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变化趋势与对策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2年—2018年七年间北京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以下简称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七年间大一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规范心理档案管理和建设;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建设,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问卷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剧变的大环境下,刚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大一新生进入到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面临很多新的调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掌握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北京某高校2012年—2018年七年间大一新生心理普查数据,研究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8年的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每年11月对全体大一新生统一施测。七年间共计10,261名新生参加,男生3,842人,占比37.4%;女生6,419人,占比62.6%(见表1)。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UPI)进行研究。UPI是1966年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与精神科医生为大学生新生编制的精神健康调查量表,用于了解大学生身心状况、心理需求、可能的神经症以及冲突。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建中教授组织修订该量表,于1993年在我国正式使用,其后在全国大一新生心理普查中作为首选工具被广泛使用[1]。按UPI量表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测试学生的结果分为三类。A类: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筛选标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第25题做“肯定”选择;附加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B类: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但不甚严重,应引起咨询机构注意。筛选标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总分在20分~24分之间者;第8题、第16题、第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附加题中只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C类: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一般不作为咨询机构重点注意的对象。按照UPI问卷的分类标准和建议,高校应对A类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评估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转介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或其他途径的帮助。
结果分析
1.大一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日益升高。从整体上看,大一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但从2016年开始,A类学生的比例急剧上升。国内有研究发现:在2010年之前A类学生检出率低于10%[2]。2010年之后的研究发现:A类学生的检出率则在20%以上[3][4]。可见,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见表2)。此外,本研究发现: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在2016年之前都没超过30人,但从2016年起,有过自杀想法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并维持在35人以上,这一部分学生的自杀风险较高,需要后续的追踪访谈以评估其自杀风险。
2.自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但实际其在上大学之前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学生比例很低。国内研究发现,自觉有心理问题并想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数量远高于实际咨询量[5]。这可能提示现有的心理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心理咨询的需求。事实上,自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可能恰恰反映出当前大学生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反省和评估能力,能够发现自身的认知、情绪或行为出现了异常并承认,这与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国民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以往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多,但并不是学生真的没有心理问题,而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分辨心理是否健康的知识,或是羞于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绝大多人能意识到人在一生中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随着心理疾病的“病耻感”降低,更多的人愿意承认自己在某一个阶段遇到了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并且愿意寻求专业的帮助[6-9]。与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不对称的是当前教育系统能够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中小学阶段,虽然大部分学校会有心理咨询教师,但往往是思政课教师兼任,并非专业人士,他们所提供的多半是说教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而且,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之下,学生也难以抽出时间做心理咨询。此外,在教育系统提供的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之外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往往收费昂贵,一次50分钟的个体咨询收费通常在500元以上,而心理咨询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普通学生很难负担起昂贵的咨询费用。在客观形势下,学生一直压抑的心理咨询需求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很快爆发出来,甚至有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觉察意识和良好的健康判断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服务是为了促进自己更好的专业发展和人格完善,这部分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功能和健康维护意识。与此相反,没有主动求助意识,直到被辅导员或同学发现有明显异常才被转介到心理中心的学生往往丧失了基本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检验能力,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这也从侧面说明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并不是坏事,而是社会氛围的开放和个体心理觉察能力提升的结果。
3.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女生。国外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10]。但国内研究普遍发现:大学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女生[4][11][12]。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生理上的差异并不是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直接原因,跟性别有关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才是导致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的根本原因[12]。中国虽然在法律上已经确保了男女平等,但在实际的教育、就业资源分配上,男性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即使女生拥有更好的成绩和综合能力,用人单位也会由于担心女性的孕产假期等因素而偏好选择男生。研究发现:在高学历人群中,虽然女性的条件和入职准备总体优于男性,但在就业起薪上却显著低于男性[13]。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让女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也提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给予女生更多关注和服务。政府和社会也需要进一步保障女性的就业和晋升平等权利。
对策与建议
1.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和选修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从大一年级就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求,提升学生应用心理学规律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2.规范完善的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和心理档案。大一新生入学时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渡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爆发的重要时期。在入学后三个月进行全体新生的心理普查,能够及时筛查出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和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并建立心理档案,保证后续工作的连续性和完善性。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服务队伍的建设,提升心理咨询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高校应该按照1∶3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但仅仅依靠专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是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扩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建立一个高水平、稳定化的心理服务体系。
4.国家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能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并坚决实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和支持就业的导向。只有女性的就业权得到充分尊重,才能降低在校女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焦虑和恐慌。
参考文献:
[1]王建中.UPI与SCL—90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17.
[2]姚锦,王军.某高校大学新生2007-2011年心理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7):889-891.
[3]桑志芹,肖静怡,吴垠.社会变迁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江苏高教,2016(6):134-138.
[4]史琼,余志科,刘斐.2011~2014级某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6):1064-1067.
[5]陈喆,胡莹,杨曦,等.近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76-4479.
[6]李茂生,邬志美.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3):383-387.
[7]高萍,王成强,王成刚.中文版就医障碍评估量表信效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中文版,2016,19(24):2957-2961.
[8]高萍,李丽娜,王成刚.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与其就医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48-152.
[9]沈瑜君,王立伟.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2):119-122.
[11]丁莉,马智群.2011-201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C大学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2):20-26.
[12]张敏婷,赵久波,张小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32-235.
[13]魏巍.大学生就业起薪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6):11-16.
作者: 廖冉 徐青林 刘晓倩 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