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120例,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社区老年人抑郁筛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抑郁情绪总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老人(t=2.145,2.125;P<0.05);应对方式中空巢组老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组老人(t=-7.129,6.642;P<0.05);空巢组老人总体幸福感评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t=-3.271,P<0.05)。结论: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查;护理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120例。纳入标准:①所选取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上;②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因外出工作,常年不在身边者,探望频率低于每周1次;③能够独自阅读或在调查者的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者;④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者;②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沟通障碍者;③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由WHO编制,共20条目,采用“是”或“否”评分,0表示“是”,1表示“否”,最高总分为20分。卫生部以7或8分为界限,7分或者8分(含)以上者说明被研究者需要引起临床关注,大于15分则提示需要给予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处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信效度已被验证[8]。

1.2.2社区老年人抑郁筛查量表共30条目,询问研究对象过去1周是否存在条目描述的症状,采用“是”或“否”方式回答,0表示“是”,1表示“否”,最高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情绪越严重,14分以上说明存在抑郁的可能性比较大[9]。

1.2.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由解亚宁根据我国人群特点编制,量表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条目,1~12条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条目为消极应对维度,采用多级评分法,每1种应对方式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4种选择,对应评分为0、1、2、3分。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0]。

1.2.4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Well-BeingSched-ule,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者对幸福的陈述。量表共有33项,统计量为总分,按选项0~10累积相加,其中1、3、6、7、9、11、13、15、16项为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幸福度越高。段建华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者进行试测。本次采用修订过的量表,总分120分。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幸福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11]。由4位负责社区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现场发放问卷给老人,采用统一话语和讲解,让他们自己填写、现场收回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有效收回率100%。

1.3统计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老人各量表评分情况,空巢组老人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平均分、抑郁量表平均分均比非空巢组老人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5,2.125;P<0.05);应对方式中空巢组老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组老人(t=7.129,P<0.05);空巢组老人总体幸福感评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t=3.271,P<0.05)

3讨论

本研究调查显示,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自评平均分低于非空巢老人,有的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达到被关注的临界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抑郁情绪看,空巢老人组抑郁表现明显,非空巢老人相对好些,有的老人已经轻度抑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应对方式看,两组差异更是明显,空巢老人对问题的处理明显消极,而非空巢老人相对积极乐观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总体幸福感看,空巢组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非空巢组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说明空巢老人相对于非空巢老人心理状况更差,特别是单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应对方式和幸福感差异显著,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干预亟待改进。

3.1护理对策

3.1.1社区健康教育社区的空巢老人大多有慢性疾病,一些负面情绪产生与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2],但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一知半解或者过度重视,所以社区里可以定期请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对老年常见病进行讲解,宣导一些养生常识[12],也可以组建社区网站,建立咨询平台,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对老人们的问题进行解答,避免他们一时找不到人问而产生焦虑情绪[13]。对于病情较重的空巢老人,地段保健科要定期进行逐一个体宣教,讲解病情的起因、症状、治疗和后期影响。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疾病,避免看病难和过度求医[14]。

3.1.2心理疏导空巢老人长期无人陪伴,感受不到被重视和被关爱,感觉自己老了,没有用了,社区志愿者要常常陪他们聊天,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觉得生活仍然很美好,正确对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子女在外的,可通过视频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彼此沟通信息,减少寂寞感[15]。

3.1.3加强社会支持,体现自身价值建立社区服务站和社区网络服务站,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给社区需要服务的老人、家庭服务,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追求,发挥自身预热,让他们体现自身价值,感觉自己仍被社会需要,是个有用的人[16]。

3.1.4提倡体育锻炼加强锻炼身体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社区组织的有娱乐性的广场舞、交谊舞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或者慢跑形式,长期坚持锻炼,才能精神好[16]

3.2相关研究

张若曦、郝帅林等人研究调查了唐山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探讨社区卫生干预效果。方法是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唐山市5个社区自愿参加调查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入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病患病率、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等。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心理、健康行为、社会支持等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空巢老人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状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发现本次研究的空巢老人中,慢性病患病率为51.19%,39.18%患一种疾病,32.47%患两种疾病,28.35%患3种及以上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骨关节炎患病率排在前5位;卫生服务需求中需要健康咨询的排在首位,占80.47%;就诊率随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48.28%的空巢老人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不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包括自认为病情轻、行动不方便等;干预后试验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说明了唐山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高,卫生服务需求多,但利用情况不容乐观;社区干预可以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17]。王培培、王雪丹等人曾探讨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是邯郸市空巢老人308例为研究组和健康非空巢老300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心理状况。结果,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注意力集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比例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过分担忧及无缘无故害怕方面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空巢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社会和社区应该给予重视,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和援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缓解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提升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18]。综上,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老人个人和家庭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问题[19],加强身体护理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措施,让他们学会自我保养、自我调控情绪,积极应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快乐安度晚年。

作者:穆丹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保健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