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患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患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患的作用

本文作者:郭彩治、刘晓瑞、林惠端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不孕症是有正常的性生活,未经避孕1年未妊娠者[1]。随着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孕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为7%~10%[1]。大部分不孕症病人压力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给家庭、婚姻都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本研究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不孕症病人100例,年龄24岁~40岁(31.5±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中专及高中42例,大专及以上43例;职业:干部38例,个体26例,公司职员36例;原发不孕43例,继发不孕57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诊断标准,女性、意识清楚、愿意配合;②排除合并肿瘤、肝肾心脏等疾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量表在国内、国外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在获取调查对象同意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给予发放问卷,让研究对象自行填写,不能自行填写的由病人家属,填写完毕后现场回收并检查,如有漏填,请病人补全。本次调查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评分标准

SAS、SDS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1级~4级评分,总分分别为20分~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2.3心理干预方法

①认知心理干预。向病人做好疾病的宣教和治疗技术指导,举行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帮助病人了解患病的原因,使病人建立起正常的理念,提高认知水平,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主动参与情绪调整过程中,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②疏导性心理干预。通过双方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让病人谈论她们对关于自己不孕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她们有机会尽情发泄,让情绪释放出来,给予支持鼓励、安慰,帮助她们来理顺自己的情绪。③支持性心理干预。让病人加强与丈夫的情感沟通,取得双方父母的情感支持,与朋友交流,采用心理咨询师给予陪伴、安慰及引导,消除其心理障碍,使病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以增强她们的意志和信心。④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于焦虑、抑郁程度较重的病人,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给予访视、做好患病夫妻之间的健康教育,介绍成功病例,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样本均数的t检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心理干预前100例女性不孕症病人中焦虑72例(72%),抑郁48例(48%);心理干预后焦虑18例(25%),抑郁14例(28%)。

2.2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不孕症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

焦虑、抑郁是不孕症妇女常见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失望、沮丧的情感[3]。本研究显示,女性不孕症病人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2%,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8%,可见焦虑和抑郁是不孕症病人最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可导致20%的女性排卵障碍[4]。因此,不孕症病人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在对其进行系统规范地治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治愈率。

3.2不孕症病人需要有效的情感支持

由于不孕病人冗长的求医过程和害怕治疗失败的心理,久而久之,长期郁闷的情绪使病人产生焦虑,长久不育的阴影也容易导致病人产生抑郁情绪。本研究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下降。因此,说明护士全面集中培训得到效果体现,有掌握心理干预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的技巧,能有效的和病人进行沟通,相互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使病人放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3.3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有文献报道,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影响生育[4]。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工作是关键,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本研究显示,通过对病人的全面评估,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后,病人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可见,不孕症病人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寻找合适的个性化调整模式,使她们积极应对,尽快摆脱焦虑、抑郁情绪所造成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早日重建健康的心理。

病人在面对不孕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是非常重要。针对病人的不同情绪状态给予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能缓解其应激反应,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病人来说也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能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对家庭、婚姻所造成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