输赢的模式,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论以往成绩如何,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只要不断努力,力争超越自己就能不断进步,就能为小组做出相应贡献。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学习态度、合作意识也会相应的发展。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评课方式相比,描述性评价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仅仅如实的描述现象,如学生的参与程度,互动状况,是否有创新的观点等。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其他小组成员或老师所提供的信息描述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用描述性评价来构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同时促进自身积极反思,将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注释:
[1]高瑛:《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
[2][5]Wells:DialogicInquiry:TowardaSocioculturalPracticeandTheoryofEduca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10.
[3][4]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学展望,2006年,第8期。
作者:孙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