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实施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实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实施研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幼儿音乐教育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声音的艺术。音乐游戏是激发幼儿情感、使幼儿感到快乐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丰富游戏化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乐于学习,从而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生活体验。音乐教育游戏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其影响不容低估。游戏化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幼儿园音乐教育为主要介绍对象,分析了游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实施策略

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是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方式,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方法、内容相对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比如,通过创设富有美感情趣的音乐游戏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情绪和情感上的良好体验。游戏化教学将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纷繁复杂的音乐知识、五花八门的音乐类别,以好玩易学的音乐游戏形式呈现出来。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通过玩耍和游戏了解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培养美感情趣。音乐滋养着人类的心灵,深化着文化的经验,将现代与古典熔于一炉。可以说,音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我们无法想象失去音乐的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残余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课的学习,忽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刻不容缓,因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充分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断创新,勇于尝试。开创全新的音乐教育体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玩耍几乎是每个孩子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游戏作为玩耍的主要方式,更是幼儿的至爱。游戏有助于少年儿童认识世界、接触环境、探索未知。具体到音乐教育,同样离不开游戏。音乐体系庞杂,知识内容广博,幼儿很难按部就班地系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丰富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材,减少形式生硬的说教,多开发设置妙趣横生的游戏,多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体会美感,产生兴趣,获得心灵的愉悦,进而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是有力量的,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不断滋润人们的心灵。短期教学很难让幼儿喜欢上音乐,因此开展长期、坚持不懈的音乐游戏十分必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持续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游戏,通过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为他们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一)能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音乐创作能力是以音乐感知能力为基础的,是表演能力的升华。在情景各异的音乐游戏环节中,孩子们怡然自得,乐得其所。他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思索,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发掘自己的音乐潜能,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音乐之美。因此,游戏化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夫乐者乐也”,乐以载道,道以化人。实际上,音乐的益处远远不止于此。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改善睡眠等都很有帮助。以古典音乐为代表的某些音乐通过刺激机体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助于舒缓疲劳、放松身心、减轻疼痛。幼儿经常唱歌可以增强胸廓肌,提升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专注力;经常开展舞蹈活动,能改善身体的柔韧度,塑身健美,增强力量,增加节奏感和手脚协调度;打击乐器训练能提高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游戏,幼儿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音乐。幼儿通过接触多种形式各异、情绪不同的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开发五感,锻炼理解力、注意力、联想力、表达力和行为力。作为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获得良好的人生体验。幼儿在培养审美感受的同时,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得到了提高,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幼儿正处于对世界抱有极强的好奇心的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脑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顺应幼儿的天性,使枯燥的学习游戏化、趣味化,让幼儿既爱玩又爱学。多开展游戏比集中教学更有助于幼儿实际应用能力的增强与创造力的提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四大弊端

(一)注重表演而忽略幼儿体验

受结果性评价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往往更加关注儿童能否成功地进行音乐表演,而忽略了儿童能否独立自觉地进行音乐表演活动,这使得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过于片面。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只注重对儿童歌舞技能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对儿童音乐游戏兴趣的培养。在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真正主动地引导幼儿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理解、表演音乐。

(二)注重学科而忽略整合工作

虽然模仿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机械模仿不能激发儿童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兴趣,还会影响儿童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和发展。很多教师往往会直接复制音乐的题材、表演的动作等,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机械化,严重影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致使幼儿一味地模仿,而无半点兴趣。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是枯燥乏味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一线教学工作者不能只着眼于对音乐知识的普及,还要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感知力的培养和师幼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注重技能而忽略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幼儿园教师过于注重儿童音乐技能的培养和相关音乐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儿童对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许多教师只是盲目地把音乐技能传授给年幼的孩子,而忽视他们的内心感受。此外,教师自身对如何认识音乐、如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也存在疑问,这使得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受影响。

(四)教学方式单一死板,呈现出枯燥的状态

多数幼儿教师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但缺乏激活儿童思维的意识和方法,导致儿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了自我创造的机会。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不均衡,幼儿音乐专业教师数量稀少,先进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教学效果欠佳。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是知识技能的实践。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核心要点

(一)构建特色游戏化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更需要教师以形象化教学方式加强他们的理解力,因此,开发个性突出、形象有趣、生动丰满的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幼儿充分代入情节角色,促使幼儿体验游戏中角色的情绪,获得良好真挚的情感体验,比再多的课堂讲解都更加生动有效。通过不断地情景再现,幼儿能够享受角色扮演带来的乐趣,激发对音乐的热爱,从而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游戏化环境具有幽默有趣的特点,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感兴趣,更愿意去积极参与游戏,并乐于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为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文化传统、季节特点、民俗风情、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不同条件与因素,再结合园区自身的空间特点和教学条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游戏环境。

(二)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1.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

集体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教学的特有形式之一,它的目标性更强,辐射范围更广泛。在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该怎样发挥游戏的作用呢?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教师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方式上,教师可以选择谜语、手指游戏、图片、视频、故事等,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游戏的开展离不开规则,音乐教育活动中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游戏的规则和游戏的实施效果。如在《拔萝卜》的歌曲活动中,教师依据音乐内容搭建了游戏化的课堂教学场景。首先,利用多媒体系统为幼儿播放这首歌曲,渲染游戏气氛,提高游戏活动的感召力。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拔萝卜的动漫视频,形象化地展现游戏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流程。根据直接的情景呈现,幼儿迅速了解了音乐中的人物形象。幼儿各自饰演自己喜爱的人物角色,在实际的场景中完成了积极参与,获得了充足的体验,进一步了解了这首歌的内容。

2.区域音乐活动游戏化

区域活动是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游戏规则自由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儿童是直接参与者和自主学习者。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儿童可以自觉地、自主地、自动地、自由地、愉快地学习。区域音乐活动的特点十分明显。在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儿童在师生共同创造的音乐游戏场景中获得最大的乐趣和满足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创新意识。

3.开展音乐节、音乐会

幼儿园可以在儿童节、元旦、中秋节等节日开展音乐节活动,邀请幼儿家长、区域名人等一起参与,充分调动幼儿互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欢乐中得到音乐的熏陶,家园共享音乐盛宴。

四、结语

美育与德育、智育相互统一,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与基础环节。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良好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又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幼儿理解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使其在音乐游戏中得到五大领域的综合发展。音乐教育游戏化通过打通音乐的“任督二脉”,将绘本、美术、戏剧、电影、建筑、雕塑乃至生活用品、学习文具等幼儿熟悉的各种元素统统融入音乐教育之中,调动幼儿的听觉、触觉、视觉,让他们轻松地以具象思维走进抽象的音乐世界。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教学,有助于幼儿爱上音乐,有力地锻炼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刘枫.关于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讨论[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7.

[2]宋巨瑶.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3]李阳洁.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梁翠芳 单位:阜阳市颍州区滨河安居苑幼儿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