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120例,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社区老年人抑郁筛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抑郁情绪总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老人(t=2.145,2.125;P<0.05);应对方式中空巢组老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组老人(t=-7.129,6.642;P<0.05);空巢组老人总体幸福感评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t=-3.271,P<0.05)。结论: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查;护理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120例。纳入标准:①所选取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上;②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因外出工作,常年不在身边者,探望频率低于每周1次;③能够独自阅读或在调查者的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者;④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者;②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沟通障碍者;③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由WHO编制,共20条目,采用“是”或“否”评分,0表示“是”,1表示“否”,最高总分为20分。卫生部以7或8分为界限,7分或者8分(含)以上者说明被研究者需要引起临床关注,大于15分则提示需要给予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处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信效度已被验证[8]。
1.2.2社区老年人抑郁筛查量表共30条目,询问研究对象过去1周是否存在条目描述的症状,采用“是”或“否”方式回答,0表示“是”,1表示“否”,最高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情绪越严重,14分以上说明存在抑郁的可能性比较大[9]。
1.2.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由解亚宁根据我国人群特点编制,量表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条目,1~12条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条目为消极应对维度,采用多级评分法,每1种应对方式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4种选择,对应评分为0、1、2、3分。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0]。
1.2.4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Well-BeingSched-ule,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者对幸福的陈述。量表共有33项,统计量为总分,按选项0~10累积相加,其中1、3、6、7、9、11、13、15、16项为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幸福度越高。段建华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者进行试测。本次采用修订过的量表,总分120分。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幸福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11]。由4位负责社区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现场发放问卷给老人,采用统一话语和讲解,让他们自己填写、现场收回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有效收回率100%。
1.3统计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老人各量表评分情况,空巢组老人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平均分、抑郁量表平均分均比非空巢组老人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5,2.125;P<0.05);应对方式中空巢组老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非空巢组老人(t=7.129,P<0.05);空巢组老人总体幸福感评分显著低于非空巢组老人(t=3.271,P<0.05)
3讨论
本研究调查显示,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自评平均分低于非空巢老人,有的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达到被关注的临界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抑郁情绪看,空巢老人组抑郁表现明显,非空巢老人相对好些,有的老人已经轻度抑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应对方式看,两组差异更是明显,空巢老人对问题的处理明显消极,而非空巢老人相对积极乐观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总体幸福感看,空巢组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非空巢组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说明空巢老人相对于非空巢老人心理状况更差,特别是单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应对方式和幸福感差异显著,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干预亟待改进。
3.1护理对策
3.1.1社区健康教育社区的空巢老人大多有慢性疾病,一些负面情绪产生与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2],但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一知半解或者过度重视,所以社区里可以定期请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对老年常见病进行讲解,宣导一些养生常识[12],也可以组建社区网站,建立咨询平台,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对老人们的问题进行解答,避免他们一时找不到人问而产生焦虑情绪[13]。对于病情较重的空巢老人,地段保健科要定期进行逐一个体宣教,讲解病情的起因、症状、治疗和后期影响。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疾病,避免看病难和过度求医[14]。
3.1.2心理疏导空巢老人长期无人陪伴,感受不到被重视和被关爱,感觉自己老了,没有用了,社区志愿者要常常陪他们聊天,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觉得生活仍然很美好,正确对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子女在外的,可通过视频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彼此沟通信息,减少寂寞感[15]。
3.1.3加强社会支持,体现自身价值建立社区服务站和社区网络服务站,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给社区需要服务的老人、家庭服务,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追求,发挥自身预热,让他们体现自身价值,感觉自己仍被社会需要,是个有用的人[16]。
3.1.4提倡体育锻炼加强锻炼身体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社区组织的有娱乐性的广场舞、交谊舞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或者慢跑形式,长期坚持锻炼,才能精神好[16]
3.2相关研究
张若曦、郝帅林等人研究调查了唐山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探讨社区卫生干预效果。方法是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唐山市5个社区自愿参加调查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入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病患病率、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等。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心理、健康行为、社会支持等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空巢老人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状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发现本次研究的空巢老人中,慢性病患病率为51.19%,39.18%患一种疾病,32.47%患两种疾病,28.35%患3种及以上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骨关节炎患病率排在前5位;卫生服务需求中需要健康咨询的排在首位,占80.47%;就诊率随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48.28%的空巢老人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不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包括自认为病情轻、行动不方便等;干预后试验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说明了唐山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高,卫生服务需求多,但利用情况不容乐观;社区干预可以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17]。王培培、王雪丹等人曾探讨邯郸市空巢老人心理现状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是邯郸市空巢老人308例为研究组和健康非空巢老300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心理状况。结果,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注意力集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比例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过分担忧及无缘无故害怕方面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研究组老年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空巢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社会和社区应该给予重视,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和援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缓解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提升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18]。综上,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老人个人和家庭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问题[19],加强身体护理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措施,让他们学会自我保养、自我调控情绪,积极应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快乐安度晚年。
作者:穆丹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