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

一、引言

怎么样看待中职生,乃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关于心理健康相关学科,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其研究主流依旧是以消极、被动、补救和治疗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倾向。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兴起,最早可以追述到人本主义,甚至荣格。其倡导者Seligman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激发与开掘人的积极力量,帮助人们走向幸福。面对传统心理健康研究的消极病理倾向,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类的潜能使人们走向幸福和成功。对于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心理健康不仅要关注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还要更多地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或积极力量。人的积极品质或积极活力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面对传统以病理假设和问题假设以基础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研究,积极心理学也为中职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将运用心理测量法和调查法,对鄂尔多斯市400多名中职生进行研究,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测量和调查结果进行解读.

二、研究一:某市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对该市三所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级的460名学生进行分批团体施测。最后回收得到有效问卷403份。并将测量结果与刘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

2.研究结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国的中学常模

但是,考虑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献证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将这个结果与林东等人对广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较可以发现:某市的中职生在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广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际关系和恐惧方面得分低于广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统计上的差异;而与康延海等人对海口的普高生的研究比较发现,某市中职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分显著低于海口的普高生。排除敌对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项某市中职生的SCL-90得分与文献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长,所以,除了中职生有更强的敌对性,可以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这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同龄学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积极作用

1.研究方法

对研究一中的被试,进行大五人格简化版(NEO-FFI)测验。并将测验到的各维度与SCL-90各分项作相关。

2.研究结果

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换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过培养的中职生的积极人格,可以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结果与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讨论与分析

1.对研究方法与工具的讨论

资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个维度,本研究只用了9个维度,还有一个表示睡眠和饮食的“其它”维度没有使用,原因是,为了方便与刘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而这个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这一维度,查文献发现,中学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关“其它”维度的常模数据。本研究采用被试内研究,对同一批被试的两种参数作出相关。这种做法有利于更一进步的了解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为了更直接的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属于正常存在,本应该选择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试与本研究的被试比较,然而,由于诸多原没有选择普高被试。这是本研究进一步完善这个研究的增长点。

2.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前人研究中职生心理问题时,多怀着病理假设。本研究,放弃了传统的病理假设,转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价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于在于它为心理学、为人类、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的视阈,拉开了心理学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幕,其内在的意义在于诠释了从社会、人性等角度出发,以稳定、始终不变的追求正向价值的立场作为其真正主题和趋向,引领和帮助人类从问题假设病理假设的深渊中摆脱出来,使更多人能够过上相对幸福、有尊严、有意义和高贵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职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发现,和其它研究一样,也发现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问题,甚至相对于同年龄的普高生,中职生的在SCL-90中的敌对维度表现出更强的阳性。然而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和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3.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

首先,前面的数据证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同同年龄的普高生更严重,更特殊。甚至,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可能比普高生更为优良。其次,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年级、学业和生活多方面的影响,中职二年级最低,中职一年级和三年级很高。这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必是内在固有的问题,可能会随着外部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中职生们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都可能会趋于健康。再次,作好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培养中职生积极的人格,营造积极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后,关于中职生特有的敌对问题,敌对问题是一种由于低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评价产生的防御机制。这与我国当前中职生经历过中考失败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增加中职生们的成就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水平,提高中职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水平,可以减少中职生的敌对行为。

作者:曙光 娜布其 单位: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