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在线教育模式对继续医学教育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在线教育模式对继续医学教育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线教育模式对继续医学教育的作用

摘要:受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开启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向在线教育模式转变的探索。在线教育模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等特点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教学效果,扩大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促进了医学教育公平,对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乃至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在线教育模式;继续医学教育;教育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以及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医学教育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以造福人类社会为目标的一种精英教育。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职医务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一种终身教育形式,是推动医疗体系建设和壮大医学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员来自一线医疗单位,临床工作中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又使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党的四中全会要求“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探索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是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开启了融合“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全体系的在线教育模式。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开展在线课程107万门,合计1226万门次[1]。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2]。可见在未来的继续医学教育中,资源共享、传授知识、学习支持服务一体化的在线教育模式将逐步成为提高成人医学学习有效性的新方式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在线教育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在线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类电子终端产品为基础工具,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平台,通过视频直播、数字化课程等进行授课,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如微信、QQ、站内BBS进行师生交流答疑从而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时时处处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在线教育模式有灵活的授课方式、碎片化的知识管理、便捷的学习形式等特点,最为突出的是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1.1教学资源丰富

互联网种类繁多的资源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它的开放性、时效性、共享性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论是基础医学知识,还是最新前沿动态,不论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动画,都可以通过网络有机融合[3]。在线教育模式可以随时更新知识内容,利用互联网查阅最前沿的医学科研进展和课程资料,使学习者能及时了解医疗科学的最新动态,为临床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和培训平台,以虚拟现实问题展现现实环境,使教学环境与实践相结合[4],培养了学习者的诊治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1.2突破时空限制

在线教育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学员和单位可以基于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方向和学习时间选择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对于课程学习,既可以同时观看进行集体学习,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时间进行自由学习。通过本领域不同地方、不同单位学员之间的在线学习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的远程分析等可以共享经验、探究问题,在知识技能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以教材为辅助,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忽视了成人学员的特点,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使得继续医学教育失去其本身的功能和特性。在线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开展深度的学习讨论,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根据学习者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在线课程可以有效利用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慕课等,通过课程评价优化教学设计。融合案例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交流区答疑互动,增加学习者的存在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在线教育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的特点对比

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多依托于医学院校培训中心采取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等集中面授的传统授课方式。突出的工学矛盾使得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培训出勤率不高,严重影响教学成效。而且集中面授还增加了教室、路途等经济成本,课程也无法共享或反复学习。部分院校正进行发挥传统授课模式优势,结合在线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通过在线教育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的特点比较(见表1),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模式所长,使之相互补充、融合。

3在线教育模式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

3.1在线教育模式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学习机会,更适合在职医学生自主学习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生多来自临床一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依然要从事本职工作。快速的工作节奏、较强的工作压力以及家庭等因素决定了医护人员抽出固定时间参加全面系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比较困难,更有学员因此错失学习机会。而在线教育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碎片化的知识管理方便学员在工作生活之余利用电脑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回看”可“快进”的学习控制、可反复观看的课程视频及教学资源将使学员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提高了学员的自主学习兴趣。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使用以及实际的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2在线教育模式扩大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使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促进了医学教育公平

有的医疗单位临床科室工作比较繁忙,无法安排多人参加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培训。在医疗和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医学教育资源匮乏,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享受不到优质的课程资源。而在线教育模式则彰显了现代继续医学教育的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共享性的价值,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不同地区的医疗单位、同一地区不同的医疗单位均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模式拥有同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医学教育公平。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的使用以及多元化的互动交流使继续医学教育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和覆盖,达到“送教上门”的效果。更多医务工作者同等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为基层医疗单位与公共卫生机构培养了真正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3.3在线教育模式对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在线教育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教师在教学设计、课程制作、网络授课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锻炼了应用现代技术多维度授课的能力[5]。在线教学平台形成的课程学习数据、学生学习需求及评教结果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部门可根据单位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互动答疑解惑,使学员真正学懂、弄通,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案例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针对实际临床案例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和互动,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为医务人员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6]。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和认可。在线教育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最终目的是增加医疗专业人员的学习机会,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打造综合学习平台,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提高学习效果,对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乃至医学终身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构建良好的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在实践创造高校中在线教学新高峰[EB/OL].[2020-05-15].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四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8].

[3]金龙,王军,高菲,等.如何应用网络课程更好开展继续医学教育[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6):1-3.

[4]刘华胜,刘昌.互联网环境下医学教育发展战略之一:充分发挥研究型医院的引领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500-553.

[5]秦玉霞.基于微课程的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6,13(29):118-119.

[6]龚莉琳.医学继续教育中网络教育的优势[J].教育观察,2018,7(1):121-122.

作者:季承妹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