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关键词:心理游戏;体育教学方法;心理健康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中抽取两个田径班、两个健美操班和两个武术班作为实验对象,共298名学生(男生100人,女生198人)。每个同类型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等数字资源库中查阅体育教学、心理团训游戏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测验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选取的被试施测,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本量表由DerogatisL.R.在1975年编制,共包括90个项目,可以分为以下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无、轻度、重度、偏重和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得分越低,则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第三,实验法。将抽取的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有三个实验组(田径班、健美操班和武术班)和三个对照组(田径班、健美操班和武术班)。实验组采用融入心理团训游戏的体育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法,同时保持其他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实验时间持续一个学期(18周,36个学时),在实验前后分别采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收集数据。第四,数理统计法。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田径班、健美操班和武术班在实验前的数据是否同质,旨在考察六个班在实验前是否为同质的平行班级;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输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六个班级各心理因子方差齐性检验
为了考查两个健美操班、两个武术班和两个田径班在实验前是否是同质群体,先对六个班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干预前,六个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其各心理因子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本研究选取的六个班级在干预前是同质的。
(二)实验组干预前后各心理因子结果分析
对田径班、健美操班和武术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干预后,对其干预前后各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实验干预后,田径班的学生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下降(P<0.05);实验前后,健美操班分别在敌对因子(P<0.05)和恐怖因子(P<0.01)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武术班的学生在心理游戏干预后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也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由此可知,融入心理游戏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对照组前后测各心理因子结果分析
对照组采用体育常规教学方法,对其前后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三个班级在各个心理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教师需探究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三、讨论
三个实验组(健美操班、武术班和田径班)各因子的后测平均分均比实验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健美操组在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P<0.01);田径组在焦虑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武术组在敌对因子上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三个对照组各因子前后所测得分均未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融入心理游戏的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敌对、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具有显著作用。可见,这种在体育课中融入心理游戏的教学方法优于体育常规教学教学方法,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常规体育教学中,从而达到滋养学生身心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5):664-679.
[2]明秀兰.心理游戏助力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1):27-28.
[3]梅学艳,陈芳芳.体育游戏干预下的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教育,2011(18):76-77.
作者:徐春霞 成丹丹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