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分析
伴随着新兴文化的不断深入,不断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与就业缺口较大之间、大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不断增强与就业岗位的质量无法成正比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现如今复杂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部分心理素质较好的大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并随之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但仍然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就业环境下,心理问题日益显现。调查显示,2009年因精神疾病退学的大学生人数约占总退学人数的54%,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约占总退学人数的28%,因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约占总退学人数的10%。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演变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因此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全国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依然紧缺,存在严重不足师生比。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有大约10%的高校能达到1∶5000的师生比,甚至有的高校为1∶30000[3]。按照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数来看,无法较为妥善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在纷杂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尖锐矛盾。辅导员作为高校实施管理主体,无论是从工作职能亦或是业务范畴都具有相应的作用。
2.1沟通优势
对于背井离乡独自生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愿意主动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同年龄相近的“知心朋友”诉说并寻求支持。当下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由留校的优秀本科生或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担任,他们大多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近,接触较多,能够对于在校大学生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尽管相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但他们更加贴近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朋辈”的方式开展沟通与交流。
2.2资源优势
为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因此,需要依靠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教育来实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成为了创造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教育基地的主力军。辅导员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促使在校大学生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这种集体氛围,强化自我认同感,提高自我归属感,进而健全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辅导员能够合理利用职业上的优势,为学生组织并创造适合学生的、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应对,从而提高全国高校大学生在在多样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3整合优势
辅导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辅导员能够整合三者之间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汇总有关学生方方面面的信息,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活动方案的制定。学生骨干作为学生与辅导员沟通的使者,因此在一定层次上辅导员能够通过学生骨干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因人施教。而在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生整体状况,促使有关部门根据辅导员日常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开展多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种多方面的力量整合,既能对重点学生给予相应的疏导,同时又能整体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3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积极参加相关培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生了质性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队伍需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理论并联系实际情况了解并掌握当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状况的辅导员,更需要掌握相关心理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从而使其从容乐观地面对生活。“打铁需要自身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专业技能较高、知识较强的实施队伍。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自身心理品质,通过相关培训,构建好内心积极健康的世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通常会与行为问题交织在一起,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因此,在有限的工作范畴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班会为载体,有机地融合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性,科学高效地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顺利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3.3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融合进入到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通过日常细致地观察观察和走访,全面掌握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去,根据大学生基于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条件、家庭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团体活动、情感交流等相应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总之,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在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实施管理的主体,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丽英,王宏英.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68-169.
[2]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125-129.
作者:唐宁 陈洪斌 冯桂梅 周小光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