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4篇)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首先表现出的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很多学生表现出的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孤僻、刻薄,行为偏激等。

(二)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

一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大学生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才能称得上心理健康。二是有健全的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工作、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同时,知识面要广,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思考问题的角度合理,行为方式适中,目标坚定,并能为此努力。三是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当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主体,无论是学习上、就业上、岗位上还是生活上都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积极适应各种竞争环境,敢于挑战。这不仅是大学生自我价值追求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一个应然要求。四是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应该对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客观地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进行评价,遇到困难不畏缩,积极克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视现实,积极向上,这是健康心理的一种基本表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舆论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社会舆论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主要的社会舆论包括:学校因扩招等原因而导致教学管理、升格条件下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变得较差,社会对学校评价降低导致在校生承受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日益扩大,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沉迷于网吧、网络游戏的学生,少部分做出不良行为的大学生常常被夸大,导致大学生形象受损,社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与价值被贬值,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由电视新闻、各种新型媒体、移动终端传播的各种社会舆论,增加了各种消极因素的产生和传播,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障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造成原有社会利益平衡被打破,必然引起局部平衡的失调和心理上的失范。

(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务实的帮助

就现状而言,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导向是有力的,有引导作用的,但由于思想认识的不深刻、贯彻落实的不到位,而导致政策应有的导向作用未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进而也就未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切切实实的帮助。由于政务繁忙等各种原因,政府仅对一些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个案进行调查,而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基本是由学校自己处理的,但学校为了维护教学秩序,维护校园环境稳定,多数情况下会将学生交给家长或监护人,由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诚然,学校和家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承担有一定的责任,但政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帮助。

(三)高校陈旧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问题

尽管高校改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且仍在进一步的改革之中,但高校落后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管理制度的沿用却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校高昂的学费、持续的扩招、教学管理制度、毕业文凭、就业指导许多方面都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烦恼、忧愁、恐惧、困惑等不健康心理,若学生消极心理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和消除,随着时间的积累至一定程度后便会转化为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由学校原因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发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许多方面紧密相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人们用和谐的方式方法来加以引导和疏通,用和谐的理念传播,倡导乐观、豁达的精神,培养健康、自尊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社会心态。即大学生心理健康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各方齐心协力,积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基础,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时期,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巨大的就业压力情形下。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分担责任,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总之,无论在社会,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倡导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应该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王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

[2]许勤.浅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4).

作者:王陈俊 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探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阐述欣赏型、对话型、生活型、活动型等四种典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特征以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融合多元德育干预模式,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养。

【关键词】德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机制;干预对策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塑造的最后攻坚期,也是其向青年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成长影响最大。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自我认知失调,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出现表里不一的现状,本质则是个性化偏激的思维定势,导致无法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进而采取错误的方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德育教育则通过对规则、程序、理想等德育模式引导大学生采取恰当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或生活。同时,根据不同德育模式的影响机制与运行效果,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1]。

1.德育的典型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德育模式主要是指德育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状态产生效用的形式,其具有稳定的操作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根据约定俗成的标准进行特定的社会活动,主要体现为人们对相关事件进行判断与处理的方式。同时,德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理论传授,其更多地包含道德的传递与教授,比纯粹的传统理念更加全面。其主要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1.1欣赏型德育模式

在德育教育中始终存在两对双重矛盾,即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德育学习的主体建构与教师价值导向之间的矛盾。同时,“欣赏型德育模式”还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初步建设,如果说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那么道德教育的形式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德育教育的结果则是通过在作品欣赏中悦纳这首歌曲。由此可见,欣赏型德育模式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推进德育主题在欣赏中完成价值观的改造与升华。从逻辑学的视角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内化为以下三个方面:(1)德育内容的传播者与参与者应构建彼此联系的沟通关系;(2)德育课程要融合道德要素的情景性,在情景中进行适度审美;(3)德育接受者在道德的熏陶下完成双重价值的选择与创造力的构建,在当前德育过程中,将德育内容纳入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即可以通过学生感知道德的美感,推进德育的美化过程,而且存在美感元素的德育内容是欣赏型德育的前提,而德育过程诸多元素的审美化也是构建该模式的关键。因此,在欣赏型德育模式中,必须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互动三者的融合。

1.2对话型德育模式

“对话型德育模式”是当前德育模式践行中最为典型的模式,其具备四个基本策略:(1)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3)营造师生自由交往的情景;(4)构建和谐开放的沟通方式。回顾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德育内容需要高于实际生活;第二,德育方式侧重日常的灌输说教,忽视学生个性;第三,师生之间需要消除沟通隔阂。而当前的“对话型德育模式”将德育的焦点转到对话的关注上,其实对对话的强调主要强调双向沟通与互动,这都恰好弥补了传统德育的单向传输,这种德育模式对当前德育工作具有重构的意义。“对话型德育模式”具备3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德育对话强调教育内容应与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融合;(2)德育对话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性,(3)德育主要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强调学生与教材的联系,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对话型德育模式”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具体细节的调整,为了保障德育对话的开展,在交流过程中,通过在德育沟通过程中与交流双方平等对待;其次,师生双方在德育活动过程中通过遵守相应的规则,最后,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兼顾彼此的情绪,时刻保持真诚的态度,教师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开展适度教育。

1.3生活型德育模式

“生活型德育模式”与以往塑造型德育与动态型德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型德育模式”注重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对德育主体开展德育活动;(2)德育模式主要强调在德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应体现人文关怀;(3)“生活型德育模式”主要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德育进行感悟,推动当前活动的开展,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需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主导性、主体性与创新性原则。生活型德育模式具有特定的教育目标,主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按照相应的规则去约束日常的行为,进而规范日常生活,同时为了促进该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对具体的德育模式进行系统的操作,综合以往的研究,其可以分解为四个可观指标:(1)学会道德选择;(2)学会道德实践;(3)学会道德体验;(4)学会道德感悟。根据这四个具体的德育指标,可以进一步总结出“生活型”德育模式的基本框架,通过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标准,然后根据这个标准进行德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会增加对道德层面的体验,从而提升德育的感悟。同时,在平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才会更加合理,才能够让抽象的德育实践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其感受德育的实际价值。

1.4活动型德育模式

“活动型德育模式”主要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活动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这里的德育活动主要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推进外在活动的开展,在该类活动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推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意义中,只有对功能性活动提出授权,才能最大限度推进德育活动的开展。这里的活动主要指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或功能的个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开展的外在活动,该类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或者协作任务;另一方面只有不断推进德育意义或功能的主题活动。总之。这些活动都具备道德调节与约束的作用,同时,“活动型德育模式”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活动既是个体德育内容形成、发展的内部动力,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坚实平台。同时在德育过程中,活动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德育活动的开展者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其主观地认为学生只会被动接受道德知识,造成学生思想僵化,笔者认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在德育活动中,重点构造师生的平等性,同时在平等性的基础上拓展双方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构建德育模式,促进其全程参与[2]。

2.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2.1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由前述可知德育模式主要包括欣赏型、对话型、生活型与活动型等四个模式,这四种模式以不同形式对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影响。笔者认为这四种模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工影响模式,即欣赏型德育模式与对话型德育模式,这两类模式主要通过德育活动的传播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同时通过活动的参与推进德育的鼓励,改变大学生不合理的信念,促进其产生自我修正的强大动力,主动矫正其日常行为,同时在完善过程中,通过双向作用推进工作的开展,因此,德育模式产生的效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互动作用。第二类是生态影响模式,即生活型德育模式与活动型德育模式,这两种模式主要通过自然的情景进行德育活动的熏陶,通过德育活动的引导,塑造当前大学生的阳光心态。

2.2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

同时,无论人工德育影响模式,还是生态德育影响模式,其影响机制的共同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德育影响途径的相似性,即是通过感染德育主体的心灵,提升其思想观念,通过主流思想观念与不合理信念进行尖锐的斗争,最终让大学生群体体纠正其错误的思想与不健康的行为;(2)德育影响的效果的相似性,无论是采用人工德育影响模式,还是采用生态德育影响模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活动的效果。总之,德育模式效应渠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途径具有一致性,但是其作用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正向渠道促进大学生群体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而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不合理的信念。因此,通过扩展德育模式的影响效应,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当德育模式的效应大于不合理认知产生的心理效应,那么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就会得到矫正,其心理素养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

3.1拓展大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其文化素养

通过前面的相关论述可知德育模式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拓展大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其文化素养。德育传播者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让更多的大学生个体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眼界与视野的克服推进其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对现实生活理解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方式自觉认识到逆反心理的不合理之处,最终推进逆反德育模式的开展。同时,在当前德育活动过程中,只有不断丰富知识体系,纠正以往偏激或者固执的行为,而大学生的不合理认知是产生其心理困扰的根源。当四种德育模式产生较好的影响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抵制大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过剩的心理能量,促使其冷静地对当前发生的事情进行全面分析,当其看到问题本质的时候,其就会发现事情本来面目并不一定像事先所坚持的那样,而且之前固守的观念并不一定是真理,而且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就可以突破认知的狭隘,同时,对于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拓展其想象的空间,开阔其思路,从原来不健康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

3.2增进德育教师的感情投入,密切师生互动关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可以增强德育教师的感情投入,密切师生互动关系。德育教师是情感的沟通者、传递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结果可知,当教师给予大学生群体一定的情感投入后,大学生就会体验到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最终能够促进学生感受到积极的人文关怀。同时,当德育教师将自己饱满的情绪与真挚的情感投入到道德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更多关爱。同时通过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灵上的交流。而且,德育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开拓思维,从多元角度思考当前发生的问题,促进其换位思考,推进其感悟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思维内容,并与德育的基本原理进行相互比较,推进其解决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当心理不健康的个体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时候,才会推进德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当德育内容以恰当的模式影响其不健康状况的时候,师生之间互动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这样德育模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也就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消除,最大化的发挥德育模式的影响效果[3]。

参考文献:

[1]李重阳,俞凤如.青春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怀化学院学报,2016,12(9):166-271.

[2]清敏,金盛华,山田敬.中日青少年自住型发展的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13,30(2):21-24.

[3]吴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4(1):22-27.

作者:樊丁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各种新要求,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创新的路径主要包括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综合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互联网建设为基础,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设特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建立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青少年期尤其是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是各种健康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伴随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大多数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个别的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情况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立足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新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

一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综合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具有阶段性特征也具有综合配套的要求,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具体院校特点进行实施。首先,预防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建立预防机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人格、情感、心理问题的检测),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做到“防微杜渐”。建立心理问题的全程跟踪制度,及时掌握有问题个体的心理变化情况。以专职老师为基础,立足课堂教学的宣传教育;调动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学生自助团体,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同事,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多重功效[2]。再次,建立心理问题预警和应对机制。从特定人群入手:贫困学生、单亲家庭、残疾或家庭突发变故等,建立起班级、寝室为单元的问题筛查机制,在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及时预警。与此同时,从制度建设上建立以自杀问题、伤害问题和突发社会事件为对象的心理危机应急防御机制和技术训练,在特定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心理干预。以求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3]。

二以互联网建设为基础,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导者人类的各种行为随之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是接触新媒体速度最快,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对网络媒体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弊端,让学生在一个健康向上的自媒体环境下成长。从措施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引导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的环境上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和能力教育,科学认识互联网的本质,自觉抵制各种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的侵蚀。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网络的价值,注重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4]。

(二)建设心理网站各个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建设具有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吸引学生参与到网站的教育过程中,以生动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来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网络教育,以网络形式向学生介绍掌握心理知识的重要性和进行自我认知与调节的有效方法。网站建设中应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创设不同的内容板块,如学习问题、恋爱、就业、人际交往、心理测试及心理咨询等内容,这些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扩大教育的内容。互联网的便捷性、隐蔽性和保密性能够使咨询者快速放下戒备、吐露心声。以网络为基础的咨询形式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保持咨询活动的隐秘性,进而有效减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压力[5]。

三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设特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内容单一,形式趋同,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教学方式相关较为被动,其实施效果不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各高校都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了相关的特色性课程和活动,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效果,具体做法包括;

(一)建设校园心理咨询室,作为一种传统咨询方式,仍具有很好的技术优势,针对个别有具体心理问题的学生,个案咨询能够较好的解决其心理问题。对咨询室的建设立足于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努力体现本校特色,并对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行业规范教育,并逐步形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咨询团队。

(二)开设特色课程。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是其他任何教育领域都无法比拟的,这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资源优势,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授课形式,向以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方向发展,这其中各类特色课程都注重了对新的心理学实用技术的引进。包括沙盘游戏疗法,绘画疗法,心理电影赏析等特殊性内容的引进。

(三)开展多元活动,优化教育环境。以第二课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为载体,为学生营造开放多元的心理较快教育活动领域,注重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主动性,化解传统教育活动中的形式化和重复化倾向。以学生自觉自愿的形式进行自我教育和环境熏陶。(四)重视家庭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大学生脱离原生家庭并不意味其影响会降低,反而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定的家庭教育氛围(青少年期的过度关注),使得学生们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仍非常强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性的心理资源,吸收大学生原生家庭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6]。

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学校教育是以教育一个能够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自然人为目标,个体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应该包含心理的健康,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青少年的评价长期以学业成绩作为主要指标,但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在进入大学以后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提升将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以往我们将心灵健康教育更多集中在问题学生群体,忽略了对多数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工作。从教育内容上更多强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从传统的课堂教育向生活教育、理念教育和行为训练方面转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树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普通的心理问题上。将发展性心理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教育的始终,这种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建立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包括学生为主体的对象,更包含一只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组成应该是多元化的,即包括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更包含学生干部、党员和各类社团骨干。即外在的教师帮扶资源和学生自我有效的自助力量。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稳顺畅和谐发展的基础[6]。这其中对辅导员的要求日益增高,一是要求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今天的学生工作不在是单纯的以学业和生活工作为主的标准化工作了,它伴随高等教育职能的升级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变迁而发生着新的变化。要求辅导员要有更为专业化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紧跟时展的节奏,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和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郭滨.信息化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赤子,2014,(7):165-165.

[2] 梁国初.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79-81.

[3] 李瑞兰,孔国庆,方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3(2):117-120.

[4] 张又匀.论培养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8):93-95.

[5] 杨钮.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J].现代交际,2015,406(4):143-144.

[6] 薛玲,付瑶.从大学生视角看心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247-249.

作者:赵阿勐 史倩 孙磊 蔡珍珍 何志磊 王玉花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第四篇: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作者:李卫成 王永前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