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强度进行检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评定其睡眠状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BSSI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存在较大压力,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关键词:专升本考试;医学专科生;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

状况压力(stress)又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的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压力的高水平和高应激状态下,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和损伤[2]。升学作为一种应激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医学生造成生理心理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干预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参加毕业前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89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62±1.01)岁;对照组为同年级、同专业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97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34±1.12)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采用集中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经过培训的教师组织现场笔试,统一指导语,学生在30分钟内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定。向观察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71%;向对照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6%。应用如下量表进行调查:(1)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3]:采用1~5级评分,依次表示没有、稍有、中度、较大、极大5种程度,BSSI用来测量专升本医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4]:该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由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7个维度构成,按照0~3分计分,得分≥2分表示该维度情况较差或很差,以PSQI≥8分作为判定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累积各维度得分作为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5]:评分标准为1~5分,依次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5种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

BSSI问卷得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BSSI问卷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106分,平均分(81.36±13.30)分;对照组得分最低分58分,最高分71分,平均分(72.68±8.2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

2.2两组医学生

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的医学生中均未发现有使用催眠药物的现象。

2.3两组医学生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今社会,压力似乎已经是学习、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的加剧让职业人群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6]。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调查显示[7],医学专科生的就业率最低、平均薪酬最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培养与就业定位是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如医疗设备状况、经济待遇、生活环境、自身医疗技术发展机会等很难吸引医学生就业,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远远大于本科生[8]。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发展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医学专科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来提高学历层次以利于就业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把升学、考研作为出路,边实习边准备考试,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考试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的睡眠状况不如对照组(P<0.05),升学压力对医学生睡眠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医学生实习阶段面临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如果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高学历,无疑会增加自身的压力,升学成了部分医学生的又一压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睡眠,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SCL-90量表中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升本考试压力可能给医学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对医学生特别是对专升本医学生的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针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对于促进专升本医学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其健康状况,使医学生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看待自我,发展动机要合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关学业与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使学生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卫生政策联系起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联系起来,从而坚定到基层工作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找准就业定位。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医学生应对学习目的不明的迷惘期、毕业分配的选择期,使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处理好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完成实习、毕业;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相应压力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够在适度压力下进行复习,参加升学考试。三是对个别因压力过大引起较严重心理问题的专升本医学专科生,应积极给予心理治疗甚至药物干预,促进医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有升学压力的医学生,其不良的睡眠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又有学校层面和个体应对层面的问题,从3个不同维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10],以减轻医学生面对的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广大医学生能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身社会,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格里格•津马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王冬懿 徐宛玲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