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丹合作建设营销管理创新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丹合作建设营销管理创新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丹合作建设营销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中丹合作办学在国内合作办学中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中丹合作项目为例,探讨了在国际化视角下的营销管理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教学模式、教学保障、师资队伍等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中丹合作;营销管理;专业建设;国际化;丹麦AP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的趋势之一就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为顺应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探索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一、中丹合作营销管理项目介绍

2012年5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IBA)签署了营销管理专业专科合作办学协议。2013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第一批学生正式招收入学。学生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习3年,申请并通过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营销管理专业论文答辩,可获得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和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两个学校的专科毕业证书,并可以赴丹麦继续攻读本科及研究生(MBA)课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中丹合作的营销管理专业以国家示范重点专业—市场营销为依托,引进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等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探索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涉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营销管理商务人才。

二、营销管理专业建设创新模式的实践

(一)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专业建设的保障

为了有效运作该合作项目,方便开展各项合作活动,双方成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由中丹双方学校校长、教务处处长、二级学院院长组成,成员每学年至少会面一次,并定期通过电子邮件或者远程电话会议及时商议发展大计,共同解决办学难题。联系管理委员会赋予办学机构更大的自主权,从教学、师资到学生管理等方面提供诸多方便,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合作项目可以实践多方面的改革措施,步伐快、效果明显。

(二)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1.双方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中丹合作办学协议规定,合作项目学制为3年,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全部教学内容。第一年侧重学生的英语技能的提高以及一些基础课程。第二年至第三年的上半年为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丹麦APDegree(AcademyProfessions)证书课程(见表1)的学习。最后一个学期为毕业设计与毕业实践。采用丹麦方提供的教学体系,中方通过学分互认,引入丹麦课程,适当增加学分总量以及灵活地进行课程类别的相互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既达到了丹麦方专业课程和学分要求,又符合教育部相关要求,学生没有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只要能够修满所有课程和学分,就可以获得中丹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不仅如此,中丹合作项目中最吸引人的是拓宽了出国进修途径。如果能获得丹麦方营销管理AP证书,无须提交雅思成绩,凭AP证书即可赴丹麦攻读本科课程,进而再申请研究生学位。

2.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

根据协议规定,中丹双方各指派1名教学督导,进行及时沟通,并定期向联合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每年丹麦方将派督导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一次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按照AP课程中的课程设置,中丹双方各选定4名教师进行对接,即每位教授课程的中方教师都有一名丹麦教师进行指导与对接。中方教师在项目开始前赴丹麦进行访问教学,丹麦方提供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每学期开始前,中方教师要将授课计划等资料通过邮件发给丹麦方审核。授课期间,授课、作业和考试等均用英语进行。中方教师有任何问题与困难,都可以通过邮件找到对接的丹麦教师,进行学术上的探讨。所有学生的作业、考试及相关视频,中方都要上传至指定的邮箱,供丹麦方审核。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日常教学管理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在中国课堂学习到了丹麦课程。

3.组建国际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中丹合作营销管理专业项目拥有一支中方与外方相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外教比例高,海归比例高,学历学位高,学科结构丰富。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丹麦的教师承担超过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时间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中方专业教师都是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均拥有研究生学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其中博士4名,留学归国人员和有出国访学经历的教师5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有力保障,也烘托了国际化文化环境和氛围。

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项目式教学是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国外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和课后主动学习,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并在课上以演讲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培养自我判断能力、培养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式教学实施后,改变以一次考试成绩为考评依据的传统做法,采用了阶段测试、项目任务式考核、理论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并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采用角色扮演、测试、报告、演讲、现场答辩等方式,全方位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

(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赢是专业建设的成果学期理论课与实践课

1.借鉴国外办学经验,提升办学层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结合教学资源的特点,通过与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合作,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先进教学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外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将中方现有实践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与外方对于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有机结合,打造在国际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新示范。

2.教师研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了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

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营销管理专业教师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通过与丹麦教师的合作,赴丹麦学习和培训,收获了大量的国外关于营销管理专业方面的新知识和新理论,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拓宽了理论知识,开拓了视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教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职业素养也会影响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营销管理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合作教学实践,教学经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成为一支符合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双语教学团队。

3.学生作为合作办学的主体和中心,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中丹合作项目为载体,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根据合作办学协议规定,中方每年将派出4~8名优秀学生赴丹麦进行交换学习或者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只要承担机票和住宿、生活费用,无需支付学费。丹麦方也会选学生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交换学习。两校还定期开展夏令营、互访等活动,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项目内,感受中外交流的气氛,丰富学生的阅历和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作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全国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为渠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中丹合作办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学校办学的正规性和规范性,所有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每年招生前商议、编写完成,并且输入教务系统。以后每学期的教学计划都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不允许有任何改动,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中丹合作有其特殊性,丹麦方给出的课程体系都比较粗放,一般在学期进行到一半时,讨论下学期的所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有些人员、时差、学制、开学时间、假期等难以统一,导致了中外合作项目的复杂性。通过教学管理委员会解决这一矛盾。先从宏观政策上给予中丹合作一定的灵活调动的权利。选派外语沟通能力强,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教学管理人员,作为中丹项目运转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运行和学生管理工作、制定和变更教学体系和计划、对外联系、对内沟通等协调工作。

(二)课程体系高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按照中丹合作协议规定,学生取得AP证书后可以免雅思成绩,可以直接申请丹麦留学签证,可见AP证书的含金量和难度。欧洲教学体系中的课程理论性强、考试要求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费较高,导致生源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化。招收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学习自律性差导致高考成绩比较低,但是家庭富裕,学生的优越感很强。教学管理团队通过大一强化英语,在大一进入大二专业课学习时由丹麦方进行测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专业课学习。一旦进入专业课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出国的动力与欲望,同时给他们施加压力,在动力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专业课授课高要求与师资水平之间的矛盾

欧洲统一的教学体系中对理论、模型的讲解、考试要求可以达到国外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水平,而且是要求全英语授课。虽然目前启用了一批博士、副教授进行授课,但是既要英语表达流利,又要精通专业课知识的双语授课人才非常稀少。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这一矛盾。内部培养是鼓励在职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积极强化英语水平,参加各种培训,或者进一步通过报考博士来提高教学水平。外部引进主要引进英语口语好的博士以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硕士。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国际经验、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捷径。学校通过与丹麦(科灵)国际商业学院的合作,在营销管理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吸收了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才宇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5-137.

[2]关帅锋.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17):21-23.

[3]韩邦云.依托中丹合作办学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管理观察,2014(4):60-62.

[4]付延凤.中丹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12(6):158-159.

[5]于云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115-116.

作者:唐羚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