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电力远程监测系统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字电力远程监测系统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字电力远程监测系统探究

摘要:应用C/S架构对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房电力远程监测系统进行设计。系统中包括一个监测中心和多个监测终端。监测中心能够与各个机房监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监测终端能够监测主要分支电力的工作状态,将监测过程中的人力消耗降到最低,提高整体监测质量。文章着重对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房电力远程监测系统进行论述,以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房;电力远程监测;系统

1概述

近年来,无线数字电视在铁路、公交、户外广告和移动多媒体等领域应用比较普遍。在城市或者乡镇建立单频网、差转台或直放站等,能够提高信号质量。同时,其对供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求也比较高,以保证机房内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前,很多发射基站以人工巡检为主,严重影响了信号检修质量。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房电力远程监测系统,能够测量各设备支路电流、电压和运行状态等参数,以实现对各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和记录。同时,也能够加强机房的安全防范和反恐保障。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直观的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显示,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报警的即时性,以提醒值机员和维护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处理,提高设备安全管理质量。

2系统功能和监测终端平台

2.1电力远程监测系统功能

电力远程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终端、通信层和远程监测中心。监测终端对各电力支路的参数和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并结合预设值,对故障进行判断,能够实现报警、日记查询和本地显示等;远程监测中心具备智能性和多功能性,内部包含管理系统软件,能够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和自动化处理,其对发射机房回传的数据进行收集,借助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具有数据分析、告警提示和报表打印等功能;通信层借助C/S架构设计,它的服务端是远程监测中心,借助TCP传输协议和各机房客户端实现通信[1]。

2.2监测终端平台

2.2.1硬件结构

发射机房电力监测终端的结构比较复杂,其处理核心是微控制器。它借助SM系列电流变送器,将电压信号传输到控制器的ADC口,并借助SPI接口与网络模块W5100接入Internet。LCD对机房现场监测结果和告警情况进行显示。发射机房电力监测终端中的传感器设备接入接口比较多,实现对现场数据的远程监测和管理。如果监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发出报警。同时,也可以借助系统预设的应急程式,对应急措施进行自动启动,帮管理人员排除故障,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

2.2.2支路电压和电流监测方法

主电力系统采用交流和大电流回路将电力送往设备,实现电能传输,不能够直接与控制器C8051F240的ADC口连接进行测量。应用互感器,对交流大电流数值进行控制。以SM系列线性交流电流变动器SML50AEC-12/24为例,其具有高灵敏度特点,初级与次级隔离;单电源供电,电源电压范围和电流测量范围分别为12-24V和0-50A;交流输入,输出直流电压为0-5V。SM系列电流传感器借助外接电阻,将电流输出转化为电压输出。

3客户端软件

客户端软件以C语言设计为主,结构简单。通过调用不同的功能子函数,实现结构设计。子函数包括初始化模块、网络连接构建、数据采集处理、日志操作和数据格式处理等。技术人员要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严格控制。

3.1程序流程

终端上电后,进行系统初始化,然后与服务器进行TCP网络连接。正常通信之后,终端对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值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如果数据正常,对其进行打包,发送到服务器端;如果数值异常,写入日志,启动本地报警,在LCD上显示告警原因,将数据和告警报错类型同时发送到服务器中。在设定好的扫描时间基础上进行延时,进行下一次循环。重视扫描周期设计,对电流和温度变化进行考量,将量级和扫描周期分别控制在1/10s和100-200ms。同时,技术人员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对软件流程进行明确认识和了解。

3.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从数据采集底层开始,以确保数据处理的普遍性和适用性。不同的测量定义都要对应一组数据,结合先验知识或后验知识进行人工设定。取得检测量数值后,对其进行评估,以明确实时状态。数据采集过程:

(1)从模块读取数据、采样;

(2)将采样次数控制在5次,分别去掉最大和最小,平均值即为实时数据。

(3)数据评估。如果数据不合理,继续执行采样工作。如果依然不合理,放弃采集,记录为故障。

4集中监测管理重心

4.1数据传输协议

上传数据和下行指令都是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上下行数据交互。对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定义,并以帧的格式对其进行打包,借助TCP连接进行发送。协议规定每个帧都以#DVB#开始,以#END#结束,以区分每个帧数据。在每个机房的监测终端设置固定的IP地址,在监测中心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录入。

4.2报警类型

本地报警即在控制器上进行声光报警,并对报警信息和处理方法进行记录,进而传送到监测后台。监测后台能够实现远程报警,其在人机交互上弹出相关界面,并对具体的机房故障情况及原因进行明确。常见的故障报错情况一般包括停运、正常、预警、告警、开路、短路、干扰、缺陷八个类型。它们的错误代码分别为Error0、Error1、Error2、Error3、Error4、Error5、Error6、Error7。通道故障一般包括通道数据异常、开路、短路等。模块故障包括无通信回应、掉电、接触不良或模块损坏。通信线路故障背景下,所有模块都没有响应。干扰是指电磁环境背景下,出现无效坏数据。如果出现该种情况,对近期测量数据进行发送和存储,以有效消除干扰问题。如果不存在连续坏数据,则说明缺陷集中在通道或电流变送器上。

参考文献:

[1]张帆,赵志梅.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房电力远程监测系统[J].电视技术,2011(24):74-76.

[2]刘长凯.远程电视发射机房电力监控系统[J].有线电视技术,2012(10):83-85.

[3]王徐.贵州广播电视台发射机房监播系统的设计与使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5(9):119-123.

作者:刘超 冯继鹏 单位: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