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院校学生志愿活动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健康志愿活动与公益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2018年3月—6月,吉林医药学院医学类专业学生随机发放的调查问卷,问卷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回收率95.67%;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95.50%。所有数据由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各年级学生构成为:大一86人(31.16%)、大二94人(34.06%)、大三51人(18.48%)、大四26人(9.42%)、大五19人(6.84%);性别构成男生167人(61.59%),女生109人(37.41%)。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活动的参与情况、志愿活动参与目的、志愿活动与公益创业的认识、参与公益创业的期望等方面。并结合问卷调查开展了相关的座谈。结果显示,大二、大三学生参加健康志愿活动的次数较多,大四、大五学生参与次数少;性别上女生参与次数略多于男生。参与健康志愿活动动机方面大一、大二从众心理的学生比例较高,大三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以实践为主要目的;男生从众心理高于女生。医学生对于公益创业的了解程度上,普遍处于“了解”状态。在公益创业期望值上,多数医学生认为公益创业盈利小或没有盈利,且随着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对公益创业的盈利期望越小。在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座谈。梳理后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大一新生对健康志愿活动了解较少,加之尚未开展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对大学生活不熟悉,因此不敢参与;而大二大三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学习了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参与健康志愿活动较积极。二是多数学生认为愿意参加疾病预防宣传、健康科普的志愿者活动。三是对于公益创业多数同学,仅仅停留在通过媒体了解到相关信息,感觉深入了解公益创业的途径少、公益创业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多数同学认为公益创业很难经营,困难很大。
2讨论
2.1积极开展公益创业教育
当前,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高校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而公益创业作为其中的一个新分支相对发展滞后。2009年,公益创业在国内出现,学术界对公益创业的内涵等界定尚不明确。加之大部分创业教师本身对于公益创业了解和研究不深入,虽然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创业课程,但与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教育相关的授课内容很少或是基本没有[6],因此积极开展公益创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校内课程建设体系。一是做好课程整体设计,将公益创业与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医学技能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以及创业训练有机结合;二是加大相关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引入国内外较成熟的公益创业教材和课程资源;三是强化公益创业师资力量培养,充分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机制,将创业教师及部分思政教师排到国内医学公益组织进行学习,同时邀请社会公益创业行业专家到校讲座等。
2.2系统性的组织和宣传健康公益活动
对于医学院校,开展健康公益活动十分常见,但均存在杂乱现象,各部门具有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健康公益活动。例如: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附属医院各科室有自行的各种“疾病日”健康教育活动,各学院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某些医学研究室也有医学科普活动等等。做健康公益活动时往往局限于小范围内,很难做到校内外多方参与,志愿者数量、活动规模、经费支持和社会影响力往往效果不佳。因此,系统性地组织和宣传健康公益活动很有必要。一是建议校内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此领域工作;二是亟须学生公益创业来承接以上工作,通过商业模式将医学院校的健康公益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和特色化。
2.3利用公益创业实现健康公益活动的长效发展
由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需要和人直接接触的专业学科,因此医学生所组织和参与的健康公益活动和医学生的培养密不可分,多年来医学院校开展的各类健康志愿活动的目的也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沟通能力[7]。公益创业作为当前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与医学的基本理念十分契合,将公益创业在医学院校深入开展,对医学、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均有良性效果。在引入公益创业的同时,建议医学院校在公益事业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基金扶持、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学生实践与激励制度等方面形成“全盘统筹、长效发展”的工作模式,从而在新的医学教育形势下继续收获新的教育硕果。
参考文献:
[1]滕航,朱建设.试论大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文明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5(5):124-126.
作者:陈为 霍俊爽 许娜 朱天宇 樊熙梦 王燕萍 金连海 孟繁利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