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抑郁症病人认知疗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5月一2O11年5月我院住院老年抑郁症病人6O例,年龄6O岁~8l岁。人组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O岁;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项总分≥18分;④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均无异常;⑥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等抗抑郁药物禁忌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O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72.37岁土6.32岁;病程0.88年±0.31年。观察组3O例,男l3例,女17例;年龄71.8O岁士7.14岁;病程0.91年±0.42年。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文拉法辛片,起始剂量25mg/d~50mg/d,2周后增至50mg/d~100mg/d,两组药物剂量无差异,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疗程8周,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和电休克治疗。治疗中确有严重失眠者,可合并苯二氮董类药物。观察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每周2次,每次40min~60rain,共8周。由经认知训练并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负责,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初期以同情、安慰、支持、理解和劝导为主要内容。中后期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根据每个病人的个性特点和生活内容及心理问题,进行针对的心理辅导矫正,重点找到病人对人生、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和逻辑错误,让病人用实践检验自己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内容,用积极理性信念代替非理性信念,重建健康的认知模式,使病人客观地对待自己,与病人交谈治疗实践体验,目的是使病人认知和行为改变,减轻抑郁发生的频度和强度。
1.2.2疗效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末,采用HAMD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以减分率≥75为痊愈,5O%~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总有效率一(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N100。1年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CG—GI)EC评定复发率,以CCG—GL临床症状“稍恶化”为波动复发指标,计算各组复发率。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过程中各时间HAMD评分比较。
2.2两组病人疗效比较。
2.3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1年后,观察组波动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波动复发8例,复发率为2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3讨论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迄今未明,但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Es]。与普通抑郁症不同,老年抑郁症首发症状不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而更多表现是身体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嘲。老年抑郁症病人心理健康认知水平普遍低下,尤其缺乏对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药物知识、预防、康复及自身调节等健康知识。这不仅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增加复发率_7]。目前,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仍多从器质性疾病人手,而忽略了引起老年抑郁症的很多非器质性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甚至生活是否是家属护理等,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副反应大,且疗效看法不一,病人也往往是被动治疗。认知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治疗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指导性、整体性和时间短等特点,用新的比较现实的、积极的认知代替原先不良认知。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症病人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偏见,这种偏见与抑郁发作密切相关,并阻碍病人康复,目前这一观点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ll8]。基础研究发现,晚发抑郁症与脑血管疾病或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认知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脑血管状态增加基底节血流量,从而改善抑郁症症状]。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2周、4周、8周后HAMD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P<0.05)。提示: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可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