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类院校学生会工作现状及展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学生会是高校在党领导、团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在高校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医学类院校中,结构完整、运作出色的学生会不仅是将学生与学院、医院相连的纽带,更是实现教学目标、完善学生管理、推进医德医风教育的辅助力量。通过分析医学生特点和目前学生会现状,探讨如何有效避免长学制下学生会工作困境,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会;可行方案
1医学生及医学教育的特殊性
1.1学习时间长,学习任务重,参与活动难
对于医学生而言,5年的本科学习生涯,课时多、课程难度大、医学知识更新快、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学业负担十分沉重。他们不仅要对本专业的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而且要对如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众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较为广泛的学习。沉重的课业负担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使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学习之中,严重影响参与活动的热情,甚至对活动表现出排斥的态度,这给学生会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1.2专业教育方向性强,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
我国医学教育一直延续“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极端的方向性,绝大多数的医学生将根据各自专业进入各级医院。课程紧,专业性强,导致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一些人文教育课程也受到影响。同时部分医学课程对参与者实践能力的较高要求,进一步降低了人文课程在医学生培养历程中的地位,使医学生不能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人文知识的学习之中。
2医学院校学生会工作现状
2.1高年级学生参与热情低
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普遍于大三下半学期进入高强度专业课程学习,甚至一部分已经开始接触临床实习,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丧失了参加学生工作的时间可能性;同时,一部分高年级同学已经在大一大二学期参加了学生会或是其他社团,对学生工作有了充分的体验,在课业、工作等压力面前,学生工作带来的新鲜感和为同学服务带来的成就感则相对薄弱,参与的活动的热情也随之下降。
2.2活动内容存在极端,组织形式单一
由于医学教育的极度专业性,医学院校学生会在组织活动方面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如果要求仅靠专业,则活动内容单调,参与难度大,活动变成了部分同学“一枝独秀”的舞台;如果要求参与范围,则活动内容平庸,活动质量不高,在获得一定参与度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活动会照搬已经开展过的活动,不论该活动本身是否值得坚持,不能根据同学们的需求进行创新和修改,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2.3人员流动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根据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同学学习情况,可推得在大三学期之后,绝大多数的同学将会逐步面临高强度实习、考研、就业等问题,因此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会成员来源为大一至大三的同学,且绝大多数岗位以每年一次的频率发生人员变动;同时,每年通过学生会选拔进入学生会的成员,受限于选拔者和竞争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难以保证做到完全一致,即存在在不同时期学生会成员工作能力和服务理念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3医学院校学生会工作展望及可行方案
3.1针对实际问题,明确各自责任
由于医学院校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在保证学生会组织架构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针对于医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易出现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相对缺失等问题,由单一部门负责或由某位学生干部牵头,从实际问题入手,解决所涉及问题,提升学生会在在校医学生中的地位,发挥学生会对其应有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3.2突出专业特色,丰富活动形式
医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往往使其难以对单纯娱乐性的活动提起兴趣,甚至在某些特定时间对任何活动都无暇参与,因此将活动本身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将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对于参与活动的准备结合起来,使参与者没有因为参与活动而产生“荒废学业”的认知;活动的形式方面也应该大胆尝试,以学生们的需求为基础,以专业背景为特色,以吸引力强为要求,提升活动质量。例如可以通过早期临床见习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自身专业认知;通过举行契合当代热点的专业知识竞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宣传义诊活动提高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
3.3固化选拔机制,细化工作要求
人才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动力所在,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学生会进行良好运作的前提,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尤为重要,在进行初始选拔时,应主动寻找和挖掘愿意为学生服务、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干部,坚决摒弃目的不纯、滥竽充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成为学生会干部;对于现有的学生会成员,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培养,引导思想意识,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准入和奖惩机制的变化,将显著的影响到学生会运作的效果,影响其基本功能的维系,因此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成员,工作重心和具体要求也应有所差异。对于基层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其对学生会工作的热情,即要求学生会中的管理者,在管理基础上,合理、充分地利用个人领导魅力等其他方面,加强对新成员的培养,使其尽快认可与融入组织之中,激发其工作的动力与热情;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干部要注重其本身的态度和质量,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最大程度发挥他们在学生会建设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高年级学生干部不仅需要其自身对学生工作怀有科学的设想和洋溢的热情,更需要其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将这种热情传递给学生会的每一位成员,培养更多的成员认同感让每个成员自发地认同学生会,并认为自身工作是有价值的,从而为校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谈医药类高校学生会干部的管理与培养———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18-219.
[2]张昊.浅谈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会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23-24.
[3]李浩.大学学生会管理机制研究———基于Q大学学生会的实证分析[J].西部学刊,2019(10):103-105.
[4]刘尊旭.新时代高校学生会的群众性定位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4):164-165.
作者:郭昊翾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