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研究

【摘要】现如今社会中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这警示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因素的探究,并且提出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情形下,大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主要的对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因素;预防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因素

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相关学者利用SF-36量表对于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epidata3.1软件对于所获得的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性、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等都具有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

(一)个人因素

人格也指个性,指的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以及习惯等等。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知,大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如具有活跃、随和等个性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接收压力处理压力的心理状况较好,并且这些个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样的在个性影响下,大学生的面对各种类型压力的处理的方式和态度也不对,如有的学生的较为性格中较为重情,这一个性特点同心理健康的影响呈负相关。

(二)家庭因素

原生家庭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话题,其主要是指家庭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组成甚至是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等都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相关关系。如家庭气氛冷漠,则大学生心理状况则呈现出消极的情况。同时家庭出现突发的变故等,这些事情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等有直接的影响,继而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学校因素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校时间占据了其生活中一大半的时间,在学校生活过程中,学习是第一任务,但是同时也需要处理人事关系,处理个人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压力源,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住宿是其第一选择,在住宿中其必须学会处理宿舍关系、自理生活,完成学习任务,整体上压力源复杂,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此可以理解为大学生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大学生的网络娱乐时间等,网络是一个大染缸,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的社会生活,其也昭示了现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阶段,其所接受到的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继而影响其心理的发展。如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了网贷,继而影响着的自己的正常生活,而换贷的压力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多个角度干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上述提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素是多主体的,因此要想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必须能够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涉。第一是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必须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于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能够更好的评价自己、监督自己并且引导自己。第二是对于家庭而言,原生家庭之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法排解的影响因素,在此要求家长构建家庭沟通机制,并且在家庭中拥有独立的意识,即在给予大学生生活发展的必要支持之外,不过度干涉或是参与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让其能够更为独立的面对未来工作生活。第三是针对于学校而言,大学学校必须建立起心理健康预防、检测体系,如建立心理咨询制度,即时跟踪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建立起心理健康档案,确保能够早发现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干涉治疗。第四是对社会而言,要求社会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案例来引导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发展。

(二)提供专业帮助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发展

上述无论是哪一层面上的预防和应付机制,都无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一个科学的正式的结论。因此必须要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导入更为专业的帮助。当前在各个城市中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免费的心理咨询,能够更好预防和应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所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个人人格、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能够从这些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有效的预防应付大学生所出现的消极的心理问题,培育其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苗苗.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8.

[2]匡中芹,孙福成,张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作用研究——以大学生健康训练营为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3):97-98.

[3]赵郝锐.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

作者:张国静 单位:天津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