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摘要: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匮乏现象。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处于家庭和社会环境、就业竞争,学习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造成了抗压性不强,频繁地出现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很重视,但是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全方位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

关键词:心理危机;应对策略;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切无一不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才能加以实现。但近年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文化传递的信息处在不停的更迭当中,大量的不良教育因素和信息也夹杂其中。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从事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特点

1.1情绪不够稳定,适应环境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学生的情绪喜怒无常,焦虑不安。因为他们在进入大学时并非因为个人理想,有的是因为父母建议,有的是朋友推荐,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理想与兴趣而选择所学专业。因此,学习起来并不轻松,某种程度上的逆反心理和矛盾情绪也时有造成他们对校园环境等的不适应性。

1.2意志力薄弱,人际关系不和谐

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多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也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校园里人才济济,许多曾经的尖子生到了大学优势不明显,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失衡,甚至自卑起来。导致一些同学做起事来,瞻前顾后,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和挫折感,意志力开始慢慢薄弱,不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现象。

1.3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学校园里恋爱早已司空见惯,而多数大学生把恋爱作为大学期间个人的情感寄托,是以此作为消遣。但在恋爱中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很多学生不能把握恋爱的尺度,易冲动,好走极端,很可能出现伤害他人的现象,许多人还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可能会因走不出失恋的漩涡而丧失学业等[1]。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是具有连续性的。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更离不开父母与亲人的关怀和关注。父母的关爱是学生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影响是实现孩子健康心理的必备条件,家庭教育不所不在,一句话,一个举止,一个眼神都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组成因素。作为家长,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变化,实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2)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贯穿教育全过程。第一,高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一个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途径。心理咨询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指导心理冲突和矛盾,帮助疏导心理问题和排忧解难,有效地增强大学生适应外界环境。第二,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利用问卷调查或者心理测试等方法,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查。面对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诊断,根据问题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第三,把心理健康课渗透到各科目当中,这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书育人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要把先进得思想理念和健康的道德情操灌输给学生。第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课,使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能力[2]。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创造环境

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外观形象和内涵建设的一个体现,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不断影响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是学生形成团结向上且具有凝聚力集体的重要因素,具有团结意识的集体才能具有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际与发展,是创造和谐校园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是培养健康和乐观大学生心理的有效途径。

4加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

高等学校的教师肩负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培养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高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可以创办或者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交流,为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作出努力。青年大学生的未来关乎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作为高校教师,时刻铭记肩上使命,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全面教育能力,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家庭健康生活的基础,甚至社会进步的必要保障。因此,各高校必须重视此项工作,深刻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不断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乔玲,王学.心理健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9-90.

[2]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6,14(4):378-380.

作者:孟庆琳 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