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医学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生物医学论文被撤销现象伦理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内生物医学论文屡次被国外期刊撤销,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对于该现象的分析,不能单纯归因于作者个人德性伦理的缺失,还要从外在制度伦理建设不完善的角度进行审视。按照制度伦理建设的合乎人道原则、维护正义原则和保障公平原则,通过对论文撤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同行评审制度等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加强和改善,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学论文;撤销;制度伦理;制度建设

如果说恪守学术诚信应成为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那么外在制度不完善则是诱发学术不端、造成论文被撤销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分析当前从医者学术评价制度等存在的弊端,探寻创新完善相关制度的路径和措施。

1论文撤销现象回顾

实际上,论文被撤销的现象早已有之,据研究,国外最早出现于1966年,国内最早出现于1995年[1],但国内论文被国外期刊大规模撤稿的现象属于少见。2015年是国内论文被撤销的高发期,该年度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撤稿,且全部是生物医学论文,先是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的12种期刊撤销了43篇论文,41篇为国内作者论文;随之,德国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集团的10种期刊撤销了64篇论文,爱思唯尔公司的5种期刊撤销了9篇论文,全部为国内作者论文。继2015年之后,2017年4月,施普林格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杂志又一次性撤销了107篇国内作者的论文,论文作者遍布国内19个省(区、市),涉及上百所高校院所、高校附属医院、地方医院、部队院校及医院,其中超过半数为高校附属医院。

2关于制度伦理

作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制度伦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以“制度”为中心的制度伦理观,以“伦理”为中心的制度伦理观,“制度”与“伦理”相统一的制度伦理观。实际上,这三种解释分别代表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制度伦理问题研究的三个不同向度,都有其研究的理论境域和道德建设的实践指向。从伦理学的维度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制度伦理是对制度是否正当、合理的伦理评价,是对制度本身内蕴着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的判断,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制度的平等、公正、民主、自由等。其研究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要为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合法性提供伦理支援或道德辩护,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公民实现个体权利和自由提供公正的制度安排、制度调整和制度保护。当前,面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制度伦理建设也就成为人们渴望重建道德理性和精神信仰的实践诉求。由此,制度伦理建设也就必须遵循人类公共价值理性所内含的原则,即合乎人道原则、维护正义原则和保障公平原则[2]。

点击查看全文

SERS生物医学论文

1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

1.1SERS闪烁和摆动

有文献报道在单颗粒和纳米聚集体上发现了不连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现象。典型的闪烁时间间隔从毫秒到秒不等。最近的研究发现SERS闪烁包括了热激活和光诱导两个部分。许多证据显示这种SERS信号的波动是由于热激活分子在颗粒表面的扩散而产生的。利用波长分辨光谱进而发现信号波动来自增强拉曼散射,而不是光致发光或者瑞利散射。测量的信号强度包含了拉曼和背景信号在557–663nm的波段的总和。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SERS光谱包含了很强的背景信号。这种背景信号并不是R6G的荧光而是SERS的连续发射信号。在SERS闪烁的“Off”阶段,光数量很少,这说明SERS信号和背景信号是成正相关的,而且是同时波动的。Michaels等发现SERS强度和背景信号随时间成高度相关。大量的数据统计发现在0.1mW激光激发下,SERS闪烁的On-time大约是80ms。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SERS光谱摆动现象,就是SERS信号会突然改变他们的频率。这种现象首先由Nie和Emory报道。他们发现拉曼信号的频率变化可以有10cm-1的改变。SERS光谱波动的另一个来源是含碳基团和其他光解化合物。实验过程中需要把单分子SERS信号与污染分子的信号区分开来。有研究发现环境中的氧气在SERS闪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含氧环境中SERS闪烁的频率很快,波动的幅度更大。其它的理论和实验则认为SERS闪烁来自于颗粒本身而不是吸附分子的扩散,因为在无吸附物的条件下如银粉和气相沉积银膜,同样观察到了闪烁现象。

1.2SERS活性位点

一个关键问题是关于颗粒表面的活性位点的结构和性质。之前的研究发现SERS活性位点很可能是吸附原子、原子簇和颗粒尖端。这些位置可以通过共振电荷转移和类似共振拉曼增强方式进行化学增强。换句话说,吸附分子和活性位点之间的耦合可以产生新的金属配体或者配体金属之间的电荷转移,这种状态可以用可见光激发。Hildebrandt等认为SERS活性位点是高亲和性结合位点。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SERS活性位点,Doering等使用了一种整合流动注射和光谱装置来研究吸附分子被其他分子置换现象。在加入卤化物之前,SERS光谱经常包含很宽的背景和柠檬酸根的微弱信号,但是没有R6G的信号。在加入卤化物之后,他们发现R6G的SERS光谱很快替换了柠檬酸根的光谱,R6G的信号在10-30min中不断增加。这种置换行为是连续的,最终SERS光谱被一种或吸附在活性位点的少量分子信号主导。这些结果也进一步说明,这些SERS活性位点最开始是没有活性的或者被柠檬酸根离子所占据。卤离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可以帮助R6G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并且阻碍柠檬酸根离子在活性位点的吸附。

1.3化学激活和失活

研究SERS机制时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是将化学增强因素从电磁效应中分离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Doering等使用了整合流动注射和超灵敏光学成像系统直接研究化学增强。他们的实验系统中胶体银颗粒被固定在微流动装置的玻璃表面,在固定颗粒表面加入化学试剂就可以实时观察到单颗粒SERS信号。这种单颗粒原位表面等离子体散射研究发现在经过化学处理后,单颗粒的电磁性质并未改变。因此观察到的SERS光谱变化应该主要来自于化学增强。他们的实验数据表明3种卤粒子(Cl、Br和I)有显著的SERS激活效应,而其他离子,如柠檬酸根、硫酸根和氟化物则对单颗粒SERS信号几乎无影响。然而,他们发现硫代硫酸根离子则会使SERS信号完全消失。在对颗粒处理卤粒子和硫代硫酸根处理25min后,未产生任何表面等离子体散射的变化。因为表面等离子体散射可以用于测量单个和多个颗粒的电磁场性质,因而他们认为这种观察到的激活/失活效应主要来自于颗粒表面的原子尺度的改变,而不是大尺度的颗粒电磁场性质改变。进一步的波长分辨实验表明,单颗粒等离子体散射可以引起散射光谱小的改变,但是这种小的位移不太可能引起电磁增强发生大的变化。事实上,之前的研究显示表面等离子体光谱通常很宽,而单分子SERS与表面等离子体散射并不直接相关。

点击查看全文

剖宫产临床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因产科原因于剖宫产术后4年内再次剖宫产术病例96例。本资料统计剖宫产指征以第1指征为准,主要分为:难产占36.6%,包括骨盆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等;胎儿窘迫占13.6%;妊娠并发(合并)症占14.3%,包括妊高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臀位及除头位难产以外的其他胎位异常占6.8%;社会因素占12.9%,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无临床指征家属及本人要求手术者;瘢痕子宫占1.8%,包括有剖宫产史及既往子宫手术史;其他占9.5%,包括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脐带因素、性病等。

1.2手术方法

1.2.1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

1.2.2实验操作

先将对照组切除原手术瘢痕只去除表皮层:先切开一小口后用手向两侧撕开至10cm娩出胎儿;子宫下段缝合为子宫肌层全层连续锁边,浆膜层连续缝合。观察组采用如下方法:①全部切除原手术瘢隙。②较高位置打开腹膜。③将子宫下段切口采用锐性剪开。④在子宫内浆肌层连续锁边一层缝合。其他操作两组相同。

点击查看全文

妊娠呕吐护理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孕周、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对对照组予以止吐,补液,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2方法入院宣教

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讲授此病的基本知识,如妊娠剧吐的诱发因素、病程、常规治疗用药等,使患者对此病有所了解,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住院期间进行特殊护理。[1]加强心理疏导。责任护士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指导孕妇进行放松练习,如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引导孕妇回忆愉快的体验经历,谈论孕妇爱听的话题,观看新生儿沐浴、抚触等。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每天适时开窗通风,播放柔和乐曲,张贴可爱的幼儿画像。饮食指导。强调妊娠时期营养对胎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性,激发患者母爱的力量,使其积极主动进食。同时,鼓励孕妇少量多餐,建议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于妊娠呕吐严重者,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其呕吐物中有无胆汁和咖啡色物,记录呕吐次数及24h出入液量,以便及时发现血液浓缩和酸中毒等病变。患者呕吐时,护士陪伴身边,轻拍孕妇背部,以减轻不适。呕吐结束后,及时用温开水漱口,加强口腔护理,并清除污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在听觉、视觉上能引起呕吐的因素。对于呕吐严重者,应暂时让其禁食,静脉注射补充营养。家属护理。护士应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清楚孕妇的病情与情绪有关,亲人的关爱可降低孕妇的负面心理反应。同时,指导家属在陪护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协助孕妇加速康复。出院指导。出院前责任护士再次测评孕妇对妊娠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其对妊娠呕吐的病情和病因的了解程度,鼓励孕妇出院后继续保持情绪稳定,解除心理负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多观看育婴方面的书籍。

1.3统计学处理

对比分析两组间入院后72小时基础情况、呕吐次数的差异;初孕患者中妊娠剧吐的危险因素。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妊娠剧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点击查看全文

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案例(一)

梁某, 男性,35岁。某日被他人用石头击伤右眼,检查见右眼上弯隆结膜有一裂创0.6m,右眼视力光感, 上眼睑青紫肿胀, 玻璃体混浊, 眼底不能窥见。诊断:右眼钝挫伤;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震荡; 球结膜出血,左正常。诊断为外伤性白内障。经手术治疗疗效不佳, 右眼视力完全丧失。法医学鉴定: 右眼钝挫伤, 外伤性白内障, 导致右眼盲。重伤。

案例(二)

林某, 女性,50 岁。因土地纠纷与同村吴某长期结怨,某日因琐事与吴某发生打斗,随后被吴某丈夫黄某推倒在地。林某回到家后越想越气,决定要想个办法报复吴某夫妻。所以次日叫上儿子带自己去医院检查,让医院开了个外伤性白内障(左)、视力失明的诊断证明。公安部门在未经仔细审查的情况下,根据林某的诊断证明以外伤性视力障碍达到了重伤, 报捕了检察院。经检察院审查、调查未发现林某病历记载左眼周围有损伤的事实, 也没有证人证明黄某打了她的左眼,通过调查发现林某两年前有白内障病史, 于是对林某重新进行检查,最后认定左眼系病理性白内障, 视力障碍与外伤无关。

讨论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检验鉴定视力障碍比较常见,涉及的损伤性质也比较复杂,要考虑是否有过往眼疾、眼伤病史,才能鉴定出造成视力障碍是否与眼伤有关,避免存在诈伤情况。因此在检查视力障碍情况时, 应当结合病史、损伤事实等进行综合鉴定。 结合各类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在鉴定外伤性视力障碍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以下五个要点:

1、引发因素要了解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