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台湾高等医学教育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台湾高等医学教育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台湾高等医学教育浅析

1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程简介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陆起源于同一个时代,都与西方医学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发展相比于大陆而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中国大陆由传教士所建立的西式医院、学校建立发展之时,中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还处空白阶段。但此时西方医学思想、方法的传入为日后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总体而言,台湾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日据时期(1895-1945);光复初期(1945-1949);改革新时期(1949-今)。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中国台湾地区近代高等医学教育也由此开始。1895年台湾总督府在台湾设立第一家公立医院———台北病院,两年后的日本医生山本秀高在医院设立医学讲习所,教授医学。1899年台湾总督府医学校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台湾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其后,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于1936年更名“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但此时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深深埋藏着种族歧视的身影。尽管日本推行“融合政策”,但台湾民众很难拥有平等的高等医学教育权利。1945年,台湾光复,这并不仅仅是领土上的归附,更是文化教育重新回祖国的怀抱。国民政府接收台北帝国大学,并将其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而其医学部亦改名为“台大医学院”[1]。国民政府对台湾高等教育的接收与改组是平稳的、短暂的。国民政府不仅从根本宪法上赋予台湾民众平等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权利,亦使得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在发展上出现了短暂的一致性。但日据时期所形成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依然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1949年,国民政府退至台湾,教育政策更加强有力地集中于台湾,日式教育体系的影响逐渐消退,台湾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1949至今的改革新时期阶段,台湾的高等教育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学系制”为中心的改革(1950-1992)。在此期间,中国台湾地区采用美国的“学系制”教育取代之前德国、日本所采用的“讲座制”。并在教学课程方面,效法美国医学院的系统教学方式,对基础医学学科实施分期、分科,实行大班式的课程教学。第二个阶段是以“newpathway”为中心的改革(1992-今)。此阶段以“小班教学”、“教学评价”和“课程整合”三大目标为方向,推行小班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经历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医学教育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及深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取得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台湾地区医学高等院校共计有11所,其每年招收学生人数为1,400人左右。院校总体师生比例约为1∶6[3]。其医学学制因各院校略有差异,大致分为七年制医学系、五年制学士后、硕士、博士等[4]。但由于当代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衍生,加之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固有的局限性,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2目前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问题分析

2.1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的困顿问题

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困顿问题是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之路是以“西方为祖师”的学习之路。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成果、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的同时。隐藏在各成果与制度之下的“西式”思维在台湾不断发展、深化。而台湾地区是以中国传统儒家为主导的地区,台湾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宣扬与崇拜从未中断。这就造成了高等医学教育中“西式医学思维”与“东方传统思维”的冲突。虽然近代东西方文化获得了长久性实质性的融合,世界一体化趋势也逐步加强,但东西方文化孕育之下固有的思维方式在短期之内是难以协调的。因此,关于继续实行西式教育,还是回归东方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的争论在台湾地区日益激烈。解决此教育思维冲突问题应该从学生特质和教育发展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一是以学生特质为出发点,因材施教。二是以教育发展为中心,谋求东西教育思维互补。只有从学生特质、教育发展双重维度对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加以思索,才能不断谋求台湾医学教育的品质提升及全球化视角的开阔。

2.2医学教育资本投入的相对不足问题

医学教育资本投入相对不足问题是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台湾地区公立医学院校主要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持,而私立医学院校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财团”的资本投入[5]。对于医学教育,台湾奉行“精英化”的教育原则。这无疑对医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台湾地区为防止地区过度医疗的发生以及应对经济危机以来的发展缓慢状况。台湾政府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趋于疲软,而就医学教育自身而言,其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及的经费要求。精英化的教育更增添了医学教育资金的紧张度。因此,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资金的使用可谓是捉襟见肘。当下,为保障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长久发展,必须处理好高等医学教育与教育效率、教育成本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做法:一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三是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

3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启示分析

3.1拓宽医学招生渠道,加强学生入学考核

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生进入医学高等院校的主体形式。虽然各医学高校试图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打破“一试定江山”统考招生体制。但本质上依旧以考试为选拔标准的自主招生不能从根本上取得突破。相对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医学院校采用较为多元化入学方式。除了统一的考试分发制外,还加有推荐入学制、申请入学制。各种制度在整个的招生体制中维持较为稳定的招生比例[2]。中国大陆要想实现招生形式的多样化,拓宽招生渠道关键在于扩大医学院校自主权。此外,单一的统一考试将众多有医学特质的学生排除在医学领域之外,也将众多在其他方面更有特制的学生强行拉入医学的天地。这将不利于日后医学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拓宽渠道的同时应加强入学考核。可以在原有的统考后增加各校自主测试和面试环节。结合各种入学方式,建立多样化入学考核,谋求医学招生入学渠道的拓宽及标准的提升将为招生品质的改善提供保障。

3.2注重学生特质发展,培养医学审美能力

在“医学人才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中国大陆医学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各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同时,学生在高负荷的学业负担之下接受着千篇一律的教育。由此,学生的特质惨遭忽略,学生对于医学的审美渐趋疲劳。中国大陆众多医学高等院校教育政策、教学方法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硬性的压迫式的教育。这也就造成了中国大陆众多院校因为学生人数过多而被迫采取“大班制、讲座制”的教学形式。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地区所采取的“小班制、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学校应转变思维,各项教育政策、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掘学生对于医学的兴趣,增加其对医学的审美能力。

3.3提高医学教育品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也已迈进大众化的阶段,教育的产业属性愈加明显。虽然各医学高等院校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效益。但医学精英化的教育品质仍需得到保障。教育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教育制度、理念的改善。在教育制度方面,台湾实行单纯学制以提升其精英教育品质的做法值得借鉴。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院所种类繁多,包括:综合大学医学院(部)、独立医学院、独立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大学及各类医学专科院校等[5]。各高校专业设置更是五花八门,学年制度没有得到统一规范。杂乱的学制虽然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但势必会对医学教育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教育理念方面,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尤其是在知识高度专业化的医学领域,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并不是医学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核心。

4结语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陆是一脉相承的。虽然1949年之后,两岸教育制度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演变的不同造成目前发展的差异性,但各有千秋,相互可鉴。尤其是台湾地区精英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将为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诸多的借鉴。针对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问题的分析也将为中国大陆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最终,通过互鉴学习谋求两岸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作者:姚静静 孙幸 工作单位:(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